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詳解

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揚地,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都出生於魯國,山東是一個非常有有文化特色的地方。同時,山東的飲食文化傳統民俗也是相當的出名。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山東飲食文化的傳統民俗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炊具與食具
  一、炊具
  鐵鍋,又稱大飯鍋、大鍋。常見有大小不等的八印、七印、六印、五印、四印的數種。
  鍋蓋,木製,有樑與把手,以梧桐木為料者最佳,又常以七塊或八塊木板拼成,諺曰:“鍋蓋,鍋蓋,七塊,八塊。”沿黃河農村,多用高粱秸稈串制鍋蓋,名叫鍋拍,文登稱之為蓋子,用以墊在鍋蓋下,防蒸汽下流。
  鍋臺,又稱鍋頭。分鍋臺面子、鍋臺後、鍋門臉子、灶口、鍋底洞等部分。
  風箱,又稱風匣、風掀。用以吹火。
  燒火棍,用以撥調燃燒柴草,有鐵製的,也有取樹枝條使用的。
  箅子,架設鍋中,用以蒸食品。
  柯杈子,又稱箅樑。用“丫”形樹枝刻制,架設鍋中,用以飯。
  飯甑子,陶製,盤形,通體布許多孔眼,蒸食物時扣在鍋底。
  菜墩,切樹根木一輪為之,用以切菜剁肉。
  菜板,用以切菜切肉等。
  案板桌,加工麵食的用器。
  菜刀,一般為長方,萊州三山島漁家皆備有尖形刀,用以洗魚、撬蛤蜊。
  菜衝,用以擦蘿蔔絲、土豆絲等。
  笊籬,有鐵絲編、柳條編二種,用以從熱水中撈取食物。
  面板,用以加工麵食的菜板。
  擀麵杖,又稱擀杖。用以擀制面條、面葉、制餅。
  骨匙,用豬、牛、羊骨製成,包包子、餃子用以挑餡。
  小擀杖,用以擀制包子皮、餃子皮。
  火燒板,圓形厚板,兩側有柄,做火燒(燒餅)時,用以壓面坯。
  瓢,對割葫蘆製成,農家有水瓢、面瓢之分。
  鏟子,也稱鍋鏟、戧鍋刀兒。鐵製,小木柄,用以炒菜、刷鍋等。
  筷籠子,又稱箸籠子、筷筒子等。裝筷子的器物。
  碗櫃,又稱碗櫥、飯櫥。收拾餐具與食品的櫃櫥。
  炊帚,一般用一種高粱穗草,(俗稱炊帚草)扎綁製成。
  面盆,陶製,質地厚實,用舊光滑,俗稱“新盆不如舊盆調面光”。現今用搪瓷盆、鋁盆的越來越多。
  果模,俗稱磕子。木雕刻,有大小深淺的各種花紋,節慶時用以製作麵食。
  油罐,粗瓷質地,配以鐵製淺勺,不用時,勺即掛在罐邊。
  小筐、淺子,以去皮柳條編制,用以盛裝食物。
  飯簍子,以去皮柳條或桑條編制,用以裝盛食物懸掛樑頭,招遠地方流行一種蓋子連在簍系的飯簍,可防貓鼠,俗稱“氣死貓”。
  鏊子,平底無沿鐵鍋,用以烙制煎餅,魯中、魯西南廣泛流行。
  油擦子,又稱油布子。攤煎餅往鏊子上擦油用。15釐米見方,有三五層布疊縫而成,上有把。
  煎餅劈子,滕州民間流行,用竹片削成,2尺長,寬端1寸多,另一端漸窄,梢頭或圓或尖,兩側有刃,用以攤刮煎餅。
  煎餅筐,用柳條或麥草編制,圓形,直徑3尺多,邊沿高3~4寸。臨沂地方則多用直沿黑陶盆盛煎餅。
  小單餅鏊,用以除去熟煎餅中的水分,使之更耐儲存,俗稱“拓煎餅”。
  煎餅筢子,滕州稱之為抹子。木製,用以攤煎餅。
  爐灶,陶製,於其上架鏊子。
  平鍋,平底有沿鐵鍋,用以烙制厚餅。
  水缸,用以儲水。
  水壺,有陶製、鋁製、鐵皮數種,用以煮開水。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第2張

二、食具
  飯盆,用以盛粥、麵條等。
  勺子,有銅、鐵、鋁、木、椰殼(俗稱瓜簍勺子)數種,用以分盛飯菜。
  筷子,多用竹木筷,偶有銀、象牙、骨筷等。
  羹匙,亦稱調羹、小勺。
  碗,有瓷、陶、沙陶數種,小孩常用柳木碗,時興鋁製、搪瓷碗。
  盤,有菜盤、魚盤、湯盤等分別。
  碟子,用以盛小菜。
  湯盆,用以盛湯菜。
  飯盤,長方形,木製,四周有擋,又稱圓盤(龍口一帶)、傳盤(青州一帶),用以端飯菜。
  茶壺、茶碗(又稱茶杯)、茶盤、茶葉筒(或盒)。
  酒壺、酒杯(或稱酒盅)。
  火鍋,傳統火鍋為銅製,集炊具與食具於一體,多於冬季使用。
