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

回族民間工藝源於伊斯蘭文化藝術,它具有回族的民族傳統及特點,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名族文化,而回族的名族文化反應了回族人民探索、追求完美的理想。本期的回族文化帶您走進回族的名族工藝美術習俗,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

回族工藝美術習俗發展概況
  縱觀回族民間工藝美術習俗,無不與伊斯蘭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古蘭經》第五章裡說繪畫是魔鬼的行為,其實質是警告人們不能畫人像、神像和雕塑生物等。穆斯林嚴格遵守這一戒律。後來在阿拉伯地區,應用藝術在希臘、波斯等藝術的影響下,吸收其精華,並經過加工使之與伊斯蘭藝術相結合,突破了原來的形式,形成伊斯蘭藝術的獨特風格,即避免創作駱駝、牛等具體的動物和鳥類等,儘量表現抽象的內容。在抽象的藝術創作中,充分地表現其思想內容。這種藝術創作方法大多表現在伊斯蘭建築藝術中,並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首先在清真寺的建築設計上運用了幾何原理,其次在裝飾設計上以程式化花朵組成反覆出現的幾何圖形,並以此為中心,輔之以葡萄與藤葉相纏的蔓延花紋等。

我國回族人民由於受伊斯蘭藝術的影響,早在唐、宋時期,阿拉伯、波斯來中國經商、傳教的穆斯林,他們不僅帶來了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琉璃、牙雕等精美的工藝品,而且還帶來了伊斯蘭藝術。如泉州聖友寺,據寺內現存阿拉伯碑文載,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其建築風格與18世紀初大馬士革伍邁業清真寺相仿。杭州鳳凰寺,傳說後窯殿全系磚建,為三個大圓拱形組成,是我國最早的“無樑殿”。

泉州伊斯蘭教石刻,有二百餘方,大部分屬於元代的遺物。這些碑分為墓葬碑刻和清真寺碑刻兩類。這二百餘方碑刻,每一方都是一件工藝品。碑上既有阿拉伯文,又有波斯文和突厥文。阿拉伯書法藝術在這些石碑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有庫法體、大楷、小楷、草書、花體、方體等等。除此以外,石碑圍邊上還有豐富多彩的裝飾雕刻:有螺旋紋、纏枝、如意雙環等圖案,有的石碑上雕刻有蓮花瓣、蓮花蕊等幾十種花卉圖案,還有的以枝葉烘托圓月的精美圖案。可以說,回族的伊斯蘭教石刻藝術,為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增添了燦爛的明珠。

元代回族的“大食瓶”,令人讚賞,製作精細巧薄,美觀高雅,堪稱回族藝術中的精品。另外,元代回族人加工的金銀首飾靈巧好看,品種多樣,也頗受人們歡迎。

明代回族的制銅和制瓷工藝,民族特色更濃。如宣德爐製出的銅器,從提供的原料紫石、風磨銅以及裝飾紋樣看,在當時還不多見。在制瓷上,回族最大的貢獻是發現了“回青”這種原料,並在瓷器中將“回回花紋”與中國傳統的鬆、竹、梅、龍、鳳巧妙地結合起來。清代以來,回族工藝美術應用的範圍較廣,種類也較多。在民間已有回族人制作的陶瓷花瓶、盤碟、玻璃畫、箱框畫、香爐、蓋碗、地毯、刺繡、紡織以及回族房屋建築的磚雕、木雕等等,使伊斯蘭藝術與回族風格融為一體。回族的工藝美術習俗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源於伊斯蘭文化藝術,具有本民族的傳統和特點,表達了回族人民對藝術的感受和思想,反映了回族人民探索、追求完美的藝術境界的理想、觀念和方法。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 第2張

一、回族工藝美術習俗發展概況
  縱觀回族民間工藝美術習俗,無不與伊斯蘭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古蘭經》第五章裡說繪畫是魔鬼的行為,其實質是警告人們不能畫人像、神像和雕塑生物等。穆斯林嚴格遵守這一戒律。後來在阿拉伯地區,應用藝術在希臘、波斯等藝術的影響下,吸收其精華,並經過加工使之與伊斯蘭藝術相結合,突破了原來的形式,形成伊斯蘭藝術的獨特風格,即避免創作駱駝、牛等具體的動物和鳥類等,儘量表現抽象的內容。在抽象的藝術創作中,充分地表現其思想內容。這種藝術創作方法大多表現在伊斯蘭建築藝術中,並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首先在清真寺的建築設計上運用了幾何原理,其次在裝飾設計上以程式化花朵組成反覆出現的幾何圖形,並以此為中心,輔之以葡萄與藤葉相纏的蔓延花紋等。

