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背景地理及文化的形成

中國是一片遼闊的疆域,它的背景地理是有歷史沉澱而成,人類的發展及生存與地理位置及文化背景相互關聯。中國的地理位置優越,在中國的土地上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氣候都是最適宜人類生存的。下面的北京文化帶你瞭解背景地理及文化的形成。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背景地理及文化的形成

一、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地理環境
  1、文化與地理環境
  黑格爾認為地理環境對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將世界按地理特徵區分為三大型別:乾燥的同廣闊的草原和平原;巨川大江流過的平原流域;與海洋相連的海岸區域。

所以,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形成起著很大的作用。它為活動在它的範圍內的人們提供了有別於其他地域的條件,提出了不同的挑戰,也就提供了不同的世界,因此就會產生不同的文化性格。試想,愚公的精神不就成就於太行王烏二山嗎?

地理環境作為人類生存的自然基礎,當然會對人類文化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初期,可以說有著決定性影響。隨著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不斷提高,地理環境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小,不再會有挖土搬山的當代愚公。但人作為自然體,決不會脫離自然,也不會完全不要地理環境,因此地理環境和人類始終關係密切。象我們現在的生態平衡,就是如此。

2、中國的歷史地理環境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中國疆域遼闊,從最東的黑龍江流域與烏蘇里江會合處到最西的帕米耳高原間約有5200公里,從最北的漠河以北的黑龍江江心到南海的曾母暗沙約有5500公里。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呈現出西高東低的地形走勢,以明顯的階梯狀分佈;同時又有很多東西走向的山川,把中國疆域自然分割成不同的區域。這些區域在歷史上,也就形成了地域文化,象蜀文化,楚文化,秦文化等。

中國的疆域有一個歷史演變的過程,地理環境也發生著變遷。象“中國”一詞,最早就是指中原的諸侯國家,隨後就以中原建立的國家政權向外延伸。在地理上,中原古時多湖泊,上海在宋朝時還未出現。黃河是向東南入東海。

中國的地理位置優越,大部分處於中緯度,氣候溫和,又位於全球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的東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不遠,季風氣候發達,溫度和水分條件配合良好。為發展農業提供了適宜的條件。象河南古時氣候溫暖,有大象在此生活,所以為“豫”,同樣,蒙古高原上是“風吹草低見牛羊”。沙塵暴、黃泛區只是以後的事情。

背景地理及文化的形成 第2張

3、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1)遼闊的疆域和特殊的地形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向、穩定
  中國地理兩大特點:一、以黃河流域特別是中下游為發祥地的中華文化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北有難以逾越的蒙古戈壁和西伯利亞原始森林,西北萬里黃沙,西南是最高、險、峻的青藏高原,東南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

二、疆域內迴旋餘地大,跨緯度長。南北遷移的空間大,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社會動亂,都有著廣闊的緩衝迴旋餘地。這樣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相對封閉的內陸區域使文化有著內向性特徵。中國古人喜歡山,對大海很少了解。哲學家很少有出海的經歷,水的概念僅限於江河。

例如:象老子,孔子都沒出過海。孔子“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還有人寫水“黃河遠上白雲間,孤帆一片日邊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相反,對山崇拜有加,拜五嶽。皇帝祭泰山。絲綢之路多為外國商人,唐宋對外貿易也是如此。所以,以自我為中心,四海為天下的天朝王國、中央帝國就是我們古人的中國形象,蠻夷是不屑與交往的,也就沒必要到外面去。迴旋餘地大,是中國文化相對穩定。

(2)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強的延續性
  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使外部世界很難對中國文化產生重大影響。不僅我們很難出去,外面的也很難進來。絲綢之路之所以偉大就是它是中國古代通向外面的極少數通道,並且從這個通道上來的外人畢竟還是少數。外來民族的征服也是由於自然屏障的作用很難湊效。所以,中國文化沒有遭遇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的厄運。這從客觀上保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連續發展。

中國地域遼闊,跨緯度大,氣候的波動一般隻影響農業區的南北界限,而不會減少它的面積,使中國的農業的到了相對穩定的發展,使中國文化的經濟基礎有了穩定保障,從而使文化發展呈現出穩定延續的特徵。中國至今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問題仍然重中之重。

(3)地理環境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有著相對多樣性
  中國疆域遼闊,地形駁雜,由大江、大山、沙漠、沼澤、森林而形成了內部相對不同的區域。地勢西高東低,山脈河流多東西走向,所以東西行易,南北行難。長江、黃河成為天險。大運河就是因此而鑿。三國鼎立就是劃地而立,分江而治。因此而形成了眾多不同的“小王國”,相對有別的區域文化。也就使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多樣起來。秦國有虎狼之喻,荊楚有披髮左衽之風,魯宋有禮樂之俗等。因此,長江流域,山東半島,四川盆地嶺南地區都形成了不同特徵的文化,也成為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背景地理及文化的形成 第3張