  砂鍋,亦多用於冬季做菜。
  孔府的餐具最為考究。最珍貴的一套食器為清代乾隆皇帝恩賜的銀質大宴食器,由404件主副配合大小器皿組成,可供上190多道菜餚。壽宴所用的“高擺”餐具,有瓷、銀、錫多種質料,有方、圓、元寶、雲彩各種形狀,有盛名菜的專器,有帶水池子的餐具,下設熱水池為飯菜保溫,喝湯的小碗只盛一口湯,名為“口湯碗”。

美食文化:
  一、濟南菜
  濟南菜,古稱歷下菜,起自魯西地方,立足省城濟南,又吸收湖菜特長,形成獨特風味。近年又增加了孔府家菜特色。
  濟南菜以湯菜為一大特色。其高湯分清湯和奶湯兩種:清湯用肥雞、肥鴨、豬肘子為主料,反覆沸煮、微煮,中間用雞腿、肉泥和雞脯肉泥兩次清紹,製成的湯清澈見底,味道鮮美;制奶湯用大火,不加清紹,製成為乳白色,故名“奶湯”。
  濟南菜系中名品很多,代表作有:
  湯爆雙脆,用豬肚和雞胗為主料,加清湯烹製,燕喜堂飯店所制最為有名。
  糖醋鯉魚,匯泉樓等幾家大飯店長期經營。
  奶湯蒲菜,以大明湖出產的鮮蒲菜(香蒲根莖)為主料,配苔菜花、冬菇、火腿片加奶湯烹製而成,濟南老店聚豐德、燕喜堂都有經營。
  濟南烤鴨,17世紀時濟南就有經營。相傳山東禹城、文登、掖縣(今萊州)3位廚師於10多年前進京開設了全聚德烤鴨店。今仍為濟南聚豐德飯店的名菜之一。
  九轉大腸,清光緒年間,濟南九華樓酒店首創,以豬大腸為主料,砂仁、肉桂、豆蔻、蔥薑絲等佐料,先煎,後炒,再燒,反覆多次製成,借道家有“九轉仙丹”之意命名,表示其製作過程複雜與成菜的珍貴。
  清湯銀耳,湯清見底,銀耳脆嫩,湯味鮮美。
  宮保雞丁,清朝山東巡撫丁寶楨家廚師創制的炒雞丁菜,因丁寶楨曾被賜封為“太子太保”,簡稱“宮保”,菜名便流傳為“宮保雞丁”了。
  鍋菜,有鍋豆腐,鍋蒲菜、鍋菠菜、鍋裡脊片、鍋魚片等品種。
  幹爛蝦仁,為70年代名廚師袁兆麟的看家菜。
  炸荷花,大明湖獨有菜品。以微開的荷花瓣,抹豆沙、沾蛋包糊在香油中炸成。
  濟南菜的其他菜品有:蔥燒海蔘、棒子魚、油爆魚芹、清燒元魚、醋椒魚、鍋黃魚、乾燒鯽魚、奶湯元魚、煎烹對蝦、筒子雞、雞裡崩、八寶鴨子、芙蓉雞片、火爆燎肉、炒裡脊絲、芫爆裡脊絲、炸灌湯丸子、火腿炒蒲菜、罈子肉、把子肉、軟炸腰穗、油爆肚頭、卷煎、奶湯核桃肉、爆三樣、罐兒蹄、黃蔥燒蹄筋、湯爆肚頭、燒麵筋、珊瑚白菜、炸茄盒、炒八寶辣椒、酸辣湯、紅燒茄子、奶湯白菜、雪麗香椿、溜黃菜、海米炒蒲菜、奶湯什錦、軟燒豆腐、姜拌藕、炸藕盒、蜜汁三果、蜜臘蓮子、炒三泥、拔絲山藥、水晶桃等。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第3張

二、膠東菜
  膠東菜因起源於福山縣(今煙臺市福山區),故又名“福山菜”,也叫“煙臺菜”。傳入青島,青島菜承襲福山菜而發展,自成一派。
  福山素有“烹飪之鄉”盛名,諺雲:“要待吃好飯,圍著福山轉”。福山烹飪業歷史悠久,技術代代相傳,明清大批廚師享譽北京,此後福山廚師在國內外各處開業,遂使福山菜風味傳遍天下。
  一般認為膠東菜以烹製各種海產品見長,為保持主料原味為特色,實則福山菜的用料極為廣泛,其風味亦繁複而微妙。
  福山菜發展的盛期在20~30年代,其時福山縣城吉升館的菜餚,可稱福山菜的典型。吉升館匯聚當地名廚,烹飪技藝炸、溜、爆、炒、燒、扒、燜、烤、熗、拌、氽、燴、蒸、煎、薰、拔絲、蜜汁等道道諳熟,所創菜餚色、香、味、形等並重。
  福山菜的傳統名菜有數十款:
  溜黃菜,以雞蛋為主料,配海蔘、海米、熟雞肉、火腿、荸薺、蔥、薑末等製成,其精品帶“日月圖”。
  雪花丸子,以雞蛋清為主料,配豆沙,加白糖、乾粉團製成。
  糟溜魚片,用牙片魚製作,色潔白,鮮嫩,糟香潤滑。
  溜蝦仁,主料用大蝦,製成色如榴花,肉質鮮嫩,尤以“帶蝦腦”為名貴。
  蝦籽海蔘,以海蔘為主料,配蝦籽、玉蘭片、蔥絲,成菜深紅色,鮮美適口。
  燒蠣黃,牡蠣肉為主料,用雞蛋作配料,色呈金黃,脆嫩而有鮮味。
  浮油雞片,用生雞脯肉為主料製作,色白,味鮮,滑嫩。
  氽雙脆,以生豬頭與生雞胗為主料製作。
  氽五絲,以海蔘絲、生肉絲、生雞脯肉絲、玉蘭片絲、火腿絲共烹。
  清炒腰花,用豬腰子為主料,切細麥穗腰花,講究清鮮嫩脆。
  全家福,主料用海蔘片、魚肚、熟雞肉片、熟肘子肉片、腰子片、熟豬肚片、乾貝、蝦片、蔥粗絲,配玉蘭片、木耳、薑末製成,人稱色彩豐美,風味十足。
