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浙江仙居花燈,燈海明珠

地處浙江東南的浙江台州仙居縣,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積澱深厚的千年古城,漫長的歲月中,這裡人才輩出,同時也傳承著精巧獨特的民間傳統工藝——元宵節常見的仙居花燈,今天的民俗節日就為你介紹。

燈海明珠,浙江仙居花燈

仙居花燈是浙江省仙居縣特色傳統工藝品,元宵節節日習俗。歷史悠久,分佈很廣,種類繁多。如橫溪、板橋的板龍燈,高遷上屋村的長旗燈,朱溪、下各的跳跳馬燈,下塘村的鯉魚跳龍門燈、田市鎮水口山村的卷地龍燈,前王村的轎裡獅子燈、推蝦燈等等。

每逢元宵佳節,仙居山鄉各地花燈競彩,熱鬧非凡。猶為奇妙的是仙居皤灘“針刺無骨花燈”,被人們譽為“燈海明珠”。“仙居針刺無骨花燈”據說起源於唐朝,又稱“唐燈”或“神燈”,明清時技藝趨於成熟。

傳說唐開元年間,皤灘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盞“神燈”引路。此燈造型別致,製作精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燈身沒有骨架,全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貼上而成。秀才返家後,依樣畫葫蘆進行精工製作。製成後懸掛在自家門口,人見人愛、讚不絕口。

“神燈”在秀才家落戶後,仙女即變作村姑,與秀才結為夫婦,夜夜相陪秀才誦讀詩文。後逢大考之年,秀才順利得中狀元。後來人們就把這盞無骨花燈稱作“狀元燈”。

隨後,狀元又把這種燈進獻到宮裡,從此皇宮就有了“無骨小宮燈”。狀元夫人山姑逐漸把這種“神燈”的製作技術傳授給皤灘村的村民,從此,這種神燈的製作工藝就長期流傳在仙居民間。

據當地宗譜記載,明朝萬曆年間,仙居皤灘古鎮已有盛大的鬧花燈活動。家家掛上“狀元燈”,表示書香門弟,預祝狀元及第。現在皤灘古街的“大明堂”、“大學士府”的樑柱馬腿上就雕有這種“無骨花燈”。

清朝時期,燈的式樣、品種進一步發展增多。其中有一種叫“珠蘭燈”的花燈,燈周圍的花紋是由一種叫“水上浮”的繡花針刺成,是進獻皇帝的貢品。在杭州展出,外賓讚不絕口,稱之為“神奇的無骨花燈”。

解放後,仙居無骨花燈一度失傳。經過當地文化幹部歷經千辛萬苦的挖掘,最終整理。改良出27個傳統品種,52種分枝品種,使“仙居花燈”傳統工藝得以重放異彩。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燈面圖案由光線透過刀鑿針刺的孔洞留影而形成,其造型方法亦獨樹一幟,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質燈片折拼粘接而成。其製作融繪畫、刺繡、建築藝術於一體,造型別致,空間感強,立面變化豐富,結構細膩生動,是傳統女紅技藝的傑作。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單燈風姿卓越,主要有花蘭燈、荔枝燈、龍鳳八卦燈、繡球燈、寶石燈、珠蘭燈等幾大類;組燈氣勢恢弘,具有很高的審美觀賞價值。在仙居當地,既用作饋贈的禮物,又用於民居裝飾,在民間節慶活動中更佔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