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魏姓的歷史,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解讀百家姓魏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魏姓的歷史,感受時間的變遷。魏姓,是中國姓氏中第45位姓氏,在宋版《百家姓》排行第30位。魏姓最早源於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諸侯國魏國,冊封地於今山西芮城縣北,屬以邑為氏。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魏姓的歷史

魏姓是中華大姓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考其起源,主要有以邑為氏和以國為氏,據《史記·魏世家》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第15子子高封於畢,後國滅。春秋時期,畢公高的嫡孫畢萬為晉獻公大夫,畢萬於公元前661年受封於魏邑(今山西芮城東北),畢萬的子孫以邑為氏,稱魏氏。

公元前453年,畢萬的後裔畢斯(即魏斯)聯合韓、趙滅掉晉國,三分晉地建立魏、韓、趙三國。魏國定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魏斯當為魏文侯。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主政時為避強秦,將國都東遷至大梁(今開封市)。魏國在大梁建都長達139年,歷經六代君主,魏國王族子孫以國為氏,成為魏姓之主源。

自戰國初年以來,以國為氏的魏姓世居中原。魏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58年),秦將白起打敗了趙國駐長平的大軍,坑殺趙國降卒40萬,乘勝進逼趙國都城邯鄲。魏國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名揚天下,其後人在中原一帶族旺人眾。信陵君的嫡孫魏歆漢代時任鉅鹿郡守。其後,自漢至唐,這支以國為姓的魏氏族人在鉅鹿枝繁葉茂,入仕者代不乏人。魏植又分為鉅鹿東、西兩支。其後裔中名人有北齊侯射魏收。

唐代時期,魏姓最為顯赫。魏徵、魏玄同、魏元忠、魏知古、魏漠、魏扶六人先後為相。其中鉅鹿魏氏的代表人物魏徵名貫古今。魏徵,鉅鹿曲城人。後徙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入唐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推為諫議大夫。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任祕書監,參與朝政,後任侍中,多次勸唐太宗以隋亡為鑑,認為君好比舟,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深得唐太宗器重。其“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古訓已成為古今名言。漢唐以來,由於鉅鹿魏氏名人輩出,因而形成郡望。

魏徵的十七世孫魏彌於唐末入閩,魏彌長子魏進富,徙居福建永定苦竹堡,次子進興居南靖梅林鄉。

當今居於臺灣台北、臺中、新竹、高雄等地的魏姓是以國為姓、故地開封魏姓的後裔。據廣東《五華魏氏族譜》載,南宋末年開封蘭封人(今蘭考)魏良佐,字子元,授福建布政司參政,赴任途中經江西贛州遇亂,遂卜居江西石城,魏良佐在石城傳二世,其子魏淑玉生子元、享、貞、利四人。南宋末年陸秀夫、張仕傑護送宋帝趙退居贛州。後元兵南下,趙逃往福州,贛州大亂,兄弟四人逃往福建南靖。後又徙居惠州長樂(廣東五華),成為五華一世祖。享公徙居福建汀州,後又居惠州龍川。元公在五華下傳十三世至應浩公時,於清乾隆年間渡臺,在新竹新浦鎮上寮一五八番地開墾基業。

清代,魏氏族人入臺者以魏(開封人)信陵君後人魏徵之十七世孫魏彌之後為眾,餘多為開封蘭封人魏良佐之後人。

開封魏姓後人入墾臺灣的時間始於康熙末年,福建漳州南靖的魏文仲(屬魏彌之後魏進興派下),初居於臺南市一帶,後移至臺中縣烏日鄉。乾隆初期,來自客家地區福建汀州永定的魏愧烈(屬魏彌之後魏進興派下),墾居今新竹新浦鎮一帶。乾隆中期,福建客家汀州永定的魏德寬、魏行春(屬魏彌之後魏進興派下),入臺分居今彰化市和桃園縣平鎮鄉一帶。道光年間,廣東惠州陸豐的魏斐捷、魏春貴(屬魏元派下),二人墾今新竹縣芎林鄉。為加強聯誼,臺北市、高雄市、花蓮縣、桃園縣、新竹縣、金門成立了魏氏宗親會和世界魏氏宗親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