  清蒸加吉魚,講究鮮美、原味。
  福山菜的常行菜品種更多,如軟炸裡脊、軟炸雞、油爆肚、水晶肘子、大蝦、炸板蝦、蕃茄蝦、糟溜蝦仁、氽蝦仁、金錢海蔘、雞腿扒海蔘、蹄筋扒海蔘、紅燒三絲魚翅、芙蓉乾貝、紅燒加吉魚、氽魚片、氽海螺、金果蠣子、苜蓿蟶子、玉蘭片炒雞絲、醬爆雞丁、清湯什錦丁、八寶辣椒、抓炒肉、清炸裡脊、滑溜裡脊絲、燒肝尖、燒腰花、熗腰片、燒溜大腸、拔絲金棗、拔絲白果、拔絲脂油、炸蝦軲轤、燒蝦仁、炒桃花蝦、麵包蝦、燒溜魚片、糖醋魚條、糖醋黃花魚、蟹黃魚肚、炒海螺、燴烏魚蛋、海雜拌、炸蝦軲轤烹、燒溜蝦仁、蝦籽玉蘭片、炸魚籤、燒溜魚塊、紅燜加吉魚、魚盒、紅燒海螺、拌海螺、韭菜炒海腸、木樨蜆子、炸蝦球、氽蝦球、蝦子豆腐、燒魚卷、氽魚花、幹烙加吉魚、溜蟹黃、油爆海螺、溜烏魚花、蜇頭熗肉片、炸蝦段、炒蝦仁、鳳尾蝦、紅燒魚腑、抓炒魚、五柳加吉魚、溜蟹肉、油爆大蛤、炒烏魚片、蜇頭熗雞片、炸雞籤、紅燜雞、溜炸拌、鍋燒裡脊、氽天花、紅燜肚、燒大腸、炒肉兩皮、炸八塊、金銀雞、炸肉軲轤烹、紅燒天花、湯爆肚、溜腰花、糖醋排骨、四喜丸子、芙蓉雞丸片、辣椒雞、炸肉籤、幹炸裡脊、鹽爆肚、溜肝尖、肉片、孔明丸子、香酥雞、蔥燒裡脊絲、鍋燒肉、乾貝肚、琉璃丸子、炸春捲、拔絲個子、冰糖蓮子、拔絲山藥、拔絲蘋果、蜜汁百合、通天翅子、通天燕菜、通天海蔘、苜蓿乾貝、燒椿魚、椿頭丸子等。
  青島菜在保持福山菜的特點之外,融入西餐技法,新創了不少菜餚,其代表作有:
  雪麗大蟹,用6只熟大蟹後腿,造型為1只完整的大蟹,沾雪麗糊油炸,形色美觀,味道鮮美。
  扒原殼鮑魚,用鮑魚殼盛鮑魚、冬筍、火腿片,淋糊蒸制。
  三彩大蝦,將麵包片和大蝦片用蛋糊粘在一起,分別撒上火腿末、冬菇末、菠菜末下油炸成,顯紅、黑、綠三色,故稱“三彩大蝦”。
  梅雪爭春,“白雪”用蛋清、乾枝梅用蛋清粉團糊加食色擠制,造型十分美觀。
  氽西施舌,用青島海產“西施舌”烹製。

您可能也細化:
  淺談法國飲食文化
  解析:正規的西餐禮儀文化
  詳解:中國回族的起源
  詳解:中國朝鮮族的由來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第4張

三、其他地方菜
  泰安有幹炸赤鱗魚、清氽赤鱗魚、州城精魚(東平)、霸王別姬(東平)、泰山桂圓(鱖魚丸子)、三美豆腐、炸豆腐丸子等。
  聊城地方名菜有糖酥魚、清蒸白魚(又名八味白魚)、涮羊肉、空心琉璃丸子、莘縣荸薺丸子等。這個地區的臨清市與陽谷縣張秋鎮是京杭大運河的主要碼頭,並稱為“臨張”,地方菜各有特色。臨清最著名的是“臨清湯”,臨清湯種類繁多,有木耳湯、海米湯、乾貝湯、魷魚湯、雞腰湯、肉絲湯、果子湯等100多種,其中傳統代表作是“對魚湯”。張秋鎮繁盛時廚師各有絕招,如王文燦炒肉絲、糖酥魚,張連加肉片、氽丸子,竇玉良清燉雞、紅燒魚,皆遠近聞名。
  微山湖區菜餚有甲魚(鱉)和雞烹製的吉祥長壽、用當地名產烹製的麻鴨臥雪、留莊筒子魚、微山島漂湯魚丸子等。
  魯西北馬踏湖區有斷鱔(又名蒲心燒鱔魚)、黑魚片、蟹黃蒲菜湯、鱗酥鯽魚、黃燜鯉魚、醬燜毛蟹、清燉甲魚、魚丸子、蒲白黃鱔湯、醋溜白條魚、黃燜鰱魚、清炸黑魚、清燉鯉魚、清蒸鯉魚、溜黑魚片、泥鰍湯、小魚辣椒、毛蟹湯、炸螃蟹、炒蝦、炸荷花、蜜汁蓮子羹、糖拌蘆葦筍、糖拌白蓮藕等。
  濰坊地區名吃有黃燜甲魚、朝天鍋、清蒸加吉魚等多種,所屬臨朐縣的全羊席向來稱為名吃。“臨朐全羊”分全羊湯、全羊宴兩種:全羊湯用全羊分割入鍋,出鍋後剔骨掛涼,羊肉順絲切片,內臟肉橫絲切片,再用原湯煮沸,加調料,成為頭、蹄、肝、肺、心、腸、血俱全的全羊湯;全羊宴是把羊的各部分肉與內臟,分別用不同方法烹製成佳餚,有的廚師能做105道菜,菜名五彩繽紛,如溜羊茸、網油羊肉、蓿羊肉、宮爆羊肉、清汁原湯、糖醋羊排、燒羊頭、扒羊蹄、燜羊腿、燴天花、滷羊肝、爆腰花、拌羊肚、燴三樣、明開夜合、迎風扇、迎香革、五福玲瓏、八仙過海、棗泥羊肚、反扒羊蹄、腸燒羊肉、芝麻羊排、蜂窩肚、紅扒羊頭等。清末時臨朐有順德樓飯莊善治全羊席,當時有諺語:“青州遊,莫過順德樓。”
  淄博地方菜以博山為中心,其名菜有博山烤肉、豆腐箱、酥魚鍋、鴛鴦雞、梅花火腸、氽脊髓黃管、一品鍋、菊花火鍋等。
  臨沂地方菜以烹魚為特長,號稱“臨沂魚菜”。菜用沂河、沭河、河所產鯉魚為主料,所制剔骨魚菜,名叫“鍋魚”。糖醋鯉魚改進為露酸、露甜、露鹹,名為“三露”。此外有豆豉魚、葡萄魚、紅燒魚、糖醋魚、清氽魚、西湖魚、酒糟魚、芝麻魚、櫻桃魚等共100餘種。用八種魚菜擺宴,中間擺雞菜,總名為“八龍戲鳳”。
