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寒食節的起源及習俗飲食

 寒食節,也叫“禁菸節”,一般在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原本寒食節只是禁菸火,吃冷食,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寒食節也多了許多習俗。那麼本期老黃曆帶大家瞭解一下,寒食節的起源及習俗飲食。

寒食節的起源及習俗飲食

寒食節起源
  春秋時晉國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介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寒食節的起源及習俗飲食 第2張

 寒食節有哪些習俗

祭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踏青
  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寒食節的起源及習俗飲食 第3張

寒食節的飲食
  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江蘇鎮江有寒食節食具“京扛儕”,《國民生活歷》說:“京口(鎮江)以其為寒具。臍為六角形,謂京扛儕。”

TAG標籤:起源 寒食節 飲食 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