宗教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列表

婆羅門教的祭祀禮儀分別有哪些

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是印度教的古老形式。與後來的世界性宗教不同的是它沒有明確的創教人,是由不同宗教信仰和哲學派別匯合形成的。那麼,在婆羅門教文化中,婆羅門教的祭祀儀式有哪些呢?一起來看下。

婆羅門教的祭祀禮儀分別有哪些

天啟祭
  奉祀方位不同的“三火”(家主火、供養火、祖先祭火),由祭官主持。祭官分為勸請僧、行祭僧、祈禱僧,祭官屬下還有宣詞者、贊酒者、引導者、點火者、拂穢者等輔助人員。不同的祭祀要有不同的祭官主持或監督。天啟祭大致可分為供養祭和蘇摩祭兩類。供養祭是以動植物供奉諸神和祖先的祭祀。分七種:

1、置火禮。即在家宅置三火作為公開的儀禮,一般是新婚滿月日舉行;

2、火祭。此祭的目的和意義較為廣泛,在梵書中被認為是祈求牧畜(牛)的繁殖,每天早晚兩次,把牛酪及其他供物投入祭火;

3、新滿月祭;
  4、初穗祭。向神供奉各種新產穀物或果蔬,祈求豐收,每年三次,秋季獻米,春季供麥、稗,夏季供竹筍;

5、四月祭。印度古時根據氣候將一年分為三季,每滿四個月舉行一次,祈求農作物茂盛、豐收;

6、獸祭。祈求豐年,排除各種障害,一般在新滿月祭中舉行;

7、修陀羅摩尼祭。奉祀因陀羅,獻祭者各有其目的:婆羅門想獲得名聲;剎帝利希望取得勝利;吠舍企求財富。

蘇摩祭
  蘇摩祭以蘇摩酒奉獻於神或祖先,名目繁多,凡不屬於供養祭的都稱為蘇摩祭。印度文獻中有時稱為“七會”。據很多學者的研究,此祭通常有六種:

1、火神贊。對火神阿耆尼的贊誦。為了實現獻祭者重大的願望而舉行,對祭官、祭場、祭儀等都有嚴格的要求;

2、力飲祭。以奉獻七杯或更多的蘇摩酒而得名。國王剎帝利或婆羅門為了獲得更高的權力而舉行;

3、即位禮。國王即位時舉行;

4、馬祭(馬祀)。婆羅門教最重要的祭祀。在行祭期間,祭官通過一定的儀式選定一匹健壯的牡馬,使之在外遊蕩一年,在馬遊蕩時伴有國王或由國王代表率領的軍隊,當馬闖入其他國家的領土時,就逼使該國降服,否則就用武力征伐;一旦取勝,被打敗的國王要作為扈從列入戰勝者的行陣,否則要遭恥笑。在勝利者率馬回國後,還要由祭官舉行盛大儀式,唱吠陀讚歌,將馬宰殺,或用其他動物代替作為犧牲,這種祭禮曠日持久,耗資巨大;

5、人祭。施祭的目的是企求在馬祭中所沒有獲得的東西。很多學者都認為馬祭是代替人祭的一種形式,在吠陀文獻中屢次提及以人作為犧牲的事實。21世紀初的考古發掘也證實了這種祭祀儀式的存在。如《白耶柔吠陀》中曾列舉可作犧牲的184種人,並各有獻祭的特定物件,如對閻摩神用石女;

暴風神摩錄多用農民;對天神用禿頭翁;對地神用跛者;對死神(米利多)用獵人;對眠者用盲人;對舞者用詩人;對歌者用職官;對地獄用殺人犯;對黑暗用盜賊等。作犧牲的方式不一,有的可自投於水;有的在禮拜太陽神後永遠隱遁山中等。但吠陀文獻中也規定可用牲畜、穀物等替代;

6、全祭。婆羅門出家前舉行的祭祀,出家者將其全部財產與眷屬都奉獻於人和神。

TAG標籤:禮儀 祭祀 婆羅門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