我國回族人民由於受伊斯蘭藝術的影響,早在唐、宋時期,阿拉伯、波斯來中國經商、傳教的穆斯林,他們不僅帶來了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琉璃、牙雕等精美的工藝品,而且還帶來了伊斯蘭藝術。如泉州聖友寺,據寺內現存阿拉伯碑文載,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其建築風格與18世紀初大馬士革伍邁業清真寺相仿。杭州鳳凰寺,傳說後窯殿全系磚建,為三個大圓拱形組成,是我國最早的“無樑殿”。

泉州伊斯蘭教石刻,有二百餘方,大部分屬於元代的遺物。這些碑分為墓葬碑刻和清真寺碑刻兩類。這二百餘方碑刻,每一方都是一件工藝品。碑上既有阿拉伯文,又有波斯文和突厥文。阿拉伯書法藝術在這些石碑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有庫法體、大楷、小楷、草書、花體、方體等等。除此以外,石碑園邊上還有豐富多彩的裝飾雕刻:有螺旋紋、纏枝、如意雙環等圖案,有的石碑上雕刻有蓮花瓣、蓮花蕊等幾十種花卉圖案,還有的以枝葉烘托圓月的精美圖案。可以說,回族的伊斯蘭教石刻藝術,為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增添了燦爛的明珠。
  元代回族的“大食瓶”,令人讚賞,製作精細巧薄,美觀高雅,堪稱回族藝術中的精品。另外,元代回族人加工的金銀首飾靈巧好看,品種多樣,也頗受人們歡迎。

明代回族的制銅和制瓷工藝,民族特色更濃。如宣德爐製出的銅器,從提供的原料紫石、風磨鋼以及裝飾紋樣看,在當時還不多見。在制瓷上,回族最大的貢獻是發現了“回青”這種原料,並在瓷器中將“回回花紋”與中國傳統的鬆、竹、梅。龍、鳳巧妙地結合起來。

清代以來,回族工藝美術應用的範圍較廣,種類也較多。在民間已有回族人制作的陶瓷花瓶、盤碟、玻璃畫、箱框畫、香爐、蓋碗、地毯、刺繡、紡織以及回族房屋建築的磚雕、木雕等等,使伊斯蘭藝術與回族風格融為一體。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 第3張

二、回族工藝美術的型別與習俗
  (一)回族清真寺建築藝術
  隨著伊斯蘭教在我國的傳人和廣泛傳播,回族的清真寺,猶如美麗的瑰寶,遍佈於祖國東西南北,受到人們的重視。

回族的先民由於分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定居以後,因地理環境和建築材料有別,以及受中阿文化的影響,其清真寺的建築結構和式樣豐富多彩。從建築藝術風格看,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阿拉伯式風格;二是中國傳統的古典式建築風格;三是阿拉伯式和中國傳統古典式建築風格相結合的建築。不管什麼風格的建築,都直接影響了回族清真寺的建築藝術,充分表現了回族人民的聰明才智與建築藝術風格,足以使人感到一種美的享受。

自唐、宋至元初六七百年間,我國回族修建的清真寺,基本上都保持阿拉伯式的建築風格。20世紀80年代以來修復和重建的清真寺,大多也都採用了阿拉伯式建築藝術風格。大殿頂脊多為半圓拱形,邦克樓為尖塔式。其內外裝飾更富有阿拉伯特色。

以懷念穆罕默德聖人取名的廣州懷聖寺(俗稱光塔寺),由光塔和寺院兩大部分組成,其造型特別優美,尤其是該寺光塔高達36米,塔表為圓形灰飾,遠望如光潔的銀筆,別緻壯觀,直上蒼穹。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建造的泉州聖友寺,採用了中世紀

阿拉伯普遍流行的建築式樣,禮拜殿四壁為花崗石所砌,東西正門為尖拱形,西牆左右還有六個小壁龕,嵌有阿文石刻《古蘭經》警句。據記載,該寺原來大門也由花崗石砌築,尖拱形門擁,門樓頂部有宣禮尖塔,明萬曆年間毀於地震。在西北地區,這種阿拉伯風格的清真寺也有不少。如銀川南關清真寺、蘭州西關清真寺和新疆的一些清真寺等。這些寺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其共同特點為:都有高聳的尖塔,半圓形拱門,有綠色圓形拱頂,頂上有一顆象徵伊斯蘭教特徵的新月直衝藍天,周圍有若干小穹頂環抱。