二、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經濟基礎
  1、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生產形態
  (1)自然條件
  優越的地理環境,為中國人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氣候,也為中國人發展農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丘陵約佔三分之二,盆地和平原約佔三分之一。中國大部屬溫帶,亞熱帶區域也不小,最北部伸入亞熱帶。完備的氣候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充沛的條件。同時,中國南北兩大水系,使農業經濟的發展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2)農業為古代社會經濟的主體
  中國人重視土地。在中國文明誕生之初,先人們都是因河而居,在土壤肥沃的黃河中下游,以及長江流域生活生產。這兩大流域為中國人提供了最為重要的生產資源。中國最早的農業經濟也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誕生了。土地就逐漸成了中國人生存的根本。在長期的農耕中,對土地的重視達到了崇拜的程度。“面向黃土,背朝天”就描繪了中國人的基本生存狀況。黃帝有人又將其稱為“黃地”,炎帝又被稱為神農氏。黃土地就成為中國農業文明的象徵。

農業是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主體。中國的封建社會之所以長達兩、三千年,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農業經濟始終是主體,是社會的經濟基礎。重視農業,嚴厲抑制其他妨礙農業發展的生產形式。春秋戰國,競相提倡“耕戰”之策,秦漢以後,列朝帝王都耕籍田、祀社稷、禱求雨、下勸農令,以“帝親耕,後親蠶”之類的儀式和獎勵農事的政令鼓舞天下農夫勤於耕作。農田水利的興修、農具的製作、農書的刊行,被視作社會大事。歷代皇帝都堅持“重農抑商”“重本抑末”為理國之道。北京先農壇就是朝廷表示對農業的重視推崇的地方,天子和大臣們每年都要到這裡舉行“親耕”的儀式。農民的社會地位也比較高,“士、農、工、商”。

(3)中國的小農經濟
  中國封建時代的小農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農業生產和家庭手工合一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使得農民與市場脫離聯絡,他們就在自己狹小的範圍內生產生活。一個村民,他最大的活動範圍,不超出他臨近的集市。他只會圍繞著自己小塊的、不會移動的土地活動著。因此,他的活動範圍非常狹小,他的視野也就侷限在自己小小的鄉村之內。這也就使得小農在生活上、思想上與世隔絕,目光短淺、思想狹隘。

小農經濟實際上是一種分散的、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使個體農民之間在經濟上沒有任何必要的聯絡,分散、獨立是其存在的特徵。這樣,廣大的小農就缺乏聯結成為一個階級的內在的經濟聯絡。所以,嚴格意義上,農民並不是一個階級。有時就像一盤散沙,在思想上就體現出了分散性和自私自利性。

背景地理及文化的形成 第4張

2、農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中國農業經濟的這些特點,使小生產單薄脆弱,小私有這種所有形式總是處於分化狀態,就造成了農民階級的保守性。他們因循守舊、循規蹈矩、膽小怕事、不敢有所作為、害怕社會變革、對事物反應遲鈍。黑格爾曾說過,“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類束縛在土地上,把他們捲入了無窮的依賴性之中”。而這種依賴性,使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延續的歷史時間特別長,中國傳統文化也就體現出超穩定性、超延續性。

(2)務實精神。小農們面對的是“一畝三分田”,要做的就是“政事日用”吃飽穿暖,有點小小的財產,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因此,耕桑稼穡的社會實踐,使他們經驗務實,不想信宗教的狂熱,最善於處理實際事務。“大人不華,君子務實”。“國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務在工商稼穡”。

(3)迴圈論、恆久意識。在小農的生活中,由於範圍狹小,又依賴於固定不變的小塊土地所以在他們的眼中,世界是永恆不變的,歷史的變遷,只不過是王朝的更替,“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就形成了圓圈式的迴圈論。

3、農耕與遊牧兩種經濟形態的長期對壘
  在黃河流域以北的廣大地區,生活著逐水草而生的彪悍善戰的遊牧民族,他們以畜牧狩獵為生,其生產水平和社會文明都低於中原農業文明。但遊徙不定的遊牧生活使他們體格健壯、凶猛好戰、具有很強的進攻性,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常常為了掠奪人力、財物不斷南下,侵擾和劫掠農耕區。農耕區是建立在鞏固的土地基礎之上,所以穩定和安寧是其發展的前提,中原歷代皇帝都不斷抵禦遊牧民族的侵擾。

這兩種不同的經濟生產形態,決定了古代中國的軍事格局是經濟文化先進的中原人農耕人是處於被動防禦之中。於是就修建了長城。秦簡公為第一人,其失事孫秦始皇,第一次將中國長城聯為一體,其位置比現在的明長城還要向外推進500到1000華里。長成就成了遊牧和農耕的分界線。長城是用來防禦的,久而久之,成為一種抵抗外侵的強大精神力量。但是,這種力量是內向的,是防禦式的。因此也就加強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穩定和延續性。

TAG標籤: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