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帶你瞭解溫州喪葬文化

民間流傳的喪葬方式總是會有很多種,例如:土葬,花葬等等。
  在溫州,以前還一直盛行土葬這種儀式,現如今也有了新的殯葬方式。
  本文帶你瞭解溫州文化,一起來了解溫州的喪葬習俗。

帶你瞭解溫州喪葬文化

土葬
  溫州市在歷史上一直盛行土葬。據考古資料證明,在相當於中原的西周時期,已有石墓石棺出現。這種墓高約一米餘,四周有4塊天然大石塊作支柱,上蓋一塊長方形的巨石。據史載,至遲在2000年前的東甌王騶搖時期就存在土葬。舊時的溫州西郊甌浦山旁就有東甌王墓。從明清到民國,土葬之,風更盛。

在溫州民間,歷來還有在生前築壽墳,或死時臨時選穴築墳的習俗。其墳大都以磚灰為塘,以石為塋,比較流行的是一種以棺木為中心,周圍壘以大石,做成靠椅式的墳,俗稱“椅子墳”。由土葬發展成的殯葬舊俗,儀式繁瑣,封建迷信思想嚴重,並且化費巨大,浪費驚人。

下面介紹舊的土葬習俗和新的殯葬習俗。

[小斂] 人死之後,孝子披麻戴三樑冠,揭一個盛水用具到河邊,後隨一人執傘遮蓋,先投一文錢於河中,汲取河水,叫做“買水”。這水用來給死者沐身。穿上斂衣(即喪衣)後,還給死者口中含一金質或銀製的圓形的管兒叫“聰明棒”,這棒用紅緞包起來,塞入口內,俗叫“含口勁”。

這是上古含玉的遺意。然後把屍體移到中堂斂床上,以待大斂。並取筷箸插飯中,繞以苧綿,陳於屍前,作為臨時木主,同時在足下燃一燈,謂之“照冥路”。

小斂以後,拆掉死者睡的床,在原床地上,還要擺一個磨石,磨上置一個鬥,內放滿壟糠。糠上放一個米升,升上又放一燈盞油,內放七條燈蕊,一夜點到天亮,以後每夜減一條燈蕊,減至最後,即是頭七。依次七夜,燈蕊點完,叫做“點七星燈”。每逢七天,除四七外,都要祭奠。

[大斂] 將死者入棺,也叫“入室”。棺中必須先裝鬆炭、柴灰、燈蕊草之類吸乾之物。婿家或內侄還要貯送給死者被褥、白燭、金銀紙等,古時叫“□”,這是古時贈死的遺意。屍體入棺後,把棺櫃蓋子用長釘釘好,並用水綢、生漆、塗塞了縫痕,這叫“落釘”。

這時,孝子披麻、執杖,稽首跪伏階下,六親下輩,各依五服制度,分別穿麻、穿白,從跪,也稽首伏在後面,草草設起靈位,道士搖著鈴,導孝子和親友祭拜,叫做誦“開路經”。在平陽,舊時還有喪葬用樂飲酒的習俗;“大斂用樂,其親朋集奠時設酒饌觴客,送迎拜奠皆用樂。大斂時親鄰皆至,名曰送斂,喪家多備筵席留飲,有寧嗇於衾棺而豐於酒者。”《平陽縣誌》
  過去溫州一帶有親死停葬的陋俗。喪家惑於風水,聽信堪與家之言,或懼葬時化費,因此停棺不葬。富者其柩多停室內,貧者則置棺於村落樹叢或祠堂中,露厝棺骸,雨淋日灸,腐汁入水,毒氣燻蒸,為害極烈。

清《永嘉聞見錄》載:“……故一家之中,每見停棺累累,且久至數十年者,時日既遠,香案為設,間值吉事,富家蔽以屏幛,貧家圍以竹廩,竟以庭除為邱墟矣”。這種陋習,現已革除。

[做七七] 舊時,死者入斂以後,每隔七天進行一次祭奠,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俗稱“做七七”。一七;亦稱“頭七”,喪家設靈座,供木主舉行隆重儀式,受唁開弔,親友除送輓聯、挽幛、花圈以及錢幣外,均到靈前上香叩拜,並勸慰喪紙紮等活動。

二七、四七、六七、一般活動從簡,由家人備酒饌,供羹飯祭奠,燒紙楮,請道士誦經等。三七、五七、七七、儀式較繁,除喪家舉行祭奠焚楮燒包,請道士誦經拜懺,親友均來弔唁。

[設靈堂] 大斂以後,要在中堂正中,搭個高臺,臺上一椅一桌,叫做“靈桌”、“靈位”。桌上一個香爐,一對蠟燭臺,一盞菜油燈,並站著一對小型的紙紮的仙童玉女,擺在桌上。桌下一張踏腳凳,凳上一雙死者生前穿過而質地還好的鞋子,桌前掛起的白桌幃。

還有帛幡上寫著死者的生、卒年月日,叫做“魂帛”,掛在靈位前。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認為死者魂魄坐在靈位上,因此桌上的燈要晝夜長明,叫做“靈前燈”,每日三餐茶、飯、麵湯等供養,都如生人一般,俗叫“供飯”,也叫“禮鬼”。七七供滿,正個靈堂便撤掉。這形式在溫州叫“設靈幃”或“設孝幃”。