寺內牆壁、窗櫺、屋簷相連。大殿內的“敏白爾”(講臺)、“米拉哈布”(凹壁)都富有精美的工藝造型。新疆地區的清真寺在石膏雕花藝術、天花板的裝飾及木柱頭、木柱腳的雕飾和邊飾壁畫上,都表現出了阿拉伯建築藝術風格。

在回族地區,我們看到還有許多中國傳統古典式的清真寺建築。這類清真寺從結構上看,多采用木結構體系和磚木結構體系。從佈局上看一般為“三堂一院”:即禮拜堂為正殿,南北廂房為經堂和澡堂。建築藝術的特點是雕樑畫棟,飛簷四出,角亭對立,氣魄雄偉。但這類清真寺的碑柱、門窗以及室內裝飾上又呈現出了阿拉伯建築風格。如西安化覺巷清真寺,其外部造型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巍峨壯麗。整座寺院沿東西向中軸線前後共分五進院落,外院是一座雄偉的牌樓,主體建築分為前後大殿、省心樓、鳳凰亭、朝陽殿,也稱“五鳳朝陽殿”,佈局合理,寬敞明淨,優雅美觀。天花板藻井與米拉哈布左右的木雕阿拉伯文、花卉和抽象的幾何圖形,均系明代精品。

回族的清真寺還很講究磚、石雕,注重整體藝術。寧夏同心清真大寺,其建築從整體上看採用了中國傳統藝術。但在照壁、房牆、大門入口等地方有精美的磚雕。寺門前人口處對面有一照壁,為青磚砌成。照壁中間刻有一幅“月藏松柏”磚雕圖,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南北廂房的裡山牆壁、碼頭以及大殿前的八字牆,還刻有青竹、荷花、梅花、牡丹等圖案和阿拉伯文字畫。將伊斯蘭文化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情緒上的安定和肅穆養性及美的享受。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 第4張

(二)回族的阿文中堂藝術
  阿拉伯書法藝術,在伊斯蘭造型藝術中佔據重要地位,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美的書法之一。隨著伊斯蘭教在戶國的傳播,我國回族中的一些著名阿匐和回族阿文書法家,早在元代就已熟識和掌握了阿文精妙的行文,經過世代相傳,現在已形成了秀美、獨特的藝術特色。在回族聚居區,穆斯林普遍有掛阿文中堂的習慣。我們在西北地區回族穆斯林家裡看到一幅幅形式多樣、不同字型的阿文書法作品,回民稱這種書法體為阿拉伯庫法體。庫法體,源於庫法城。

公元638年,阿拉伯軍事首領賽阿德·本艾布·瓦高斯奉哈里發歐麥爾之命,在當時的希賴王國附近修築了一座城市,取名庫法。到第四代正統哈里發阿里時期,伊斯蘭教的首都從麥地那遷至庫法,一些文人墨客和阿拉伯書法藝術家也隨之來到庫法。後來,將這些阿拉伯書法家的藝術作品彙集發展形成了一種規範的字型,以庫法城命名。在我國回族當中,庫法體得到廣泛的傳播和應用。除用庫法體書寫《古蘭經》經文和清真寺、拱北建築的匾額以及牆壁、樑柱和大門兩側的楹聯外,還大量地用庫法體書寫回族家庭的阿文中堂。

回族的阿文中堂一般為有飾庫法體,採取了許多變體,即在庫法體的字距行間,以線條為主,飾以各種花草的枝、葉、莖、花於一體,有的以字組畫,做到宇中有畫,畫中有字。有的既有用阿文組成的盆花,又有用阿文組成的漢字,如“忠”、“孝”、“節”、“義”等,給人一種整體的造型美。這種阿文中堂,有的遠看或粗看似花草,細看近看才分清花草與阿文字。這種有飾庫法體藝術,使人感到柔和優美,富有神祕色彩。

回族阿文中堂的書寫,除了選用筆、墨、紙(白、黃紙)外,還要準備直尺和三角板,用來畫字母上下走動的準線和水平線。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我們見到著名回族阿文書法家哈吉·穆易蘭,他不僅在紙上寫出優美的阿語中堂,還可在布、玻璃上創作出不同風格的中堂和條幅,國內許多清真寺和一些穆斯林家庭都有他的墨跡。在1985年召開的寧夏國際伊斯蘭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上,他展出的阿文中堂、條幅、對聯等阿文書法作品,被國外賓客全部買去收藏。此外,國內知名的阿文書法家還有陳進惠、李文彩、舍俊有、馬學海、馬益平、陳坤、劉景隆、張瑞正、蘇曉輝等,他們的作品被國內外友人廣泛收藏。