  四、孔府菜
  孔府菜屬於家菜的系列,受地方菜、宮廷菜各方面的影響,自成風格。從前只在孔府內流行與傳承,近年與地方菜合流,被視為魯菜的組成部分。
  孔府宴席等級很多,最高的是招待皇帝的“滿漢全席”,有196道菜。孔府的菜譜很長,如全羊帶燒烤、一品鍋、白松雞、南煎丸子、栗子燒白菜、燒什錦鵝脖、神仙鴨子、花藍鮭魚、碎活蝦、炸溜魚、三鮮湯、元寶肉、黃燜雞、烤鴨、烤豬、繡球魚翅、玉帶蝦仁、菊花火鍋、雜燴火鍋、什錦火鍋等。
  孔府傳統菜多用雅名,如一卵孵雙鳳、詩禮銀杏、陽關三疊、白玉無瑕、黃鸝迎春、帶子上朝、玉帶蝦仁、雪麗琥珀、一品鍋、一品壽桃、一品豆腐、福祿壽喜、萬壽無疆、吉祥如意、全家平安、連年有餘等。
  近年挖掘又創新上市的孔府菜有一品海蔘、把兒魚翅、霸王別姬、雪裡悶炭、熊貓鬧銀杏、桂花金棗、虎臥尼山、玉筆蝦仁、八仙過海鬧羅漢、八寶花籃、福壽燕菜、孔門乾肉、珍珠海蔘、雞蓉乾貝、鴛鴦鴨子、烏雲託月、猴頭扒雞、雪中藏炭等。
  孔府糕點分內、外用兩大類。內用點心又分應時糕點、常年糕點、到門糕點、宴用糕點、節用糕點等。應時糕點有桂花餅、藤花餅、荷花餅、菊花餅、薄荷餅、蘿蔔餅、綠豆糕、粟子糕、涼糕、水晶包、豆沙包、火腿餅等。常年糕點有大酥合、菊花酥、百合酥、麻團、黃糕(各式蛋糕)等。到門糕點在宴席之前供客,有“梢梅”、“一口盅”、“棉花桃”等。節用糕點有月餅、巧果等。孔府各式糕點又分別配湯,如綠豆糕配山楂湯,各類酥糕配桂圓湯、蓮子湯、百合湯、杏仁羹,有些麵點又配紫菜湯、口蘑湯、銀耳湯等。外用糕點主要用於進貢、饋贈、恩賞等,以棗煎餅、纏手酥為主。

日常食品
  一、地瓜與玉米食品
  山東人稱紅薯為地瓜,其種植歷史200餘年,在近百年來卻成為山東農家的主要糧食之一,形成了地瓜食品系列。
  煮地瓜,從前山區人常作冬季主食。
  地瓜稀,擦地瓜為絲,加水,熬為稠粥。
  熟瓜幹,將煮熟的地瓜剝皮,切片,晾半乾,封存缸中,使生白醭,作零食。
  地瓜糖,鮮地瓜切為條,略略晾過,於幹鍋中炒至乾脆。
  瓜幹,收穫時切地瓜為片,晒乾,名為地瓜幹、瓜幹,可煮熟作主食,也可放在稀飯中共煮。
  地瓜面,碾地瓜幹為粉,可做多種食品。
  地瓜面餅,擀餅烙制。
  地瓜面窩窩,蒸制。
  地瓜面條,海陽人稱之為“大雁屎”。和麵為團,鍋中燒水至滾開,以菜衝擦面入鍋。煮熟為粗短麵條,澆滷食用。
  豬耳朵面,海陽、乳山有之。以白麵包地瓜面,擀薄片切面條,成品外白內黑,澆滷食用,或稱之為“包面”。
  起糕,又稱為“噎死狗”。取地瓜面置瓦盆中,細細灑水,反覆調和,令其潮潤而不粘溼,於鍋中設箅子,鋪籠布,用細籮將和好的面篩在籠布上,蒸熟,切成方塊食用,軟甜柔韌,但有些噎人,必須與稀粥共食。
  玉米的種植始於明,盛於清末,近百年中成為農家的主要糧食。
  玉米餅子,又稱大餅子、苞米餅子、片片、粑粑、趴古、呼摺子、面子等,有糊與蒸兩種做法。
  摻菜餅子,切乾菜為末和玉米麵中做成的餅子。
  包菜餅子,龍口、蓬萊一帶稱之為“菜片片”,和菜餡,用玉米麵做皮包的餅子。
  窩窩,又稱窩窩頭。寶塔形,中空。
  發糕,龍口稱之為“發片片”,玉米麵摻少許白麵,發酵蒸熟。
  粑粑?子,和玉米麵擀餅,切成粗條,下鍋與菜共煮。榮成地方秋冬季節飯食。惠民稱這種食物為“疙疙子”。
  鐵匠飯,鐵匠串鄉打鐵於打鐵爐上常做的飯,和玉米麵,拍為小餅,並菜共煮,連湯食用。又有人戲稱之為“鱉跳灣”、“金魚串荷花”。
  金掛銀,將吃不完的玉米餅子切成小條,灑水,加少許白麵,使切塊沾面後,起鍋添水,待水開後放鍋中略煮,佐小菜食用。
  鮮玉米湯,取嫩玉米穗,用菜衝鮮粒為沫,用以做湯,其味鮮美。
  玉米稀飯,又稱玉米粘粥、玉米稀的、糊塗、米湯、白粥。
  菜米湯,又稱“魚凍”。長島縣漁村特有食品,合玉米麵、山菜末、魚丁、黃豆煮粥,佐香椿芽、韭菜花食用。
  菜角子,玉米麵擀皮,以菜為餡做大包子。
  “老鱉靠河崖”,滕州稱糊餅子為“鍋貼”,同時熬菜則名“老鱉靠河崖”。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第5張

二、煎餅
  膠濟鐵路以南、津浦鐵路以東是以煎餅為主食的地區。清初蒲松齡作《煎餅賦》,說明那時魯中人民已經以煎餅為主食。曲阜有的地方稱煎餅為“家餅”,因為是家家戶戶的常飯。煎餅因原料、做法不同,有許多種類:
