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優劣,淺析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悠久的歷史裡留下了太多文化痕跡,從春節到端午、中秋……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獨特的寓意。而近年傳進國內的西方節日也各有各的特色,接下來就來淺析一下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優劣。

淺析: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優劣

還想了解》》高山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由於中國民族眾多,節日涉獵廣泛、數量繁多,大大小小總共三百多個,但被人們廣為推崇的當屬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七節。

“節”最初在漢字中是指植物葉與枝交接的部位,以此引申出的一年之中的節日則意味著具有關鍵而特定的意義的日子。中西方的節日文化作為各自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其獨有的內涵和魅力。透過節日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各國的歷史與文化,也為各民族加強溝通與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

中國的傳統節日,沉澱著中華民族的情感與記憶,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創造與智慧的結晶。儘管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蘊含於節日中最初的那些意義會有所變遷,也會不斷得到補充和翻新,但其本質上的文化內涵與情感寄託是永恆的。

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和自然經濟中,致使其傳統節日也具有濃厚的農業色彩。尤其是在生產力低下,農業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氣候對於農作物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因而古人在總結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中總結了作物生長的變化和節氣的規律,也慢慢形成了以四時節氣為主的傳統節日。

西方由於長久受到宗教的影響,因而其傳統節日一般充滿著宗教的神聖與莊嚴。在西方國家的觀念裡,個體是人類社會結合的基礎,因而更加註重的是個體存在的價值。但是以個人為本位的西方社會卻並沒有因此而分崩離析,宗教無疑發揮了強大的維繫和整合功能。而以宗教有關的傳統節日正是宗教的此種功能的典型體現。

但是,不管是哪個民族的什麼傳統節日,都是經過該民族長期的歷史積澱而形成,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和豐富。節日,集中體現了人們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對生活的熱愛。有這樣的一句名言:“每個民族的每個節日,正是反映了這個民族文化最真實的一面。”

世界經濟日益一體化、多元文化不斷交流和滲透的今天,作為一個民族歷史傳統積澱最生動、最具特色的展示,民族節日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性格、心理、信仰、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各具特色,無所謂高低優劣的。文化有其本身的適用性和包容性,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交流,並不是所謂的“優勝劣汰”。

面對現代對傳統、外來對本土的衝擊,我們應該做的是秉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辯證地吸收自己文化之外的優秀的部分,讓我們的民族文化更加豐富和具有時代性、世界性。同時,也要讓我們的傳統大膽地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其獨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