現在,阿文書法已用來書寫清真牌和書、報、刊、廣告、商品等,頗具民族特色,很受兄弟民族的讚賞和廣大穆斯林的好評。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 第5張

(三)回族的刺繡藝術
  回族由於受伊斯蘭文化藝術的影響,民間刺繡以其獨特的風格,廣泛流傳,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回族聚居區,特別是山區,回族姑娘們常常以刺繡比聰明,爭巧手,看本事,視刺繡為一種吉祥的藝術情趣。每個姑娘或媳婦,一般都有一個刺繡用的小包袱,平時注意購置各種刺繡針、剁針和花絲線。每當走鄉串戶的貨郎擔來到山鄉村頭時,婦女們爭相選購五顏六色的花線。到農閒時,便互相串門,三個一夥、五個一群地坐在一起,拿出繡花繃,忙起刺繡活計。

回族婦女的刺繡都有自己的巧妙構思和飛針走線的“套路”,姑娘和媳婦們坐在一起,取長補短,互相競爭,越繡越美,越繡花樣越多,真可謂百花盛開,多姿多彩。鞋頭、襪底、鞋墊、坎肩、經掛、裹肚、香包、纏腰、枕頂、枕套、帽沿、耳套、荷包、圍裙、蓋頭、褥面等用品上刺繡著各種花紋和圖案。回族的刺繡富有想像力和藝術魁力。雖然伊斯蘭教義禁止崇拜偶像,禁止在造型藝術中表現有生命的物體(人和動物),但她們創作日常生活用品和鳥類動物時,往往繡成一種錯綜複雜的圖形,使鳥類等形體交織在花草圖案中,以求形似。

刺繡花草圖案和幾何圖形,是回族婦女刺繡的絕技。在西北山區回民家裡,我們看到她們的枕頭、坎肩、掛圖、圍裙等處繡的花卉,形象非常逼真,形似蝴蝶的花朵,嬌嫩的花瓣,淡雅恬靜,彷彿使人感到散發著暗香。有些刺繡作品,很注意變化裝飾,給人以整體美。她們往往擷取大自然中各種不同的植物葉,構成自己想象中的花草樹木,技與葉、花與蔓和諧地統一,有點像漢族人刺繡圖案中的百花百果一棵樹的創作方法。蘇州回族婦女全靜芬的刺繡作品,轟動了我國刺繡界,曾在國際上獲獎。

回族婦女的刺繡,不僅表現自然美、生活美,而且還藝術地表現其宗教信仰。當回族姑娘或媳婦買回一塊乾淨的布料後,洗完大小淨便請阿匍書寫上阿文中堂,然後便不分晝夜,千針萬線地刺繡。繡完字,一般還用傳統的阿拉伯幾何圖形或雲紋樣繡上花邊,掛在牆上,頗受人們的喜愛與好評,充分體現了回族婦女的審美心理。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 第6張

(四)回族的剪紙藝術
  回族民間有首“花兒”唱道:白雲山上霧繞呢,靈芝草有心人找呢,惟尕妹子要手巧呢,萬樣子花隨心者鉸呢。剪紙,這朵瑰麗的回族民間藝術之花,以旺盛的生命力深深紮根於回族民間藝術土壤之中。在西北迴族聚居區,回族婦女的剪紙內容豐富,生活氣息濃厚,無論在窗戶上、牆壁上、頂棚上,還是箱櫃上,隨處可見她們的作品。

回族婦女具有剪紙的傳統習俗。一般女孩到了七八歲,就拿起剪刀開始剪,一直剪到六七十歲。農閒之時,飯餘之後,心靈手巧的回族婦女,便用一把剪刀,幾張彩紙,隨心所欲地表現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剪出各種各樣的作品,以美化和點綴生活。有時鄰里鄉親們還坐在一起相互觀看學習,互相饋贈作品,特別是逢回族傳統節日、喬遷新居、舉行婚禮、給孩子賀滿月、抓週等喜慶活動時,便剪出寄託她們理想的作品,增加生活的新鮮色彩和歡快的氣氛。

