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它的作用又是什麼,宋代兔毫盞是什麼

在宋代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大書畫家黃庭堅,對“兔毫盞”有這樣的一句美譽之詞:“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甚至是蘇東坡等人也對它有流傳至今的讚美之語。那麼一個小小的黑釉碗為什麼會得到那麼多讚美呢?讓我們一起到民族文化看看吧!

宋代兔毫盞是什麼,它的作用又是什麼

一、看外觀(造型)。宋代“兔毫盞”一般以斂口和敞口兩種為多見,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釐米處向內凸起圓稜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處無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黃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處自然垂流成滴珠狀,型號有大、中、小三種,最常見的是中型,口徑10—12、高度5-6、圈足2-3釐米的為多。造型敦厚古樸,線條自然流暢,修坯隨意大方,一眼看去給人一種古意煥然的感覺。

仿製品的外觀過於規整,胎釉稍薄,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比宋代的“盞”尺寸略大一些,過份靈巧,古韻不足。

二、看胎體。宋代“兔毫盞”的胎土是用當地富含鐵質的瓷土,盞壁的厚度約0.2—0.8釐米左右,最厚處在底部超過一公分,因此上手較沉,有很明顯的壓手感。由於當時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較現代落後,因此胎土中多含沒能完全粉碎的較大顆粒,顯得略為粗糙。

在燒製過程中由於受到窯內一氧化碳的影響、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堅硬、重如鐵渣。宋代“盞”多修胎較草率,經上釉燒成後還能見到修胎時留下的稜角痕跡。底足淺挖近似實足,圈足內常見留有少許淺黃色的墊餅殘跡。這些殘跡有的由於和胎土燒結在一起,所以很難將之去除。

仿製品的胎土由於配料和加工手法與宋代有別,胎土加工過細,胎也修得過於整齊,胎壁稍薄,外觀修得弧度過圓,底足挖得稍深,加上由於燒成條件與古法大為不同(仿製品不可能用龍窯和用松木等木料來燒製),因此仿製品的胎呈色較淡、細,沒有宋代的那種粗、紫、黑、堅硬的沉重感。

三、看釉。我們目前所能夠見到和接觸到的宋代“兔毫盞”無一不是出土之物。這些在地下沉睡了幾百年的寶貝,身上都會不同程度地帶著時間給它們留下的印記(受土壤中各種物質侵蝕的痕跡)。這就成了我們辨別真偽的又一重要依據。

在“兔毫盞”1310±20℃的燒成溫度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動,口沿處的釉較薄,並且多呈黃褐色,它的主要成份為三氧化二鐵,因此所受到的侵蝕也比較嚴重。當我們用手撫摸口沿時就有毛糙扎手的感覺;在5—10倍放大鏡的觀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見高低不平的坑坑窪窪的麻子底和條狀的侵蝕痕跡,嚴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見時隱時現的露胎處。

宋代“兔毫盞”上的褐色“兔毫絲”是鐵晶體的聚集物,它們與黑色釉的區別就是在於同樣的條件下,這些“兔毫絲”所受到的侵蝕要比那些黑色的釉要嚴重得多,因此當我們將一件宋代“兔毫盞”置於手中撫摸它的釉面時就有一種凹凸不平的感覺,在對著光源以45度角觀察時,就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那些“兔毫絲”都是凹陷於黑色的釉面之下的。這就是幾百年的歷史給它們打下的“烙印”,非人力所能為之的。

TAG標籤:兔毫 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