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祭灶節風俗,中國傳統節日祭灶節

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祭灶節有著一種悠久的歷史文化,其中包含的是人民對於新的美好的生活的盼望和期望,那麼在祭灶節到來的時候,我們從哪一種角度可以瞭解到它其中所包含的知識,從而讓我們對於這一個節日有更深層次的分析呢?

中國傳統節日祭灶節 祭灶節風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祭灶節

祭灶節在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小年、謝節、灶王節。祭灶的傳統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俗稱為“送神”,琉球語稱為“御願解”。在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這天晚上要放鞭炮。據說每年年底,灶君、太歲神與民間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尤其灶君會向玉帝稟告人間善惡是非,作為對人類獎懲報應的依據,所以人們在這個時候奉拜家中諸神與灶君。

祭灶節還有那些別稱

祭灶節是我國漢族的節日,也被稱為小年、謝節、灶王節、祭灶、中國民間信仰俗稱為送神,琉球語稱為御願解。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一般都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附近。小年也是新年的開始。

 福州祭灶節風俗

在福州身份不一樣祭灶的時間就不同。福州有句俗話“官三、民四、曲蹄五”,指當官者廿三祭灶,老百姓廿四祭灶,曲蹄囝(疍民,連家船民)廿五祭灶。以前,灶公坑就設在廚房內面向灶的方向。祭灶這天,灶公坑也要打扮一番。香爐放在中間,兩旁點上一對紅蠟燭。燭臺的旁邊,一邊擺上一個花瓶,一邊擺上福橘。擺花瓶,祈求平平安安,而擺福橘,則祈求吉祥如意。在灶公坑的下方,桌上擺著供品。灶糖、灶餅是用麥芽糖做成的,本意是請灶公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荸薺,則是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大家要把舊的灶公畫像揭下來燒了,一定不可以撕了,寓意恭送灶神上天。

TAG標籤:風俗 傳統節日 祭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