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中國第一個姓氏

據古文記載,傳說在伏羲氏時期就已經確立了姓氏的定義,文獻中第一個姓是風姓。中國人姓氏歷史至少有五千年,至於有關中國姓氏起源於母系的說法,但還缺乏明證實據。具體什麼是中國第一姓氏,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中國第一個姓氏

中國最早的“姓”,確切年代其實已無法考證,現在流行的各種說法都是根據古代文獻、傳說和現代學者對當時社會生活發展情況推測的,偽說謬誤極多,目前學界普遍認可且有考古學例證的是“姬”、“姜”等。當然,這已經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不排除母系社會之初人們以“石、林、水、火、風”等自然物為姓的可能。“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根據文獻傳說,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姓氏,並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延續。另外一種說法是“風”為中國最早的姓“姓”。

“姓氏”在現代漢語中雖是一個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示血緣關係的結果,這隻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時(不過炎黃本就是傳說中的人物,現代已成為中國人的文化符號了,真的要考證的話就不必當真了),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們又分別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列山,軒轅。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

在中華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它的成書和普及要早於《三字經》。《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很像一首四言詩,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百家姓》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如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俶的正妃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等等。與《三字經》、《千字文》相配合,成為我國古代蒙學中的固定教材,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並且在不斷髮展,同姓異源,或異姓同源等情況十分複雜。從古今文獻上能夠收集到包括生僻姓氏在內的數千個姓氏。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出現新的姓氏。如為孩子取名時,取男女雙方兩個單音姓合成複姓,又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

另一說法“風”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姓

1、風織女,是第一個叫風姓的人,是華夏(漢)族最早的女首領。

弇茲朝:君主織女氏風織女,立都天墉城(崑崙氏築城),約1萬5000年前-公元前7724年,紀元為女帝元年,以鳳為圖騰,弇茲朝為燧明朝分裂後燧人氏與弇茲氏合婚後建立的中古文明時代第一朝。弇茲朝分弇茲氏朝和弇茲帝朝,弇茲氏朝時間約1萬5000年前-約公元前8000年,弇茲帝朝時間約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7724年。織女氏自立姓氏為“風”,共分風姓十部。弇茲朝約距今一萬五千年至一萬三千年時把北極星命名為織女星(全稱太乙織女星)。弇茲朝與燧明朝一起研創了十大發明,弇茲朝第一次誕生了以苧麻為材料製作的原始華服。弇茲朝的婚姻制度禁止人與獸通婚,始建“人道”的血緣婚姻制度。有文字元號記載始於弇茲朝末期,距今約九千年的文字文明記載由此開始。此朝人類可以稱為新人類。

2、風伏羲,是最有名的一個叫風姓的人,是華夏(漢)族的首領。

鳳女媧,本來姓鳳,隨夫也姓風,故又叫風女媧,在風伏羲死後是華夏(漢)族的女首領。

伏羲女媧朝:第一任君主青帝風伏羲,立都陳倉城,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紀元為羅奉元年。第二任君主鳳女媧,紀元為女皇元年,以青龍和白蛇為圖騰,立朝78位帝王。女皇二年(丙申,公元前7705),共工氏不肯聽命於女媧,欲自立為帝,女媧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擊敗共工氏,此戰中女媧被尊稱為聖母。女皇十年(甲辰,公元前7697),女媧宣佈廢除舊的群婚制度,施行以女人為主體的對偶婚姻,首創一夫一妻婚姻,開婚姻法之先,以獸皮為婚姻信物,開婚禮之先。

“風”姓源流單純,出自伏羲之後,以風為氏。據《帝王世紀》雲:“伏羲氏,風姓也。”又《竹書紀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為風姓。”伏羲之後,有的相傳姓風,稱為風氏。據專家認為,伏羲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開始“正姓氏,制嫁娶”,實行男女對偶婚。伏羲自定風姓,其他或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所種植物為姓,或以居所為姓,或以官職為姓等,於是中華姓氏自此起源。如今,中華姓氏雖3000餘眾,如溯流而上,皆可追至太昊伏羲。專家認為,伏羲時期,為制嫁娶,姓與氏有嚴格區分,以女子為傳承中心的宗族皆稱姓,以男子為傳承中心的宗族則稱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遠古的先民以姓氏制嫁娶,實現了從愚昧向文明的跨越。

得姓始祖:伏羲,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遊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伏羲的後代子孫,有的相傳姓風,稱為風氏。故風姓的得姓始祖就是伏羲。

TAG標籤: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