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列表

講述虛雲禪師奇事,虛雲禪師語錄

虛雲禪師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壽星,世壽一百二十歲,是禪宗界的泰斗,堅持苦行上百餘年。而在他身上也發生過一些很離奇的事件,直至今日都不能說出它的緣由。虛雲禪師信佛,話語也多為佛理,為世人指點迷津的語錄自然多如牛毛。本期的佛教人物帶你瞭解虛雲禪師。

虛雲禪師語錄,講述虛雲禪師奇事

虛雲禪師(1840--1959),籍湖南湘鄉人,生於泉州,俗姓蕭,名古巖,字德清,六十歲後改字幻遊,號虛雲,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脈”之禪宗大德。

虛雲禪師,十九歲出家,二十歲依福州鼓山湧泉寺妙蓮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歲發心朝五臺山,以報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華寺起香,三步一拜備受飢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願;終於到達五臺山,親見文殊菩薩金顏。後在滇中闡教近二十年;九十五歲返曹溪,重建南華,中興雲門。歷任福建鼓山、廣東南華、雲門大覺諸大寺院住持。1953年發起成立中國佛教協會,被選舉為名譽會長。時年,當選為全國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

虛雲禪師作為近代禪門泰斗,其主要佛教界所做出的貢獻除了上述恢復重興寺院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後世禪宗復興而選擇培養儲備了大量的護法居士和弘法高僧,其門下嗣祖沙門比丘較為著名的有十餘人,其中釋一誠、釋傳印兩位大德高僧先後擔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虛雲禪師經典佛教語錄:
  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於毫釐。

生日又云母難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壽慶賀。

以智慧明鑑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以精進堅固自心,以忍辱滌盪自心。以持戒清淨自心,以佈施解脫自心。

坐禪要曉得調養身心。若不善調養,小則害病,大則著魔。

用功的人要善於調和身心,務使心平氣和,無掛無礙,無我無人,行住坐臥,妙合玄機。

平實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貪、戒嗔、戒痴、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如是十善老生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淨土之機樞。

中下根人,常被境風所轉。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遇著衰風,便生愁懊;遇著毀風,便生嗔恚;遇著譽風,便生歡喜;遇著稱風,居之不疑;遇著譏風,因羞成怒;遇著苦風,喪其所守;遇著樂風,流連忘返。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

凡當參學,要有三樣好;第一要有一對好眼睛,第二要有一雙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

好眼睛就是金剛正眼,凡見一切事物,能分是非,

辨邪正,識好歹,別聖凡。

好耳朵就是順風耳,什麼話一聽到,都知道說的什麼。

好肚皮就是和彌勒菩薩的布袋一樣,大肚能容撐不破,遇緣應機,化生辦事,把所見所聞作比較研究,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世尊所說三藏十二部經典,也是為了你我的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內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貪慾,抱定慈悲喜捨,實行六度萬行,打破愚迷邪痴,圓滿智慧德相,莊嚴功德法身。若能依此處世為人,那真是處處總是華藏界了。

靜坐之重要:妙法蓮華經雲:“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因為靜坐這一法,可以使我們脫離塵勞,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圓明,生死了脫。一須臾者,一剎那之間也。若人以清淨心,返照回光,坐須臾之久,縱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種,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須臾之間,是可以成佛的。

何謂戒定慧?防非止惡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隨緣曰定。心境俱空,照覽無惑曰慧。防止三業之邪非,則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則自照永珍,即由定生慧。

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進;年輕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須知“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總要及早努力,方為上計。

佛法的根本要義,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學佛當以明心見性為本,斷惡修善為行。

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能在動中不動,才是真實工夫。

能不起分別心,無心任運,就不生煩惱;心若分別,即成見塵,就有煩惱,就被苦樂境界轉了。

虛雲禪師語錄,講述虛雲禪師奇事 第2張

虛雲禪師奇事:
  煮芋入定
  清光緒二十七年(歲次辛丑六十二歲)隆冬,萬山積雪,嚴寒徹骨,老和尚獨居茅蓬中,身心清淨,一天煮芋鍋中,跏趺坐等待芋熟,不覺入定,到第二年正月,山中鄰棚覆成師等久不見老和尚的面,乃來茅蓬賀年,見棚外虎跡遍滿,無人足跡,進茅蓬見老和尚入定,乃以磬開靜。問:‘老和尚已吃飯沒有?’答:‘沒有,正在煮芋,大概已經熟了。’開啟鍋蓋一看,黴高寸許。覆成師驚訝說:‘你一定就是半月了。’相與烹雪煮芋飽食大笑而去。

