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末日的審判”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是米開朗琪羅用時多年而創作的,而西斯廷教堂也因為米開朗琪羅創造的《創世紀》和《末日的審判》聞名世界,也為文藝復興鼎盛時期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本期的城市文化帶你瞭解西斯廷教堂天頂畫——“末日的審判”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末日的審判”

其教堂內的天頂畫,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的繪畫藝術豐碑,它與同一教堂的另一幅壁畫《最後的審判》並立為米開朗基羅一生最有代表性的兩大鉅製。西斯廷教堂因為米開朗基羅創造了《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而名揚天下。這兩幅壁畫工程也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最偉大的藝術貢獻。

關於米開朗基羅創作西斯庭教堂壁畫,有著一段辛酸的歷史過程,這裡介紹一下它的梗概。1503年,教皇朱理二世取得聖彼得王位後,便想把整個義大利歸在他的教權統治下。他要改建梵蒂岡,興修聖彼得大教堂,裝飾豪華的羅馬宮廷,便請來了建築家布拉曼特。

5年後,教皇為紀念其叔父西克斯特四世,請布拉曼特重建西斯庭小教堂,爾後又把米開朗基羅召來羅馬,讓他停下正在進行的陵墓雕塑工程,要他塗掉教堂內的舊壁畫,為其重繪天頂上的壁畫。米開朗基羅沒有辦法只好接受(據瓦薩里說,布拉曼特與米開朗基羅存有芥蒂,因妒嫉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任務,布拉曼特乃說服教皇,使其就範,迫使他放棄雕塑)。

米開朗基羅建議讓布拉曼特幫助製作繪畫腳手架。布拉曼特設計了一個懸掛式吊架,在屋頂上鑿了好些窟窿。米開朗基羅氣憤地問他畫到有窟窿處如何辦,後者無言答對。米開朗基羅就稟告教皇,撤掉他的吊架,並羞辱了這位建築家,要求另請幫手。

天頂全部畫稿完成後,他決定讓助手來完成一部分繪製任務。但這些助手一開始就令米開朗基羅不滿,於是再度抹掉已畫上的部分,由他獨自一人來完成全部天頂畫。

在這間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頂上,畫家要完成全部壁畫加上裝飾,時間長達4年5個月(自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底),除了配製顏料的助手外,沒有第二個人上去幫助他,其繪畫工程之浩大和艱鉅性甚難想象。當他走下腳手架時,眼睛已經毀壞。

事後,他連讀信也要把信紙放到頭頂上去。那時,米開朗基羅不過37歲,可是那長期高仰脖子的艱苦作業,使他的臉容變得憔悴不堪,已儼然一個多病的老人了。

1508年5月,米開朗琪羅開始作畫,直到1512年10月31日那幅全長40米寬14米的巨畫終於完成,整幅畫面覆蓋著天花板上。

像這樣大規模的壁畫,如此壯觀的天頂畫,畫得又那樣精確、和諧,多彩多姿,並且是出自畫家米開朗基羅的一人手筆,這在16世紀以前是不能想象的,它所存在的精神價值在整個藝術史上也是西斯廷教堂不可估量的。

西斯廷小教堂的另一部傑作——覆蓋教堂整面後牆的《最後的審判》(“LastJudgment”,1534—1541)使羅馬成為一座與眾不同的城市,也使米開朗琪羅成了一位與眾不同的藝術家。他花了20多年時間裝飾教堂天頂。天頂畫的裝飾圖案全部繪以建築結構的樣式,這與教堂實際的建築結構取得諧和,因而當人們仰觀整個天頂畫時,它更顯得莊嚴華麗。

在主題思想上,米開朗基羅確定所繪人物的內容時,不拘泥於情節的宗教依據,只著重於表現人的本質力量。有的重在表現英雄人物的複雜內心世界,有的為加強先知與女巫的聰慧與睿智因素所有那些作為四角裝飾的裸體形象,則是他的裸體雕像主題的繪畫再現,他們有的是一些民族利益的扞衛者,有的在讚美自身的美,有的是在檢閱巨大的天賦人權。

最後的審判是鎮堂之寶,長方形的禮拜堂兩側共有十二幅壁畫,左側六面描寫以色列救星摩西的生平;右側六面描繪耶穌的生平;頂棚的「創世紀」畫出上帝創造世界的過程;「最後的審判」則位於正面壁上,充滿絕望陰沉的氣息。西斯延教堂之所以聞名遐爾,是因為藝術大師米開琪羅在此創作了繪畫珍品《創世紀》和《末日的審判》。

《末日的審判》是《創世紀》為天頂畫的繼續和發展。該畫描繪的是世界末日來臨時,基督把萬民召集在用己面前,分出善惡,善者升入天堂,惡者則被打入地獄。藝術家通過上帝分辨善意,表達了自己愛憎分明的情感。

長久以來西斯廷教堂作為一個宗教儀式舉行地,常年受到蠟燭等的薰染,致使穹頂畫和壁畫受到了很嚴重的損毀。

【結束語】西斯廷教堂中的《創世紀》場面巨集大,人物多達三千多人,人物刻畫精細,是米開朗琪羅的注著名代表作之一。《末日的審判》是《創世紀》的延續與發展,兩幅畫推動了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理性得到的鮮明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