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中原五省漢族戲曲劇種之大平調來源

“每一夜都能幹乾淨淨、心安理得、筋疲力盡地入睡。每一天也能清清爽爽、心平氣和、精神充沛地醒來。這就是最好的生活。”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大平調文化看看中原五省漢族戲曲劇種之大平調來源的相關知識。

中原五省漢族戲曲劇種之大平調來源

可能感興趣》》陝北道情的藝術流派與曲調發展介紹

歷史溯源
  大平調的歷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間。據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臺重修明福寺碑記》中記載:“除修葺佛塔外,敬獻大梆紅、大弦戲各一出”。現發現最早的演出合同,是清順治十六年(1659)菏澤大平調戲班“大興班”在河南滑縣的演出的契約。但據說已於文革中毀壞。

明清以來,在黃河南北有大小十幾個大平調班社,清道光中期(約1830年左右)菏澤縣成立了“雙盛社”,隨後又有東明縣東明集的發深班、曹縣的袁豁子班,菏澤縣龍寶田的“德盛班”等大平調班社。這些班社在常年的演出中,先後培養了一批較有成就的演員。如花臉嶽秀海、張金臣、旦角郭文榮、小生張合義、黑臉張文祥、紅臉郭盛高、彭盛江等。

清中葉確有一些大平調班社在演唱活動。如清豐的洪家班,南樂的萬家班,濮陽的萬家班等。其他如浚縣、內黃、淇縣、延津、鶴壁、考城(今蘭考)也有大平調班社建立。

清末民初,黃河沿岸一帶地區,還有十九個大平調班社。藝人們中間流傳:七東八西莫亂竄,曹州還有四個班。並形成了具有不同億屬風格的三個地域流派分支:以開州(濮陽)為中心的開州平;以滑縣為活動中心的西路平(亦稱滑縣平);以東明為活動中心的東路平。

主要演員有黑妞、三和尚、翟德貴、張發旺、王道修、申德高等。常演劇目有《三傳令》、《戰洛陽》、《徐庶走馬薦諸葛》、《楊廣篡朝》等。

抗戰期間,大平調藝人到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組成了忠義劇社,先後上演了新編戲《逼上梁山》、《黃巢起義》等,現代戲《沙區掃蕩》、《發土地證》、《寡婦改嫁》、《大團圓》等。

中原五省漢族戲曲劇種之大平調來源 第2張

可能感興趣》》戲曲婺劇唱詞精選,名段唱詞三篇

“大油梆”有近500年的發展歷程,在山東紮根,成為獨立劇種也有二百來年了。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平調、高調(山東梆子)、越調都曾流行於河南。當時的平調分東路和西路,大約1820年前後,東路平調經東明縣傳到了菏澤、曹縣一帶,吸收山東民間武術,汲取當地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表演程式,使平調逐漸山東化,形成大平調這一獨立劇種。到了1870年以後,一些原來唱高調梆子的演員也改唱平調,有的高調、平調合班演出。

平調流行的地區是比較廣的,歷史上有“平調的‘揚腔’和‘謳嗓’,五省八州唱得響”之說。所謂“五省”,是指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八州”指的是西至鄭州、陳州;南至徐州、亳州;北達大名、磁州;東抵濟寧、兗州。特別在魯西南,平調和山東梆子一樣,都是觀眾熟知的大戲,本文開頭說的“四大扇、兩杆號,一聽就是大平調”,就是觀眾流傳的農諺。

原來平調的樂器中有兩對大鐃和大鈸,直徑有一尺多長,群眾叫它“四大扇”,“兩杆號”就是兩根五尺多長的“尖子號”。觀眾對平調的主演、名角也頗熟悉。比如早年藝名傳斗的花旦演員陳貴欣、藝名金豆子的小生演員沈金貴、藝名麻年兒的紅臉演員姬天榮等,觀眾提起來都伸大拇指。

在近代的演員中,人稱“花臉五”的張全臣,演活了《滾鼓山》中的張飛。曾受戲劇家田漢推崇的“花臉虎”申德高,享有“活敬德”的美譽,1959年曾向毛、周、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專場演出。新中國誕生的幾十年中,培養了不少有成就的演員。

第二代來說有著名的平調錶演藝術家郭盛高,濮陽市南樂縣人,著名大平調演員翟德貴得意門生,一九四九年平原省成立後,調入東明縣大平調劇團任主演,一九五二年平原省撤銷,菏澤、聊城、湖西三行政專區劃給山東,一九六三年三月東明劃給山東,郭盛高任東明大平調劇團團長,專攻紅臉這一行。他的得意門生何西良當屬第三代優秀演員了。

則是因為1954年以前,菏澤有兩個平調劇團,一個以老藝人為主體叫新生劇團,另一個以青年演員為主叫新興劇團。觀眾習慣叫老藝人團為大平調,稱青年藝人團為小平調。兩個劇團親如一家,教學相長,久而久之就統稱為大平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