  攤煎餅,用小米、黃豆,水浸後用小磨磨為糊,燒熱鏊子,舀一勺米糊於鏊子上,立即用木扒子攤開,稍待即熟。淄博地方流行這種煎餅。
  刮煎餅,磨好糊後,經一段時間發酵,將糊倒在鏊子上攤成圓形後,再用扒子將糊刮平,因此名叫刮煎餅。因發酵後成品微帶酸味,所以又叫酸煎餅。以泰安各地最為流行。
  翅子煎餅,流行於臨沂各地,用竹片將舀在鏊子上的糊向左右兩邊撥動製成。
  三碰頭煎餅,粗小米、高粱,加少量黃豆製成的煎餅。
  囫圇穀子煎餅,用谷(或糠)、高粱、黑豆做成的煎餅,舊時曲阜地方窮家日常食物。
  滕州大煎餅,地方俗稱“碾擰”,與別的地方的煎餅不同,餅大,直徑2.5市尺,餅厚每斤只稱4個,其中有許多品種:白煎餅,用麵粉做成,被視為上品,新麥子煎餅蘸醬就小蔥,或者卷老鹹菜就小蔥更受推崇;紅煎餅,即高粱面煎餅,一般每10斤高粱加三四斤豆子,所以又稱“足豆子煎餅”,最宜卷辣椒吃,諺雲:“煎餅卷辣椒,越吃越上膘”;黑煎餅,用地瓜或地瓜面製成;沓菜煎餅,將菜餡撒在烙熟未揭的煎餅上,再覆蓋一隻煎餅,待菜餡熟透,折成長卷食用;潑蛋煎餅,攤白麵煎餅時,餅面抹雞蛋;椒葉煎餅,做新麥煎餅時,取鮮嫩花椒葉加鹽搗為糊,加在煎餅糊中,餅色青瑩,有辛香味;芝麻煎餅、新麥煎餅,加鹽、撒芝麻,為送親戚嘗新食物;烘柿煎餅,秋令食品,攤軟柿於餅面烙熟;麩皮煎餅與糠秕煎餅,度荒食物。
  滾煎餅,和麵為一二斤重一團,燒熱鏊子,持麵糰作圓圈狀滾動,烙熟揭起。
  柿子煎餅,流行於青州一帶,用蜜柿,去皮、蒂、核,用柿肉與小米共磨為糊攤成煎餅。
  棗煎餅,孔府家廚所制名品,紅棗經水泡去核,用棗肉磨糊,摻入米糊製成,成品疊為長方形,味甜且脆。
  肉湯泡煎餅,將肥肉切末,爆鍋加水,開鍋後將煎餅撕碎放碗內,澆湯食用,農家視為美食。
  煎餅卷油條,待客食品。
  米對米煎餅,生小米六成,熟小米二成,黃豆二成,共磨糊攤煎餅。泰安富家食品。
  五香煎餅,饋贈親友特製的煎餅。

三、麵食
  小麥同稱“細糧”,從前農家平日不常吃,多用於過節、待客,今則成為日常主糧,用麵粉製成的食品種類繁多,總名為“面飯”。
  饅頭,在鄉間有種種細別,形圓的叫餑餑、饃饃、饃,方的叫卷子、大卷子、方卷子。在許多地方,餑餑和卷子的區別又不僅僅在形狀,做餑餑比一般更精細些,切“劑”之後,一一揉搓,其風味遠非卷子可比。
  豆包,又稱豆圈子(鄄城)、豆餑餑(膠東),麵皮,紅豆棗餡。
  花捲,又名油卷、鹽油卷,加油加鹽加蔥花製成。
  包子,這也是一個總名,一般中間提折的叫包子,做成圓形狀收折中間的叫菜餑餑、菜饃,有沿無折,餡子較差的叫角子、菜角子。
  餃子,又名、扁食、水包子、水餃、角子。長島、蓬萊漁村有“大魚”,取新上岸鮮魚、鮐魚肉,剁或切為餡,略加韭菜,少佐鹽,包餃子如拳大,漁民視為美食。
  餅,名目最多。有發麵餅、燙麵餅、家常餅、單餅、餡餅、千層餅、硬餅、鍋餅等。
  火燒、蒸餅,這類麵食多用作饋贈,其中以木模(俗呼為“磕子”)磕制的名色最繁,有果子、餑餑、點心、蓮子、瑞餅、荷葉、花兒諸種名稱。
  棗花子,發麵,分劑,搓條,折三曲,曲彎處插棗,用筷子由中間夾一下,形成花瓣樣式,蒸熟,一般用於走親戚盛於籃中作裝點。
  花糕,發麵做餅,其大如盆,遍插紅棗,蒸熟,用以敬神或作禮品。
  麵條,擀片,菜刀切條,俗稱刀切面。民間有各種名稱:面、水面、湯麵、麵湯等等,按做法的不同,有爛面、過水麵、雜麵、混湯麵、爆鍋面種種。長島北部漁村有“魚面”,連刺煮魚,魚熟再下面條,魚與面共食,邊吃邊吐刺,做法與吃法都堪稱一怪。出海漁民又常吃“刀魚喂兒面”、“
  魚過水麵”。乳山、牟平柞蠶生產區,以蠶蛾開滷吃麵,名為“蓋面”。海陽、萊陽等地,秋季切鮮芋頭塊與麵條共煮,俗稱“芋頭面”。
  湯,常見的是疙瘩湯、片兒湯,魯西稱為面葉、面棋,海陽有揪麵湯,乳山有豆兒湯。
  糗,又稱“焦面”,炒大麥或小麥至焦熟,磨為粉,以涼水拌食。古代稱為“麥飯”、“屑麥”,多作軍中食糧。文登、榮成地方農民,常把和好的焦面握成團,勞動時帶至田間食用,俗稱“焦面汽溜”。

四、雜糧食品
  各地環境不一,物產不同,就地取材,形成各種食品。
  “連展”,將熟青麥穗,蒸熟,搓下麥粒,於石磨上磨成軟醬條,加糖或加滷食用。
  豇豆湯,用豇豆麵和水擀為薄片,爆鍋做湯。
