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歷史悠久的山東快書

山東是中華的民族的起源地之一,許多史前文化都在這個地方出土,更是歷經夏商周三朝文化的積澱。作為起源於山東文化裡的山東快書,也是受到了當地說唱藝術興盛的影響,才能在這發展起來。

歷史悠久的山東快書

山東快書是起源於山東省漢族傳統曲藝形式,具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最早流行於山東、華北、東北各地,解放後發展遍及中國。演唱者手執竹板或鴛鴦板,以快節奏擊板敘唱,故又名竹板快書。山東快書發源于山東省臨清、濟寧、兗州一帶,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關於山東快書的起源。歷來有三種傳說,即劉茂基說、趙大桅說和傅漢章說。

據考證,山東快書發源於臨清、濟寧一帶,藝人有種說法:山東快書是從河裡來的。這裡說的不是一般的河,而是橫貫南北的古運河。臨清、濟寧都是運河上的大碼頭,南來北往的行旅客商雲集之地,俗稱“沃土”。藝人向這裡擁集,就是所謂的“跑碼頭”。這裡商賈雲集,客人無聊,需要娛樂活動,也就養得住藝人。

同時,這類碼頭又是多種藝術形式薈萃之地。以此推斷,當年臨清一帶說唱藝術頗為興盛,為山東快書的孕育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利條件。北宋末年,臨清、濟寧一帶正是梁山好漢龍騰虎躍之地,武松的英雄故事在當時廣為流傳。於是以《武松傳》起家的山東快書應運而生。

山東快書以說唱為主,語言節奏性強,基本句式為“二、二、三”的七字句,為保證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後為三個字。左手擊打兩塊相同的銅板(鴛鴦板)作為伴奏樂器。山東快書都是站唱形式,表演上講究“手、眼、身、步”及“包袱”、“釦子”的運用。唱詞基本上為七字句,演員吟誦唱詞,間以說白。曲目有“單段”、“長書”、“書帽”等形式。

由於山東常是一個或幾個演員,用極簡單的道具進行演唱,在瞬間就能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又由於它不受場地的限制,無論田頭工地、車站碼頭、街頭巷尾,均可隨時演出,迅速地反映現實生活,為經濟建設服務,所以幾百年來長久不衰,有著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許多經典段子在群眾中廣為流傳,深受喜愛。

經過歷代藝人百餘年的傳唱,山東快書藝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書目。在傳統山東快書書目中,有關武松故事的唱段佔了很大的比重,是傳統山東快書的基本書目。在1997年出版的《中國傳統山東快書大全》收錄的21段中篇作品中,武松故事就佔了17段。

另外還有不少單段和小段,也同樣屬於山東快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流傳地域、師承關係和藝人表演風格的不同,所以在書目的內容、結構、詞句及文學特色等方面也各有不同。

TAG標籤:歷史悠久 山東快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