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特殊文化背景下的美國飲食

美國作為現今世界的第一大國,其飲食文化自然也是強有力的滲透在各個國家。那麼美國飲食文化究竟為什麼能廣泛的被世界各國所接受呢?這有賴於美國飲食文化的特殊背景。作為一個“年輕”的移民國家,美國的飲食文化由各個不同國家的移民帶來,從來組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美國飲食。今天小編我就來給大家講講美國飲食文化的特殊背景。

特殊文化背景下的美國飲食

1、多元性的人為因素
  對美國而言,多元性的人為因素比鄉土性的地緣因素更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在歐洲義大利由於地形、土壤、氣候等原因有南方菜與北方菜的分別,但之間的差異性不大,主要原因是這個國家的老百姓都是同文同種,人為因素的差異不大。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這些國家境內都有一些不同的區域性菜餚,但彼此之間的風格及口味差異並不那麼大,也是因為國家的老百姓是同文同種,人為因素差異不大。美國的情況則比較特殊,土地廣闊歷史短而且有一百多個國家不同種族的人移民到美國,現在的總人口約二億八千萬,其中西班牙語系居民約有四千三百萬,黑人約三千六百萬,亞洲來的移民也已經超過一千萬,這麼龐大的外來族裔在美國成家立業落地生根,美國是世界人種的大熔爐,美國食品菜餚的形成也是來自“大熔爐”。

美國人日常生活接觸到最多的食物如漢堡包、炸雞、匹薩餅、醬汁麵條、塔可捲餅、三明治、熱狗、炸薯條、甜甜圈都是早期從西歐各國傳入的舶來品,牛排、羊排、狗扒、魚排也不是美國最早發明的食品,因此有許多人用嚴歷的眼光、嚴格的尺度來衡量認為那些都不能算是美國菜。

2、美國菜的形成及特色
  由於受到早期移民(英國清教徒及美國拓荒者)的影響,傳統的美國菜就如同傳統的美國人,它的特色是“粗獷實在“,使用新鮮的原材料,不靠新增劑、調味料,食物保持原汁原味,烹調的過程不拖泥帶水,無論是烤、煎、炸都沒有繁雜的工序,也不講究細火慢燉(除了少部分的地方菜餚),沒有太多的花哨裝飾,放在盤子裡的食物都能吃下肚裡,痛痛快快、實實在在地吃個飽。美國食物的主要結構是一二三四制,如同三角形狀,最主要的一是“牛肉”、二是雞魚、三是羊豬蝦、四是麵包、馬鈴薯、玉米、蔬菜。

19世紀末,隨著美國文明的發展與經濟的逐漸富裕,加上資訊與交通的發達,美國人對吃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特別是從1965年開始美國放寬了移民政策,各層次各行業的人士從世界各地大批地湧入,這些龐大的新移民對於美國社會及文化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和深遠的影響。新移民帶來的烹飪方式及菜餚特色如同燎原的星星之火,使美國家庭和餐館的餐桌上出現了豐富而多元化的食物。

毫無疑問的,美國人都承認歐洲菜是美國菜的祖先,美國菜是以歐洲菜為“根”,再經過自己培育、發芽長出枝葉,逐漸茁壯茂盛,樹立了自己的主體甚至還播種接枝,傳播到世界各地。美國西部有豐富的太平洋海鮮及各種河鮮,全美品質最新鮮、品種最繁多的蔬菜水果,有著名的加州菜及具有亞洲菜特色的融和菜南部有墨西哥特色的德州菜;具有法國、西班牙、非洲特色的留易斯安那菜;中西部有德國、荷蘭及北歐特色的芝加哥菜、賓州菜;東部有英國、法國、愛爾蘭特色的新英格蘭菜及紐約菜,還有大洋洲東部島嶼、菲律賓、葡萄牙及日本特色的夏威夷菜等。

您也可能喜歡:
  美國飲食文化的歷史
  湘菜文化的特徵與精神
  做一個美國吃貨:傳統美式美食詳解
  湘菜文化:湘菜的七大特色

特殊文化背景下的美國飲食 第2張

3、美國餐飲行業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高科技行業突飛猛進,美國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經濟收入增加,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加,因此更重視休閒與美食。尤其是晚餐這頓飯願意花鈔票享受輕鬆的美味佳餚並挑選香醇的葡萄美酒相搭配。由於市場需求強烈,各種型別的餐館,不論是一般消費的快餐店或是中等消費的家庭餐廳,抑或是高階食府,如雨後春筍般在全美各地迅速開張營業,掀起美國餐飲業的一股股浪潮。

