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古法今法兩相宜,霜降後桑葉怎麼炮製

霜降節氣在傳統養生學上是進補的好時機,像柿子、栗子、鴨肉、牛肉、蘿蔔等,都是此時可以進補的美味,而桑葉也是近年來越發流行的當令保健食品,據說有調節血糖、減肥清脂等多種功效。霜降節氣正是採摘桑葉的好時節,就讓我們來看看霜降後桑葉怎麼炮製吧。

霜降後桑葉怎麼炮製?古法今法兩相宜

你可能喜歡》》霜降後桑葉的功效

桑葉的炮製方法,我國唐代有燒灰法(《食療》);宋代有微炒法(《聖惠方》);明代有燒存性、蒸熟(《綱目》)和焙、蜜炙(《準繩》),還有九蒸九晒、酒拌蒸(《醒齋》)等法;清代則有蜜水拌蒸(《逢原》)、炒(《尊生》)、焙(《串雅外》)和芝麻研碎拌蒸(《得配》)等法。

現代桑葉炮製過程如下:
  1、桑葉: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搓碎,去柄,篩去灰屑。
  2、蜜桑葉:取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淋入淨桑葉片中拌勻,悶潤,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黃色,微有光澤,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桑葉每100kg用煉蜜25kg。

炮製出來的桑葉性狀,為不規則的片狀,黃綠色或淺黃棕色,上表面有小疣狀突起,下表面葉脈凸起,小脈交織成網狀;質脆,氣微,味淡、微苦、澀。蜜桑葉表面黯黃色,微有光澤,略帶黏性,味甜。

桑葉其味甘、苦,性寒。歸肺經、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功能,多用於風熱感冒之發熱、頭昏頭痛、咳嗽、咽喉腫痛,肝熱目赤、澀痛、多淚,肝陰不足之目昏眼花。蜜炙後清肺潤燥作用增強,多用於肺熱燥咳。

桑葉的應用分為生用與制用兩種,其中以生用為主。常與菊花、連翹、桔梗等同用,能增強疏風清熱作用,可治外感風熱之發熱、頭昏頭痛、咳嗽及咽喉腫痛;常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同用,具疏風瀉火作用,可治風熱上擾,目赤腫痛或羞明流淚,頭痛頭昏者;常與黑芝麻同用,具有補肝腎,清熱明目作用,可用於肝腎陰虛之眩暈耳鳴、目暗昏花。

桑葉還常與杏仁、貝母、豆豉、梔子皮等制用,功能清宣涼潤,可治外感燥熱之身熱頭痛、口渴、乾咳無痰者。亦可單味蜜炙,煎服,治小兒渴;與石膏、杏仁、人蔘、麥冬、枇杷葉、阿膠等同用,能清燥潤肺,可用於溫燥傷肺,頭痛身熱,乾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乾燥,胸滿脅痛,心煩口渴;配伍木蝴蝶、射干、蟬蛻、赤芍、甘草等,可治咽喉源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