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歷史積澱下的中華傳統文化特點是什麼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從不同國界的文化交流,再到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可以說中國的民族文化,在不斷的更外界相融合,不斷的融入新鮮的血液,那麼時至今日,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是否在這個不斷吸收的過程中,是不是又失去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呢?中華傳統文化特點又是什麼?

歷史積澱下的中華傳統文化特點是什麼

1、“天地者,生之本也”的農耕型文化特點。
  千百年來,人們生長作息於“黃土地”,把土地當作自己的命根子,在一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悠悠歲月中,炎黃子孫養成了一種踏實誠懇敦厚篤實的性格。土地觀念是農耕型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我國古代每個村社都有土地廟,都要敬奉土地神,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壇、地壇祭拜天地,象徵性地躬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農業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規律,要求人們事事腳踏實地,不違農時,循序漸進,卻忌好高騖遠,脫離實際,拔苗助長是不行的。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實用文化的特色。如在科技方面,最突出的是兵、農、醫、藝四大實用文化;在人文方面,重視倫常日用,而不企求來世與天國;在思維方式方面,強調“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精神。

農業社會靠天吃飯,在天人關係上,不強調其對立的一面,而強調其同一的一面。所謂“天人合一”,就是要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

2、“先祖者,類之本也”為血緣紐帶的倫理型特點。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會都是在血緣親族的基礎上形成的。敬祖孝親、承宗接代、綿延世澤的“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治秩序的核心觀念。

夏、商、周的宗法制度是從氏族社會的血緣關係脫胎而來的。宗法制度不僅適用於同姓貴族,也適用於周朝分封的異姓貴族。同姓貴族之間是兄弟叔伯的關係,異姓貴族之間為甥舅親戚關係。無論是同姓貴族或異姓貴族,都用血緣紐帶聯結起來,成為一鋪堅韌的巨網。

“三綱”是一種“身份取向”,“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適在“身份取向”條件下各種人際關係的永恆道德規範。從總體上說,“三綱五常”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學說和“禮治”思想的發展。後人因而統稱之為“綱常名教”。它實質上是中國傳統社會禮治秩序的總綱。

在封建時代,中國有兩個最高的價值準則,一個叫忠,一個叫孝,忠是政治概念,自願的服從和追隨就叫忠。孝又叫肖,即效仿,子女追隨服從父母就叫孝。忠孝的觀念,在今天仍然存在,只是在形式上有些變化。例如,我們常用“聽話”這個詞,評價一個好下屬,一個好孩子。聽話是什麼意思,當它作為一個政治價值時,無非就是“忠”,當它用來評價小孩子時,無非就是“孝”。

3、“君師者,治之本也”的君師合一的內聖外王型文化特點。
  孔子的“禮”屬於外部制約,“仁”屬於內心的自覺。“禮”講的是客觀的社會規範,“仁”講的是主觀倫理修養,後者即所謂“仁”學,或“內聖”之學;前者即所謂“禮”學,或“外王”之學。在孔子那裡,兩者是渾然一體的。

孟子講的性善論、養氣論、仁政論等,都是把重點擺在個人修養上,即擺在“內聖”上。

儒學到漢代定於一尊以後,已具有準宗教的性質,君師合一,實際上起著政教合一的作用。中國的儒學提倡賢人作風,缺乏智者氣度,跳不出“內聖外王”的窠臼,因而妨礙了科學思維的發展,阻滯了向近現代文化的轉型的過程,其內向性、封閉性的消極作用,未可低估。這種消極作用,也表現在建築文化上。

中華文化本身是多元文化長期融匯而形成為一體的。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於我們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具有堅韌的凝聚作用。它的多元融匯程序對於我們接納和消化異質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結束語】“天地者,生之本也”的農耕型文化特點。“先祖者,類之本也”為血緣紐帶的倫理型特點。“君師者,治之本也”的君師合一的內聖外王型文化特點。

TAG標籤:歷史 積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