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端午節被韓國申遺事件,中國的傳統節日

亞洲有著非常多的國家,而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如今周邊國家許多的傳統都是曾經由中國傳播過去的。而一些傳統節日的傳承在後面的歷史發展中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與不同。

那麼,本期一起了解端午節被韓國申遺事件。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被韓國申遺事件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自古便有食粽、飲雄黃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2009年中國啟動“端午節”世界申遺程式。該專案由湖北省代表中國,向聯合國遞交了以“中國端午節”為名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表,由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及湖南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四部分內容組成。

2005年11月,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於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據介紹,韓國在申報“端午祭”的文字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

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中國申報“端午節”非遺與韓國並不矛盾,中韓端午節是源與流的關係。

從韓國申遺成功到我國端午節申遺,我們可以看到:韓國把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並得到了國際認同,對於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鑑意義。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韓國申請成功“不是壞事”,原因如專家所說:“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韓國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與中國人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

這倒不見得,復旦大學文博系民俗學研究者胡志祥副教授就有不同看法:“‘端午節’和‘端午祭’並沒有本質區別。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響部分,在傳播過程中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這期間,往往是核心部分保留了下來。

端午節在中國本來就是祭祀活動,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就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雖然在韓語中,‘祭’和‘節’的意義有所差別,但是在‘申遺’時,無論端午節還是端午祭,都應該用英文的FESTIVAL(節日)表示。”

【結束語】前幾年也是有著韓國申遺東北炕頭的事件,這樣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不過就端午節被申遺此事來看,中國的端午節跟韓國的端午祭也還是有著實質性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