[送被面] 過去,凡逢人家辦喪事,親友有送輓聯、挽幛。挽幛是一大幅白竹布,正中寫輓詞。如“哲人其萎”(男)、“駕返瑤池”(女)之類。右邊一行題上款,左邊上行題下款。由於白布寫墨字後,能作抹布之用。

於是,改為用白紙寫字,貼在挽幛上。這樣,喪家懸掛以後,還可以做衣衫。後來,社會風氣奢侈,白竹布升級改為白綢子,貼墨寫白紙。近年來,輓聯又飛躍升級,變為五彩繽紛的綢被面,搭在繩子上,完全失去了挽幛的本意。

[出殯] 大斂以後,棺材抬出去,叫做“出殯”。舊時的出殯儀式,起喪時先祭方弼氏(金面、三目),也有先祭方相氏,即金面四目的大“開路神”。並有白旗、高燈和一切旗、鑼、傘、纛,還有騎馬扮戲出的人,排成隊伍,很象迎神。

還有六角香亭,內放香爐、木主、古代叫“慄主”,也叫“神主”,有內外兩函。另有一容亭,掛死者畫象。接下去,大批親友執紼跟隨,名曰“送殯”。棺材後面,又跟著眾親屬送殯隊伍。在經過親友住的街巷,則在門口擺祭桌,桌上擺香花一盆,點白燭,棺木經過時,則放鞭炮迎送,叫“路祭”。

舊俗行土葬,一般都生前先築壽墳,死後葬在山上。有些地方,掘土成穴,懸棺而下,其掘出之土,擁築成墳,墳上有碑,詳刊死者姓氏及其子孫名號和安葬日期。但多數地方則先以磚灰為塘,以石為塋,規模寬大,化費甚巨。

棺木上山時,在棺前陳列餚饌等。所選時辰一到,燒起柴火兩大堆,鳴鑼發炮,喇叭鐃鈸,鑼鼓齊奏,並放花爆,孝子跪伏墳坦。在一片雜亂聲中,棺木進入墳塘,這叫“進棺”。

這時人們在墳背上鋪起鬆鬆的泥土,孝子肩背布袋,左手執一個蓋倉谷的印,正隻手套入布袋裡,從左方登上墳背,在泥土上重重戳成印痕,再從右方下來,叫做“印墳”(方言諧音印音應,袋音代,是傳代應墳的意思)。這純粹是舊社會迷信思想的反映。

棺柩入塘之後,將將墳塘外口,用磚砌好,只有大約當柩差不多高的正中處所,剩個足方一寸光景的洞兒,叫“龍門”。時辰一到,又是燒火、奏樂、發炮,孝子伏地。一個泥土工人用一塊細小磚頭,砌塞龍門,才算安厝完畢。

這時,孝子還要跪在墳頭把木主內外函,分排左右。先內後外,再先外後內,用墨,點了木主上的王字成主,叫做“成主”。於是孝子脫去凶服,換上吉服,肩頭掛紅彩,準備回山。

回山時,放木主的香亭在前,容亭在後,奏樂下山,乘船回城。般到城外,所有一切儀仗,以及扮飾戲出騎馬的人,所有執事,都換了紅彩,在船埠頭等候。香亭、容亭上岸後,儀仗排為隊伍,依原路回去。家內女眷,穿著吉服,焚香跪接,焚火盆。在鑼聲、鞭炮聲以及大樂聲中,容亭升於堂上,木主香爐,擺在桌上,依序跪拜畢,然後就擺筵席宴飲了。

[公墓]
  解放後特別是近幾年來,對土葬進行了改革。本著有利於農業生產和移風易俗的原則,規劃土葬用地,加強土葬管理。除劃定禁墳區(如風景區、公路兩側山坡等),指定建墳區(限在隱蔽的荒山脊地)。

建立建墳用地審批制度外,著重推廣公墓建設。公墓以村為單位籌建,由群眾集資,建成後由群眾認購。這些園陵式的公墓,既節約用地,又美觀大方,給人以整齊、衛生、幽靜、永久的感覺。四周除種植花木外,還有涼亭、花壇、墓誌等附加設施。

有些公墓旁還建有“留容館”。據1989年5月統計,全市已有公墓100多座,15000多穴。隨著公墓的建設,喪儀也逐步簡化,人們以掛白花、帶黑紗、開追悼會來代替過去的披麻戴孝等封建殯葬舊。

瓶葬
  在溫州市的泰順、平陽一帶,有瓶葬之俗。有些人家在辦完喪事,停棺數年,等待屍體腐朽後,就拾骸入瓶。

火葬
  火葬在全市在逐步推行。其儀式十分簡單,符合科學、衛生、節約和肅穆的原則。

人死後,將屍體運往殯儀館,暫時安放(採取冷凍、防腐措施),以後通知親友,各方送花圈,一般在二三天內,由家屬親友在殯儀館公室內舉行簡單追悼會,中間掛死者遺像,兩旁列花圈。儀式為:追悼會開始;奏哀樂;向死者默哀;然後向死者遺像三鞠躬;家屬(或單位代表)致悼詞;親友致詞。

所有講話,文詞簡單,內容均為肯定死者生前為國家、為人民所作的好事和貢獻,表示發揚和學習死者生前好的精神,化悲痛為力量,搞好國家建設。最後,親友們向死者遺體告別,然後把遺體運往火葬場,兩日後取回骨灰,裝匣存放骨灰堂,或攜回安放,或擇地埋葬。

TAG標籤:喪葬 溫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