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看原始社會的智慧,河姆渡的房屋特點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晚期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1954年前屬於浙江慈溪市),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那麼大家想知道他們那時候的房子是怎麼樣的嗎?想的話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河姆渡的房屋特點,看原始社會的智慧

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範圍內發現大量幹欄式建築遺蹟,特別是在第四文化層底部,分佈面積最大,數量最多,蔚為壯觀。建築專家根據樁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層時至少有6幢建築,其中有幢建築長23米以上,進深6.4米,簷下還有1.3米寬的走廊。這種長屋裡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供一個大家庭住宿。清理出來的構件主要有木樁、地板、柱、樑、枋等,有些構件上帶有榫頭和卯口,約有幾百件,說明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地採用了榫卯技術。

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樑,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樑、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蓆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通過與樁木綁紮的辦法樹立的。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人稱為幹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溼多雨的氣候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今天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村還可以見到此類建築。

建造龐大的幹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複雜,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專人策劃,計算後進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現場指揮,否則七高八低,彎彎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現代人一樣較高的智商。

“幹欄”式建築主要應為防潮溼而建,長脊短簷式的屋頂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為適應多雨地區的需要,各地發現的幹欄式陶屋、陶囷以及柵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溼的建築形制,特別是倉廩建築採用這種形制的用意更為明顯。直到今天東南亞一帶還較盛行柵居,以適應潮溼多雨的需要。

傣族民居分為幹欄式建築、地面建築、土掌房三種。幹欄式建築主要分佈在西雙版納全境和德巨集州的瑞麗,遮放壩子。幹欄式住房以竹木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檁、掾、樓面、牆、梯、欄等,各部件的連線用榫卯和竹篾綁紮,為單幢建築,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徑相通。房頂用草排或掛瓦。

河姆渡的房屋特點,看原始社會的智慧 第2張

瑞麗的幹欄式建築體現出較高的水平。孟連傣族為幹欄式竹樓。地面建築主要為芒市、盈江等地採用,為土牆平房,因受漢族影響,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紅河流域地區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佈於雲南中部和東南部地區。

土掌房以木樑柱和土牆承重土質平頂,形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因地勢建成二、三層的土樓,層層壘進,呈階梯形,有天井、樓層,一般居家擁有十數間房屋,平頂上可涼犧糧食或堆放農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涼,特別適合於乾熱河谷地帶的氣候。

根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次考古發掘的建築遺蹟平面圖分析,3幢建築均呈西北——東南的走向。從朝向看,座東北,朝西南,這樣建築的朝向與現在的座北朝南方向選擇有很大差別,對採光、通風、取暖、避寒都不利,從河姆渡文化的生產力水平看,與原始居民豐富的生產、生活經驗成反差,這種特殊朝向選擇需要對幹欄式建築本身特點進行探討。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均未有完整的建築遺蹟出現,因為從建築技術和材料看,幹欄式建築非常容易倒餌,據民族學資料,雲南傣族同類建築使用最長年限為15年。由於砍伐、加工上的困難,估計倒坍後的建築構件又被河姆渡人用於建新屋的材料,只有入土的木樁較多留存下來。

推測當時的建築還未開窗,而門的位置與傣族的幹欄式建築一樣是開在山牆面的,具有出入、通風、採光、排除煙塵的諸多功用。幹欄式建築西北——東南走向,門的朝向向南偏東10度左右,這個朝向在江浙地區冬季日照時間最長而夏季最短,避開了夏季的炎熱,增加了冬季的採光時間。

所以對長坡簷,無窗戶的幹欄式建築,這個朝向選擇是非常符合實際的。迄今當地的建築仍繼承了這個合理的朝向選擇,門戶向南偏東5~10度是最好的朝向。當然這是通過實踐和生活積累得來的。

【結束語】河姆渡人在建築上部的空間用柱和樑做成構架,來承託樹木枝幹結成的方格網狀檁架的屋面,然後鋪設茅草或樹皮完成屋頂防雨遮陽的工程。這種以樑柱為主的構架結構技術是建築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發明,奠定了統木構古建築的基礎。從樁礎遺蹟看河姆渡的幹欄式建築只有4根立柱,有一根立柱為室外走廊平臺所用,這樣,還需要兩根立柱,才能支撐坡長5~6米的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