回族婦女的剪紙有著獨特的審美意識。筆者在寧夏涇源縣看到的“五穀豐登”、“農家樂”、“瑞雪兆豐年”、“吉(雞)慶有餘(魚)”等作品,既不是傳統觀念的自然的模仿,也不是現代觀念、自然形態的誇張變形,而充分表現了回回民族的心理意識和樸素、大方、自然的審美觀。

回族剪紙還自由地、純真地表現回族人民的感情,如她們剪的“十二生肖圖”,特別是虎、金雞報曉等飛禽走獸的形態,都是意念中的,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有許多作品還寄託著回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有著較為深刻的寓意。如“龍鳳”、“金雞”、“黃牛”、“駿馬”、“灘羊”、“雙飛燕”、“領頭雁”等作品,從表面上看是一般的飛禽走獸,但實際上經過她們巧手佈局,大膽點題,借形寓意,生動形象,富有含蓄的藝術魁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回族婦女的剪紙藝術在不斷翻新花樣,如黃土高原的朵朵山花,爭奇鬥妍。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 第7張

(五)回族的面花藝術
  回族的面花藝術,以其製作工藝精湛,別具特色,味道鮮美而備受人們的讚譽,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品嚐和欣賞。面花,以麥面為主要原料,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構思,精心加工製作出既可食用,又可觀賞的回族造型工藝品。據回族民間傳說,面花藝術早在元代就已流行。在繼承阿拉伯傳統飲食工藝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兄弟民族飲食工藝的一些手法,經過數代相傳,形成了回族獨特的面花造型和風味。

現在回族面花藝術的品種達百餘種,一品一形,百形百味。特別逢回民過節、婚喪嫁娶、抓週、招待貴客等重要的喜慶場合,只要你留意,就會看到那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的面花,使你一飽眼福。回族面花的造型大多源於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各類花草、蝴蝶、鴿子等形態,同時,還大量地採用阿拉伯的卷草形、雲紋形等幾何圖形。根據不同的需要和場合,通過擀、切、揉、捏、搓、挾、擠、壓、畫、點、染等多種手法,製作出形式多樣的造型,並用炸、蒸、烙、烤等烹任技術,使形、色、香、味集於一體。

如炸貨類裡有油香、饊子、花花、油酥花繭、油酥脆花、油圈等,僅麻花一項可製作出三股麻花、繩子頭麻花、大麻花、果料麻花、芝麻麻花、芙蓉麻花等。蒸貨類裡有千層餅、開花捲、金裹魚、白牡丹、紅花綠葉、雪花梅等。烤貨類裡有云紋歲糕、卷草形餛饃等。近幾年,回族的一些面花還大膽採用象徵、變形、誇張等藝術手法,使其花紋巧妙,絢麗多彩,並賦予一定的意義,成為回族文化百花園中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回族的民間工藝美術習俗 第8張

(六)回族的雕刻和制鏡藝術
  回族的雕刻藝術,可分為石雕、木雕、磚雕和灰泥浮雕四種類型。這裡簡要介紹一下磚雕藝術習俗。

磚雕,亦稱河州磚雕,源於甘肅河州(今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有著悠久的歷史。回族的磚雕藝術頗有影響,它將阿拉伯文字圖案與中國山水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具有回族特色的藝術。回族的磚雕主要用於回族的清真寺、拱北以及住宅建築。磚雕以“提活”為輔,“刻活”為主,即在特別的青磚上用橡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種花卉、烏蟲、翠竹、勁鬆、荷花、葡萄以及阿拉伯幾何圖紋等,形象生動,立體感強,民族氣息和鄉土氣息濃厚。整個工藝過程一般要經過燒製、打磨、格方、落樣、雕刻等工序。

今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東公館建築,就是回族磚雕藝術的典型代表,其磚雕形象栩栩如生,整個建築氣勢巨集偉。回族磚雕藝術,現已廣泛流傳到全國各地,不少兄弟民族在建築工程中,也模仿回族磚雕,其影響已日益深遠。   回族的制鏡藝術,也很有特點。在西北地區,我們在回民家中可以看到各種制有克爾白圖、山水風景畫、阿語對聯等等的工藝鏡子。有的固定店鋪,專門從事回族制鏡藝術;有的深人到回民家中去畫,受到回族群眾的好評。現在不少回族工藝鏡子已暢銷全國。除此之外,回族的地毯編織藝術,同樣形式新穎、圖案美觀,特別是禮拜用的拜氈,畫面一般都是克爾白圖,周圍是幾何圖形,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