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和果子的歷史,滿滿都是和風味的小吃

日本是一個充滿和字的國家,和果子雖然在中國只是普通的糖點心,但是在日本也是被賦予了許多的文化氣息。在中國送禮一般都會送些實用些的東西而很少送吃的,但是日本送禮送的最多的就是和果子。

那麼,本期一起了解日本小吃和果子的歷史。

滿滿都是和風味的小吃:和果子的歷史

從日本誕生時起,日本就被稱為“和之國”。直到現在,接頭語“和”字常用來代表日本,一般只要是帶有這個字的東西,都與日本的文化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說,和紙(日本的紙)、和服、以及和食(日餐)等等。和果子,也就是日本的點心,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深受人們的青睞。

和果子,日本的點心,小豆是主要原料。煮沸小豆後製成豆餡,混入甜砂糖。豆餡通常用年糕包住,製成各式各樣的精美點心。特色和果子如“善哉(ZENZAI)”,將小豆和年糕加入粘稠甜味的湯製成;“落雁”是將砂糖壓入木雕模型而製成,裡面沒有小豆;羊羹也是特色之一。

根據歷史的有效記載,我們所知曉的日本茶道文化,是由當時日本的遣唐使,將中國唐代的飲茶習慣帶回日本的,其中包括了茶道文化和糕餅技藝,都深深的受到日本貴族階層的喜愛,所以和果子有許多風雅的名字,像是“朝露”、“月玲子”、“錦玉羹”等,就是由日本的皇戚貴族從和歌中取材命名的。

經過了數千年的歷史,日本人早就已經將和果子與他們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緊緊的結合在一起了。以他們的國花──櫻花為例,許多和果子的製作靈感都是取材於此,如:粉嫩的粉紅顏色、花瓣的形狀,甚至是材料上也取用櫻花花瓣或是鹽漬的櫻花葉,所以小小的和果子代表的。

其實正是日本人的文化與精神。在日本,和果子基本上是依附在茶道中副產品,也就是佐茶的茶食,茶道老師蘇信義表示,日本人喝抹茶配食甜膩的和果子,多少有養生的意義在,因為糖份可以抵消生茶刮胃去油的功效。

和果子(わがしwagashi),其實泛指日式糕點。就大類別來區分,可以分為生果子和乾果子兩大主題。生果子又名主果子、上升果子或朝生果,指早上製作的新鮮糕點。由於儲存期限短,一般只能放兩天左右,要趁鮮食用。

滿滿都是和風味的小吃:和果子的歷史 第2張

比起其它和果子,生果子格外重視造型變化,因此成為日人送禮用的主角。相對於生果子的鮮食要求,耐放的乾果子,為了長久儲存,甜度高多了,主要以糖和豆粉壓制成各種造型。

在餡料部分,和果子多以紅豆餡、白豆沙餡為主,偶爾也見抹茶餡,季節餡料則有栗子、山芋、梅子、柿子等,加上面粉、米類(包括糯米、蓬來米),組合成多種變化。一到日本,走進和果子店,絕對讓人眼花繚亂。

和果子型態有非常多種,一般有糰子、麻糬、大福、羊羹、饅頭、銅鑼燒、鯛魚燒、日式煎餅、最中等等。主要的原料包括:米、麵粉、紅豆、砂糖、葛粉,並依照不同的口味新增不同的特殊食材。和果子依照水分含量多寡可以分為:生果子、半生果子、乾果子三類。

日本人將奈良時代從中國唐朝傳入的“唐果子”,經過大和文化薰陶之後,創造出了獨樹一格的“和果子”,後來又受了16世紀西洋傳教士帶入的“南蠻果子”影響,發展出更多樣的風味。日本的茶道喝的是苦澀的抹茶,總需要有甜的點心來“中和”一下麻痺的舌頭,因此和果子也隨著茶道的興起而流行於貴族之間。

到了江戶時代,京都的“京都果子”和江戶的“上果子”兩派之間的激烈競爭,帶動了和果子製作技術的大幅躍進。明治維新之後,封建貴族武士主宰的時代一去不復反,平民的力量成為社會主流,精緻的和果子不再只是貴族、商人和神社才能獨享的奢侈品,和果子就此走入民間,使普羅大眾也能享用這種甜蜜的滋味。

【結束語】在日本人心中送禮必不可少的和果子,其實也只是中國的甜點做的更精緻一些罷了,每年的旅遊季都有著不少人從日本帶回我們中國歷史上的傳統物品小編也是很心痛。

TAG標籤:果子 小吃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