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花姓由來 源於夷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解讀百家姓花姓。關於花姓的起源說法較多,其中一個說法是說花姓源於夷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唐朝以前,有華姓人以其與花字通用,自改為花姓。除《述異記》載有南北朝時有女英雄花木蘭外,正史上發現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

花姓由來 源於夷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於夷族,出自唐朝時期婆利婆利國與訶陵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花氏的起源,在歷代典姓氏籍中記載皆不詳,傳說較多。宋朝著名學者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記載:唐有花敬定,成都猛將有花卿,宋有尚書郞花尹。並引用《姓苑》的記載:“花氏出<姓苑>,出自何氏。”而南北朝著名學者何承天在《姓苑》上也確實記載:“花氏源於何姓。”至於何氏為什麼改為花氏?卻沒有任何可蒸之辭。近有學者說是因為讀音相近,因此才改為花氏的。實際上,在魏、晉朝以前,漢文字中幾乎沒有花字,只用蘤字,後按同音字通用華字。

在典籍《唐韻古音》會考證:“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於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通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為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於魏晉以下之新字乎!”而據本書考證,關於“讀音相近而出何氏”之說有得商榷:今音“花”、“何”二字,一為開口音,一為嘬口音,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音近”。

而在隋、唐時期,“花”字讀音為“hē(ㄏㄜ)”,即“訶”,在各類音韻學典籍中常用“訶”字協助注音,偶用“呵”字注音者。而“訶”這個姓氏確有,出自隋、唐時期官稱以及訶陵國。在史籍《隋書·婆利國傳》中,就記載有:“官曰獨訶邪拏,次曰獨訶氏拏。”婆利婆利國,就是今天的汶萊達魯薩蘭國,簡稱汶萊。獨訶邪拏,就是其時國中宰相;而獨訶氏拏,則是一般大臣的統稱。在隋煬帝楊廣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婆利婆利國曾遣使朝貢,以後遂絕,但臣子國人常有往來通商者,留居東南沿海地區者,按漢俗以官名為姓氏,世代相傳,今福建漳州仍有其後裔子孫,稱訶氏、花氏,讀音作hē(ㄏㄜ)。

在《唐書·地理志》中也記載有地名:“廣州東南海中有訶陵國。”按史籍《新唐書》的記載,“訶陵國有文字,有星曆,王居闍婆城,其祖延吉東遷至婆露伽斯城,屬國二十八。”訶陵國,就是唐朝佛教史冊中所記載的訶陵洲:“益州成都僧人會寧於唐高宗李治麟德中期(公元664~665年)泛舶至訶陵洲停住三年,與訶陵國多聞僧若那跋陀羅共同譯出《大般涅盤經》後,令小僧運期齎經送歸唐王朝京師長安,唐高宗大喜,特贈小絹數百匹,重詣訶陵,將贈品報與若那跋陀羅。”訶陵國,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亞。後兩國密切佛教往來,互通商埠,有大量的訶陵國人留居唐朝時期的中原、沿海地區,按漢俗以國名為姓氏,稱訶氏、花氏,世代相傳至今。今福建泉州、海南瓊州、廣西北海等地區仍有其後裔子孫。

該支花氏的正確讀音作hē(ㄏㄜ),今音訛讀作huā(ㄏㄨㄚ)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