美國餐飲行業能迅速發展,有兩個主要的成功支柱,一是注重研發,一是講求效率。美國企業願意投入大量的資金聘用專家學者,不但把牛、羊、豬、雞、鴨、水產品、農產品等各式各樣的原材料加以品種改良,提高養殖與種植的技術,提升產量與質量,同時將世界各國暢銷的食品菜餚用客觀性的標準配合地域性的需求給予適度巧妙的改變,注入品牌文化再配上歡樂時尚的包裝,有計劃地推出物美價廉、品種與口味均具特色的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另一方面美國人非常重視效率,特別是商人,他們把質量提升與市場推廣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又採用科學化的方法把產品質量與管理方式加以規格化,用精準的行銷手段推廣到各地,形成了區域性連鎖、全國性連鎖甚至全球性連鎖的加盟式超級企業。每個加盟店都有一個內容詳盡的管理手冊,全店的每一位員工都有明確的分工與職責,廚師也必須遵照手冊中的規則烹製食品菜餚,除了講究品質美味還要懂得控制成本、追求利潤,增強企業的生命力。這套經營方式配合人性化的管理是值得學習的。

美國烹飪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美食之一。全美各地的烹飪專科學校、兩年制社群學院及四年制大學設有烹飪廚藝系的有一千多所,是世界上烹飪廚藝教育最高、最多、最普及的國家,培育出眾多出類拔萃的餐飲廚藝人才。旅美華人甄文達、蔡明昊、司宛春都是美國主流廚藝界的佼佼者。近年來美國高階廚師給全世界數十種民族美食注入新概念,把各民族固有的飲食文化優點與美國的日常生活現實相結合,因地制宜地、相得益彰地創作出許多無國界的融合菜餚,讓世界各國的菜餚手連手、心連心和諧地調配在一起,菜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把烹飪藝術推向了另一個新境界。美國的烹飪故事永遠沒有完結篇,美國的烹飪曲目還會一集又一集地精彩上演。來源於另一個國家的食物不但可以在美國成為換換口味的有趣享受,並且還能牢固地成為美國主流飲食的臺柱,烹飪廚藝在美國永遠會有變革的過程,但最後端出來的終究是美國菜。

4、美國美食
  美國人的口味比較清淡,喜歡吃生、冷食品,如涼抖菜、嫩肉排等,熱湯也不燙。菜餚的味道一般是鹹中帶點甜。煎、炸、炒、烤為主要烹調方式,不用紅燒、蒸等方式。以肉、魚、蔬菜為主食,麵包、麵條、米飯是副食。甜食有蛋糕、家常小餡餅、冰淇淋等。他們喜歡吃青豆、菜心、豆苗、刀豆、蘑菇等蔬菜。所用肉類都先剔除骨頭,魚去頭尾和骨刺,蝦蟹去殼。

美國人喜歡吃糖醋魚、咕嚕肉、炸牛肉、炸牛排、炸豬排、烤雞、炸仔雞等肉食菜品,愛用冰水、礦泉水、可口可樂、啤酒、威士忌、白蘭地等飲料,喜歡在飲料中加冰塊,不喜歡飲茶。飯前以蕃茄汁、橙汁等作為開胃飲料,吃飯時習慣飲用啤酒、葡萄酒、汽水等飲料,飯後則喝咖啡,很少喝烈性酒。美國人不愛吃豬蹄、雞爪、海蔘、動物內臟、肥肉等。烹飪時不放調料,調料放在餐桌上自取,有醬油、醋、味精、胡椒粉、辣椒粉等。

部分美國人喜歡吃蚯蚓、罐頭、餅乾。製作冷盤時,一般用色拉油、沙司作調料。不少人喜歡吃我國的粵菜、川菜以及甜醬、蠔油、海鮮醬等。喜歡用威士忌、杜松子酒、伏特加等生酒混合調製雞尾酒。美國的餐飲多元化,大城市中有世界各地風味的餐館。歐洲餐廳以法國和義大利餐館為主,這些地方環境很好,價格也較高;中餐館遍佈全美,以廣東餐館為主,多售賣海鮮類菜餚,價格適中;其他還有日本、印度、中東、拉美和東南亞餐館。比較富有美國當地特色的則是快餐,如以麥當勞為代表的漢堡包餐廳、以肯德基為代表的炸雞餐廳,此外還有出售披薩、三明治和熱狗的快餐店。在正規餐廳裡就餐後要付15—20%的小費,而在快餐廳裡就不必付小費了。總體來說,吃快餐比較節省開支。在美國旅行,最好作個消費預算,早餐低於5美金,午餐低於10美金,晚餐不高於20美金為宜。

您也可能喜歡:
  韓國飲食文化:韓國的筷子和勺子
  韓國飲食文化裡的日常食俗
  湘菜最大的特色一是辣,二是臘
  美國特色飲食:快餐食品

TAG標籤:飲食 文化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