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陳姓祖根在淮陽,追尋歷史的遺蹟

  尋根覓源是人的本性,根據歷史的遺蹟可知陳姓祖根在淮陽 。在我們國家,陳姓是大姓,有七千多萬的人口數量位居全國第五位。在百家姓中排名也非常靠前,並且在海外的五千多萬的華人當中,又有“陳林半天下”之稱。
追尋歷史的遺蹟,陳姓祖根在淮陽
  魏晉南北朝時
  陳姓皇帝首先是潁川陳的十七世,叫陳伯,隨東晉南遷,居曲阿(今江蘇丹陽縣)新豐湖,他兒子名叫陳匡,官居晉西中郎將,其孫叫陳世達,官至長城令(長城縣在今浙江湖州市),遷居長城縣下若裡。世達子名陳康,官至丞相掾。陳康子叫陳英,官至盱眙太守。陳英子叫陳公弼,官至尚書郎。公弼子名陳鼎,是武官為步兵校尉。陳鼎的兒子名叫陳高,官至散騎常侍。陳高兒子名陳泳,是懷安縣令。陳泳子名陳猛,是安成太守。陳猛子名陳道巨,官至太常卿。道鉅子名陳文贊,文贊有三子,長子名陳談先,官至南朝梁東宮直閣將軍,義興昭烈公;次子陳霸先是皇帝,即南朝陳武帝;三子陳休先,官居侍中、驃騎將軍、南徐州刺史、武康縣侯(見《陳書·高祖本紀》)。南朝陳共傳三代五位皇帝,歷時33年。南朝陳世祖陳蒨有10個兒子,高宗陳頊有30個兒子,後主陳叔寶有11個兒子,除接續皇位者外,全部封王於各地。陳朝被滅失國後,宗室中人除部分被誅殺外,多數生存下來,成為各地潁川陳氏分支的開基始祖。

  隋唐時期 陳姓繼族南遷出了多位大學者。如翰林學士。隋滅唐興,南朝的宜都王名叫陳叔明(陳後主的五弟)的五世孫名叫孫兼,為唐玄宗時的進士,官居祕書少監、翰林學士。陳兼的兒子陳京,唐德宗時中進士,官至給事中、集賢殿學士。陳京四世孫名叫陳環,是臨海縣令,為避難遷於福建泉州仙遊縣。陳環第五子名陳伯宣,隱居於江西省廬山。伯宣孫名叫陳旺,於唐文宗大和六年(832),遷居到江西德安縣太平鄉常樂永清村(今德安縣車轎鄉義門陳村),成為江州義門陳氏開基祖。陳旺以孝治家,立家規,建書堂,使義門陳氏日漸昌盛,到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歷時230年,前後陳家19代同居共炊,人3700多口人,300多處田莊,成為封建時代一個家庭最高理想的模式,被統治階級封為忠義之家的光輝樣板。但小農經濟的各種矛盾不能使之長久,到1062年,便向皇帝遞了一份請示分家的奏摺。於是宋仁宗趙禎命江南西路轉運使謝景初等,奉旨臨門,協助分家外遷,按十二行分派,分為大小291莊,分遷於16個省、市的125個縣、市中,其中江西28個縣、市,湖北23個縣、市,分遷到河南的7莊:其中陳延成遷光州固始縣三臺莊,陳高遷歸德(今商丘市),陳柏遷祥符(今開封市),陳詔遷濮州(今濮陽市),陳明遷光州(今潢川縣),陳良遷河南(今洛陽市),陳瑞琉遷永寧(今洛寧縣)。

  原在南北朝時期北方士族南遷的大洪流中,太邱長陳寔後裔陳志皋,率其子陳達信遷居蔡州固始縣。唐高宗總章二年(669),朝廷派志皋後代陳政為嶺南行軍總管,帶3600名府兵入閩。儀鳳二年(677),陳政陣亡,其子陳元光代父領兵,經過9年浴血奮戰,平定了叛亂,奏請設定漳郡,屯兵戌邊,興修水利,發展生產,辦學校培養人才。為此陳元光被後人尊為“開漳聖王”。其子孫成為閩、粵、臺及南洋諸島陳姓的主要一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就是這一支派中的著名一員。

  唐代遷居京兆的陳寔後裔名叫陳忠,在唐朝作官,封為鄂國公。陳忠子陳邕,中宗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受宰相李林甫的排擠,遷到福建同安,後轉到漳洲南廂山。陳邕四個兒子,長子名叫夷則,次子名夷錫,三子名夷行,四子名夷實。夷行,字周道,客居潁川祖籍,由進士擢升為起居郎,又官至史館修撰、侍讀學士,唐開成二年(837)又晉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後因足疾罷為太子太保,檢校司空兼河中節度使。五代十國的南唐時期,陳邕的裔孫陳洪進,才高又勇猛,多次立戰功,南唐李後主命其為泉南等州的節度使。到宋朝,又授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進封南康郡王。洪進兒子名陳文福,官居泉州刺史,陳文灝為漳州刺史,其後代尊陳邕為“南院”始祖。

  宋金時期
  金兵南下,中原士族兩次南遷,陳寔後裔陳魁,率眾93人,移居福建寧化、上杭。其曾孫孟二郎、孟三郎,從福建遷廣東之程鄉(今梅州市),後散居大埔、興寧、長樂、龍川等縣。

  明清兩代
  閩粵陳姓有不少人渡海遷居臺灣島和東南亞各國,陳姓遷到越南曾稱王,建大越陳朝。更為南洋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據臺北縣《清源陳氏家乘敘》載:入臺始祖是跟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陳永華、陳澤。《武榮詩山霞宅陳氏族譜》也說:“我祖自穎川分派於河南光州固始,以抵入閩,至一郎公卜居武榮詩山霞宅。”僅此派陳姓,自清初至民國的300多年間,遷臺人數即達2000餘口。遷臺陳姓多聚居於鳳山、屏東、高雄、嘉義、臺南以入臺北、淡水、基隆、新竹、彰化等地,成為臺灣人口最多、聲名赫赫的首姓大族,至今流傳著“陳林半天下”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