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弄堂和衚衕的區別,上海與北京的區別

上海的弄堂與北京的衚衕其實是很像的,都有助於鄰里關係的和睦,都是中國頗具特色的建築。但是上海弄堂有南方人呢的細膩,北京胡同有北方人的豪邁,那麼二者還有什麼樣的區別呢?本期的弄堂文化帶你瞭解。

上海與北京的區別,弄堂和衚衕的區別

上海的弄堂是由上百個單元組成的石庫門一排排緊密地聯體而立,組成一個龐大的房屋群體。石庫門建築的間隙,形成了一條條狹窄陰暗的通道,這種通道便是上海人所謂的“弄堂”。

骨子裡,上海人是更迷戀“舊天地”的,它體現著海派市民文化的一種“根性”。這種夾雜著小布爾喬亞的優雅、講究情調、陰柔、實惠、世俗的小市民生活文化,曾經是對計劃經濟時代高度意識形態化、革命化、粗鄙化最具消解性的力量。

北京的衚衕,實質上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一個緊挨一個地排列起來的四合院之間的通道。為便於採光,講究的四合院都坐北朝南,其排列結果,衚衕多數成為東西走向。為了便於溝通,在較大衚衕之間又有許多南北走向的小衚衕。整座北京城,如同放大的四合院,東西南北基本對稱,佈局嚴謹,氣勢壯觀,周圍加高牆以矩形圈圍,整齊劃一。

從小的方面說:
  由建築還可以看出,南北人的性格的不同,北人豪放大氣,南人細膩務實。如果稱北人為大漢,那麼南人則為小生;北人為“豪爽大漢”,南人“奶油小生”(小白臉);北人多守成持重、願幹大事,南人多聰明靈活、吃苦能幹。因此,北方出帝王將相、英雄豪傑、烈士貞女,南方出才子佳人、秀才書生、師爺謀士。

所以,有人說,北方人敢於生活,南方人善於生活。而就男人而言,一位上海女性曾俏皮地比喻兩地的男性:北京人是毛坯,上海男人是瓷器。言外之意,北人失之過粗,南人失之過細。那麼,將兩者自然地滲透(shen)融合,兼有兩者的型別,可能是較為理想的。能幹大事情而又不失細膩、不粗俗,有健全的男子漢氣質而又不失溫柔。

從大的方面說:由建築結構上來看:一橫一縱。
  衚衕裡的四合院
  四四方方,是縮小的皇宮或王府;或者說,皇宮與王府是縮小了的四合院。

北京人有著極強的宇宙意識和帝王意識,因為,古人認為“天圓地方”,並且高大厚重的正屋(北屋)給人以“君臨臣下”的威儀。同時,北京人又以大為美,往往從橫向空間來拓展他們的生活空間,以幾進院作為家庭富有的標誌。他們的“大氣”可以說室無處不在。

里弄的石庫門
  如果說北京人多以橫向發展為其價值的取向的話,上海人多從縱向來拓展其發展的空間,一層兩層,客廳臥房儲藏室上下其間,亭子間小廚房雜處其中,就連樓梯下面也能被充分利用。處處體現出上海人的精明。

這種建築意識最終反映出他們的思想意識的不同。建築意識反映出北京人思想深處的政治思維,或者說,政治的泛化也明顯地表現在北京人的建築意識上。北京人的意識裡總有一種巨集觀思維,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往往是居於中心的,或者是居於高處的人居高臨下、從大處著眼的俯視的角度,同時又具有“以我為尊”“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簡言之,即為“官”的思想。(在語言上:“老”“爺”。)

上海人的建築理念則是注重研究實用、可行性及可操作性上,並善於“在螺絲殼裡做道場”。在建築形式上,不拘於傳統的形式,一切設計均以“實用”為最高的原則,在“小巧玲瓏”重透露出精明。同時又具有極強的“排外”思想和自我保護意識。簡言之,即為“商”的思想。(在語言上,“小癟三”“鄉巴佬”。)

所以,有人說,政治是北京的鹽,如果沒有政治,北京的生活就會變得淡然寡味,而幽默就是味精。我們則可以說,經濟是上海的水,如果沒有水,上海就會變得黯然(乾癟)失色,而幽默便是上海人的糖精。

從建築藝術上來看:
  北方人的傳統文化意識與色彩較為濃郁,建築上絕大多數以重簷齊襟厚牆為主,而上海人由於長期生活在殖民地的環境當中,所以其在接受其外來文化時迅速快捷,沒有任何障礙,因此其建築藝術帶有較為濃郁的中西合璧的特點。

【結束語】上海弄堂與北京的衚衕現在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文化。但都各有各的特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北的差異造就了文化上的不同。而每一點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TAG標籤:北京 衚衕 上海 弄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