  油飯,用制粉絲過程中的粉漿,爆鍋加黃豆、花生米、肉丁、豆腐乾等,開鍋再加玉米麵、高粱面,做為稠粥,加菠菜末等“青頭”,佐香椿末、蔥末、醬油食用。
  甜沫,流行於魯西的粥飯。用花生仁、黃豆粒,經浸泡和小米一起磨成“磨糊”,爆鍋加花生米、豆、豇豆、粉絲,煮開,加入“磨糊”,最後加菜末、胡椒麵。
  蒸榆葉、蒸榆錢、蒸刺槐花,都是略加玉米麵,在箅子上蒸熟。
  小豆腐,又稱菜豆腐、豆沫子、渣,即古代的“半菽”。以豆麵和菜煮成,各地用菜因地制宜,以幹蘿蔔葉、白菜、芋頭葉等為常見。
  菱角食物,東平湖、微山湖地方的人用菱角磨粉可做菱角面饃、菱角麵條、涼粉。
  菱角粥,取菱角仁所煮的粥。
  小米乾飯,加菜滷食用。
  二米乾飯,用大、小米、綠豆蒸做。
  各種稀飯,以膠東地區分得最為細緻:玉米麵粥叫米湯;小米粥叫粘粥;高粱面稀飯叫胡湯;高粱面加小米做粥名叫“疥疤子飯”;放少許小米煮開名叫煮湯;高粱煮開,名叫高粱花子;高粱去皮做粥名叫高粱米、胡秫米;玉米搗為破瓣做粥名叫“大 子”。
  高粱餅子,又稱“胡湯餅子”。
  嘎噠板,和高粱面擀為餅,抹油,撒鹽,撒蔥花,疊成幾層,切為寬條狀,蒸熟,為粗糧細做食品。
  粘(年)糕,也稱米糕,以大黃米(黍米)和水蒸糕,佐糖食用。
  蕎麥麵,以蕎麥麵做的麵條。
  焦豆粥,以水磨分別磨黃豆與小米為漿,籮去渣,先燒開豆漿,再加入小米漿,不加攪動,煮至粘稠。
  栗子麵餅子,以栗子磨面做餅子,香味極佳,但樣子不好看。因此盛產栗子、喜制慄麵餅子的萊陽黃埠寨流行一句歇後語:“黃埠寨的餅子--別看樣。”
  花生餅,民間榨油時,將鹽、蔥末、香菜末雜入炒坯中,輕榨,使餅中含油較多,以之為零食。
  豆粥,孔府家常飯,用小米摻在豆漿中熬製。
  鹹糊糊,用小米麵或玉米麵加菜末和鹹鹽製成的粥,孔府亦有。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第6張

五、菜餚與調料
  舊時民間生活簡樸,日常飲食菜餚很少,各地都有一些常備的下飯食品,魯東地方稱之為“就頭”。
  大蔥蘸醬,通行全省。
  鹹菜,魯東地方,家家有鹹菜缸,俗稱為麩醬缸,以制醬油所餘麥麩加鹽常年醃菜,用以佐餐。
  香椿,俗稱椿芽,春天取莖葉,加鹽揉搓,常年儲存食用。
  花椒醬,麥收時取青花椒,搗碎和醬,炸熟,儲存可食用數日。
  老虎醬,搗蒜泥,加大醬蝦皮作下飯小菜。
  剁辣椒,將青椒與香菜、黃瓜共剁為末,和大醬為小菜。
  辣菜,冬日,擦芥菜疙瘩為細絲,加糖,加醋,密封瓷罐中,隔數日開啟,作民間風味小菜。
  菜湯,魯西北農村家常菜,有青菜湯、混菜湯(加麵糊)兩種,通常有白菜湯、白蘿蔔湯、菠菜湯、韭菜湯數種。
  綠豆丸子,魯西冬季常備菜。煮丸子稱作綠豆丸子湯。
  艮瓜子,切蘿蔔成條,晾至發蔫,加醋,加鹽,加五香面,作小菜食用。
  苦菜,魯東人春日取嫩棵蘸醬下飯,又可做苦菜湯。
  蟹醬,用小蟹和豆在水磨上磨碎,加鹽封罈子中,發酵後,略加油、蔥蒸食。
  醬窩窩,魯西南民間以醬加面製成的鹹食。
  豆豉,魯南臨沂一帶農家所制,精緻的以醬味為主,有冬瓜豆豉、茄子豆豉、西瓜豆豉等,粗做的以白菜幫為主料,以鹹味為主,俗稱“水豆豉”。
  小魚醬,醃小魚,使發酵,長期儲存,零取蒸熟食用。
  蝦醬,有蠓子蝦醬、蝦頭醬數種,在蒸飯時捎帶的下飯菜。
  海兔醬、魚籽醬、魚柺子(魚肚)醬、偏口魚醬等,是沿海漁家特有的下飯菜。
  魚片子,鮐魚或鮁魚下缸、下池醃出,晾乾儲存,切段蒸熟食用。
  乾魚,將小魚洗淨加鹽晒乾儲存,烤食或蒸食。
  蘿蔔繭子,切蘿蔔為大丁,加油、加醬炒熟,最宜就地瓜食用。
  醬,有面醬與豆醬數種,從前都是農家自制。當年為新醬,宜蘸蔥吃,隔年為陳醬,色紅黑,宜作和包子餡等佐料。
  醬油,又稱清醬,用醬和麥麩淋制,制汁後,加蔥、姜、蘿蔔、豆、花生米等熬煮,使其味美,所煮的菜,名為醬油菜。
  香油,即芝麻油,小磨、手工製造者為上品,號為小磨香油。
  麻汁,炒芝麻磨為醬,可為佐料。
  豆腐,農家常見菜。有漿豆腐、硬豆腐、豆腐皮(又稱千層豆腐)等品種,又有經加工的豆腐乾、豆腐卷、素雞等。
  蝦油,俗名蝦醬油、滷蝦油,從滷蝦中提出,用以調味和醃製菜餚,如蝦油豆腐、醃鹹菜、拌香菜等。
  西瓜醬豆,黃河沿岸農家小菜。煮黃豆,切西瓜為丁,共置陶罐中,加鹽發酵製成。