雄雞皈戒
  清光緒二十九年(歲次癸卯六十四歲)老和尚在昆明府福興寺閉關,有一迎祥寺僧人叩關,說寺中有放生雄雞一隻,體肥碩,極凶惡好鬥,群雞都被傷冠羽。老和尚聞言即取雞來說三皈五戒,且教令唸佛。不久,雞性轉變,不復好鬥,時作‘佛佛佛’的聲音,獨棲樹上,不傷蟲,不給不食,一聞鐘磬即隨眾上殿,課畢,仍棲樹上。
  如此經過二年,一日晚課後,站立舉首,張翅三扇,作唸佛狀、立化,數日不變,老和尚令人用龕埋葬,並作了一篇銘文:好鬥成性此雞雄,傷冠拔羽血流紅。知畏奉戒狂心歇,素食孤棲不害蟲。兩目瞻仰黃金相,唸佛喔喔何從容?旋繞三撲奄然化,眾生與佛將毋同。

力移巨石
  清光緒三十年(歲次甲辰六十五歲)老和尚出關後,住雞足山缽盂庵,以便挽救滇中僧眾,恢復迦葉道場。那缽盂庵自清嘉慶後就沒有人敢住,因為大門外右邊有一巨石,白虎不祥。老和尚擬就白虎巨石處鑿一放生池,僱工斫之不碎,挖開土方察看,找不到石根。
  石高九尺四寸,寬七尺六寸,頂平可跏趺坐。招包工議定向左邊移遠二十八丈,來工人百餘名,拼力三天,無法動,工人不顧都散去。老和尚祈禱伽藍,諷誦佛咒,率領僧人十餘,不費吹灰之力,即將該石移向所指定的左方。鬨動觀眾,驚為神助,眾稱該石為‘雲移石’,士大夫題詠該石者頗多,老和尚也有詩紀此事。其一嵯峨怪石挺奇蹤,苔蘚猶存太古封。
  天未補完留待我,雲看變化欲從龍。移山敢笑愚公拙,聽法疑曾虎阜逢。自此八風吹不動,凌霄長伴兩三鬆。其二:缽盂峰擁梵王宮,金色頭陀舊有淙。訪道敢辭來萬里,入山今已度千重。年深嶺石痕留蘚,月朗池魚影戲鬆。俯瞰九州島塵外物,天風吹送數聲鍾。

老龍迎經
  清宣統元年(歲次己酉七十歲)老和尚起運藏經,經騰衝,下關各鎮,多承地方迎接,在路上數十日人馬平安,獨由下關進大理時,忽雷電交作,洱海波騰,雲氣變幻,景色萬千,又不下雨。到寺門,行迎經大典,安妥,乃大雨滂沱,次日天仍大放晴,大眾都說,這是洱海老龍來迎經藏。

黃牛皈依
  老和尚運經到騰衝寓萬壽寺時,正在與提督張松林坐談的時候,忽一黃牛奔至座前,跪下,雙目流淚,隨後牛主楊勝昌率領多人到寺,要將牛牽回屠殺。老和尚向牛說:‘汝想逃生須皈依三寶。’牛點頭,老和尚即說三皈依,令牛起立,馴服好像人一樣。老和尚拿錢給牛主抵牛命,牛主不受,大為感動,發心皈依,誓改行業,並吃長素。

舉石離地
  一九一七年(歲次丁巳七十八歲)春由觀音亭起運玉佛,僱用工人八名,說明送到雞足山,酬費若干。所經山嶺崎嶇,走了幾十天到野人山,八名工人疑心玉佛中藏有金珠鈔票,乃置佛地上不肯抬走,聲言要加價數倍。老和尚溫言勸勉,工人更聲勢洶洶,強蠻不可理喻。
  老和尚瞥見道旁有一巨石,重約數百斤,笑問工人說:‘這個巨石和玉佛那一種重些?’工人答:‘那石重,大約比玉佛重兩三倍。’工人說畢,老和尚用兩手舉石離地尺許,工人咋舌,不敢多說,並婉謝。工人抬玉佛至山,老和尚厚厚賞賜。老和尚本無此舉巨石之力,這次似有神助。

龍王求戒
  1932年(歲次壬申九十三歲)春,老和尚在鼓山傳戒,忽來一老者,鬚髮皓白,容貌清奇,一直進入方丈室,跪在老和尚面前求戒,問其姓名,答:‘姓楊,閩南臺橋人。’有一位新戒子法名妙宗,也是南臺人,從來就沒有看過這位老頭兒。到菩薩戒畢,給牒後那老人不見蹤跡。等到妙宗回南臺,至龍王庵見坐像,儼然就是同戒的老人,且戒牒還握在神像手中。當時鬨動南臺,都說是龍王向老和尚求戒。

【結束語】古今中外,關於佛教神奇的事件是數不勝數,人們不懂得其緣由,自然歸於神明。而發生在虛雲禪師身上的奇事也是沒有人能解釋的了的。
  虛雲禪師的語錄自然也是充滿禪意的,可能這與他自身的經歷有關吧。經歷得多了,看的東西也多了,對於人生的理解也深刻。

TAG標籤:奇事 語錄 禪師 虛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