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飽經風雨的北京最古老的道觀都有哪些

自古至今皇帝們都對於道士有著一定的尊敬以及崇拜,平常百姓怕死,作為皇帝擁有著至高的權利更是害怕死亡。道士們的仙丹往往是皇帝支撐下去的希望。

那麼,本期北京文化解析北京最古老的道觀都有哪些。

飽經風雨的北京最古老的道觀都有哪些

白雲觀位於北京西城區西便門外白雲觀街道。始建於唐,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聖地,名天長觀。金世宗時,引大加擴建,更名十方大天長觀,金末重建為太極宮。白雲觀內收藏著大量的珍貴文物,最著名的有“三寶”:明版《正統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書法家趙孟頫的《鬆雪道德經》石刻和《陰符經》附刻。

白雲觀初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9),原名天長觀,金明昌三年(1192),重修此觀,改名為太極宮,金泰和三年(1203),太極宮毀於火。

元初道教全真派長春真人丘處機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詔駐太極宮掌管全國道教,遂更名長春宮,為中國北方道教的中心。金正大四年(1227)丘處機逝世,其弟子尹志平在長春宮東側建立道院,取名白雲觀。

元代末年,長春宮等建築毀於兵燹,白雲觀獨存。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重建前後二殿和一些附屬建築,正統年間又大規模重建和添建,使觀之規制趨於完善。明正統八年(1443),正式賜額“白雲觀”。明末,白雲觀毀於火。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原來基礎上重新大規模重修與擴建,今白雲觀的整體佈局和主要殿閣規制即形成於此時。以後,在乾隆、光緒年間又有修繕和少量添建。

民國期間,觀內建築大都因年久失修變的殘破。解放後,政府於1956年撥款進行修繕,1957年定為中國道教協會會址。“文革”期間,白雲觀再次受到破壞,1981年又撥款全面修葺,並對外開放。

1979年,白雲觀被公佈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06月25日,白雲觀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結束語】許多愛看電視劇的妹子想必也都對於白雲觀並不陌生,在清宮劇中同樣也是有著很多的白雲觀身影。

TAG標籤:道觀 飽經風雨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