  孔府鹹菜,孔府每年醃製鹹菜,醃白菜,用白菜心,切開加佐料,排放缸內,一個月醃成,名為珊瑚白菜;醃蘿蔔用細長青蘿蔔,切為螺旋狀,名為蓑衣蘿蔔。
  沿海和湖區有多種水產菜餚:
  糊餅子熬魚,餅子與魚一同做一同吃,為農家美味。
  黃河刀魚捲餅,黃河口至東平湖產河刀魚,油大魚香,幹鍋爆熟,卷單餅吃,每咬一口拔去魚刺,風味獨特。
  拌海蜇,沿海地方鮮海蜇切絲,加醋、蒜泥、香油、韭菜末等就食。
  石花菜涼粉,又稱“牛毛菜凍”,熬石花菜汁,冷卻為半透明涼粉,加佐料食用。
  湖菜,東平湖沿岸居民以芡實嫩杆、菱角頭(莖葉)、水葫蘆炒菜,堪稱時鮮。
  清燉魚,海上、湖上漁民家常菜,在微山、東平、馬踏湖等處,又叫“湖水燉湖魚”。
  糖拌白蓮藕,又稱捶藕、生吃蓮下藕。桓臺馬踏湖(又稱麻大湖、錦秋湖)湖區居民於農歷八月十五前後取新藕,洗淨,以荷葉包裹,置手中以拳擊碎,折蓮梗為筷拌糖食用。
  開凌梭,無棣、沾化一帶人喜食開凌梭魚,尤其喜食魚頭,諺雲“丟了車和牛,不丟梭魚頭”。
  蝦蝦(中國毛蝦),黃河口一帶居民煮食,以為美味。
  黃眼蟹,產黃河口,俗稱嘟嚕子。蒸煮熟食、鹽漬生食、油炸食用都常見。
  醋沏小魚,馬踏湖居民待客常菜。以二三寸活魚,洗淨,雞蛋掛糊,炸酥,澆醋拌勻,用陶盆蓋嚴,燜幾分鐘,加蔥花、薑絲、五香面、醬油等佐料。
  山區地方有山菜及食蟲習俗。
  嶗山、昆嵛山區人民春季吃蕨菜,俗稱鵝頭菜、拳頭菜、小孩拳、老媽媽拄棒。
  石耳,文登山區取以做包子。
  黃花菜,多用幹品。
  山菌,俗稱蛾子、鬆蛾、粘蛾,鮮食味美,但時有誤食毒菌而致險者,炒食或做面滷。
  蠶蛹,魯中人吃桑蠶蛹,俗稱小蛹,膠東人吃柞蠶蛹,俗稱大繭蛹。
  蠶蛾,炒食或做面滷。
  豆蟲,文登、榮成人以之做包子餡,視為美味,亦可炒食。
  螞蚱,炒食、炸食、燒食。
  知了猴,從前多燒吃,近年炸食,用以宴客。
  水牛,一種甲蟲,可以炸食。
  蠍子,炸食,或用以做湯。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第7張

六、節日食品
  節日與禮儀往來食品,與節俗、婚俗、喪俗、人生禮俗相連,重吃,也重看,許多面食發展成了民間麵塑。
  過節(春節)做各種儀式用麵食最多,供祖供神的有大餑餑、棗餑餑、豬頭、全豬等等,其中最好看的一件叫“太陽餅”。太陽餅用數層面餅做成,直徑盈尺,用多件麵塑裝飾,又染彩色。做年糕,切成近尺方塊供神。又做許多面食,儲存留正月吃,做圓形麵食,上刻十二凹缺,叫“蒸月”,做圓倉形麵食,叫“蒸倉”,做十二生肖麵食叫“蒸屬”,又蒸魚、豬、狗、雞、元寶等形分置家中各處,節後食用。有於正月七年級吃芋頭的,為取“連年有餘(芋)”的吉利;有於此日吃地瓜的,邊吃邊念:“正月七年級吃地瓜,打的糧食拄屋笆。”流行地區最廣的是正月七年級早飯吃水餃,素餡,且包藏棗、粟子、糖、糕、硬幣(從前是制錢)等物於餃子中。
  正月初五日,聊城地方早餐或午餐吃餃子,名為“捏五”。曹縣地方初七早晨吃扁食(餃子),俗傳初六日夜老鼠娶親,七日晨吃扁食為“捏老鼠嘴”,意思是不準老鼠偷吃東西,正月初七日為入七日,吃糕、吃麵條。正月初八日聊城地方吃糕,名為“八登高”。
  立春日吃春餅,白麵作薄餅,卷菜食之。吃蘿蔔,名為“咬春”。
  正月十一日俗謂“莊稼生日”,撈乾飯供天地眾神,人也於這一天吃乾飯。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自做元宵的,團餡為丸,蘸水,用簸箕盛糯米麵,置丸其中,反覆滾動,因稱“滾元宵”。節前用豆麵做各式燈盞。節間到處點燃,節後收殘燈,切條代豆腐熬菜,味道亦佳。也有於此節做“繭餑餑”、“錢龍”、“聖蟲”(有“坐聖蟲”、“草聖蟲”之別)等麵食的。“錢龍”供財神,“聖蟲”分放糧囤、草垛裡。這種東西都要留到二月二大家分而食之。
  正月十六日早晨曹縣人吃高粱麵皮、薺菜餡紅扁食,俗稱“雜麵扁”,諺稱:“吃個雜麵扁,又不咳嗽又不喘。”
  正月二十五日,有的地方稱為“龍鳳日”,吃麵,名為“龍鳳面”。有的地方稱為滿囤娘娘生日或添倉日。濰坊一帶,將“添倉”二字音轉為“添嗓”,於是以“填倉日”為“填嗓日”,謂是日宜以美食“填嗓”,家家都備豐餐,實在幽默有趣。
  二月二日,吃麵條,名龍鬚麵;以糖浸黃豆粒,晾乾、炒食,名炒豆兒、糖豆兒或咬蟲兒;有些地方要把過年(春節)時留的最後一點年糕切塊用油煎來吃。過此即再也沒有年糕可吃了,故鄉間諷喻希圖繼續已結束之事時說:“還想二月二那一碗糕!”有些日常並不吃煎餅的地方,二月二也要吃蔥油煎餅。有於這一天午飯吃豬頭的名為“龍抬頭”。
  三月三,多數說是“小媳婦節”,節前新媳婦回孃家,三月三回婆家要帶回許多面塑的燕子,廣泛送人。燕子各種各樣,個個彩繪。巧手所做的,人得之不忍食,往往置櫃頭為飾物。亦有說“三月三是窮節”的,至節必吃高粱米粥與菜餅子。濰坊一帶三月三寒食禁火,各家備單餅撒芝麻、炒鹽、卷雞蛋而食之,名為“單餅卷雞蛋”。
  清明節,吃煮雞蛋,吃五樣糧乾飯。長島地方又說這天是“驢生日”,此日必吃高粱米稠粥。飯熟時先盛一碗餵驢,故歌謠有云“打一千罵一萬,忘不了清明這碗飯”。
  夏至,煮食新麥粒,或以青麥粒磨“連展”吃。
  五月端午,包粽子,煮雞蛋。粽子,古稱“角黍”,山東民間做的都是甜食,中多包棗,因此又稱棗粽子,有白米和黃米兩種。粽子葉,多用寬葦葉。魯西南山區有柞葉粽子,自成風味。萊陽南鄉以白麵包黃米蒸食以代粽子,名為“銀包金”。端午節煮雞蛋吃也連帶許多風俗,有說此日吃雞蛋不腰痛的,有煮熟雞蛋趁熱在小孩肚上滾動說這就可以免肚子痛的。海陽縣境內有高山,名雙崮,頗為險要,當地青年端午節必攜雞蛋登崮,於崮頂吃雞蛋,這是舊俗,卻和現在的登山運動不謀而合。
  六月六日,濟南人日出以前食炒麵。
  七月七日,作小麵食,油炸,稱為“花兒”,有民謠:“七月七,炸花吃。”七月七或七月十五(因地而異),以木模(磕子)磕小餅烙食,有的染為七色,有的以紅色點染,名為磕餅、巧果、小果。“花兒”、“巧餑餑”,烙熟之後,以長線穿成串,尾端系果或沙花布,掛壁間,以為裝飾和零食。也有穿為一環掛小兒項間取樂的。萊州地方,婦女過七月六日,於這一天做麵食供“姐姐”(織女)乞巧,麵食有多樣形式,其中必有面剪刀一把,其他麵塑果、茄、瓜、石榴、小雞、小豬、小獅子、金魚、蛙、蟹、蝦等,無物不可做,做來皆生動,簡直可以稱作麵塑節。
  七月十五日,招遠地方以木模磕餅烙食。
  八月十五中秋節除吃市上賣的各種月餅之外,濰坊一帶地方又流行做“月”與“月鼓”。“月”也叫“月糕”,用麵餅兩層做成,通體圓形,下一層常做為十二個“月瓣”,“瓣”上插棗,上一層做“玉兔”,做“猴”,
  七、禮儀往來食品
  禮儀往來特設的飲食:
  萊州地方,婚前男家向女家送面(粉),女家即以此面做“富貴”、“魚”、“鴛鴦”,所有這些麵食“主件”上,又滿插鳳凰、燕子、荷花種種小的麵食。還做一件麵塑,大魚背上插一個小麵人,名為“王小摸魚”。所有這些總名“早花”,內寓“富貴有餘”、“早生貴子”等吉祥語;結婚之日,所有陪嫁品中的“盛器”(如箱、盆、盒等)均需做印紅印大火燒“壓”著。這諸多火燒至婆家後,由親友們分食;新娘另作面魚、翻白果、佛手等油炸食品,盛“席頭盒子”中,隨身帶著,留以餉新郎,名為“體己乾糧”;新娘三日歸寧,由孃家回婆家時,又需做包子(其形好大,不包菜,包饅頭,且塑為“媳婦頭”、“魚”、“蝴蝶”等狀)數十、炸面魚、翻白果、“荷葉”各數十。其中更有一種“扒皮花”分外別緻,以面做佛手、花卉、魚蝦等形,外覆薄餅,蒸熟後,扒去外面的餅,再“抹顏色”,特別好看。
  乳山地方的“媳婦餅”,也是結婚時由女方帶到婆家去的。用上等好白麵和雞蛋、豬油、白糖等做成,烙熟後以紅色點染,至婆家後,親友分食。平常有做此餅者,也呼為“媳婦餅”。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第8張

食制
  一、日常生活食制
  山東各地通行一日三餐,一餐稱“一頓”,俗話“一天三頓飯”。三餐各有名,各地稱呼不同。早餐,又稱早飯、早起飯、朝飯、頭晌飯;午餐,又稱午飯、晌午飯、晌飯、喝晌等;晚餐,又稱晚飯、夜飯、黑夜飯、下黑飯、後晌飯、喝湯等。
  農村不少地方,在秋收秋種之後春耕生產之前的一段時間裡,改行一日兩餐制,俗稱“兩頓飯”。吃飯稱“吃”,稱“喝”、稱“啖”(轉為“殆”音)。
  正餐之間的間食叫“墊補”,叫“搬嘴”、“搬零食”;零食叫“零嘴”。
  飲食的安排,各地也都形成一些慣例。例如,魯西南許多地方喝早茶,起床頭一件事即沖茶啜飲,膠東農村則早飯、晚飯必備稀粥。

二、禮儀往來的飲食慣制
  農村走親訪友多當日去當日還,主家待客以午餐為主,午餐過後不多時,客人告辭,主家必再備一餐,餐後始送行,名為“二道飯”。也有客人一進門即設一餐者,則合為“三道飯”。通常客人進門,先招待以荷包雞蛋,不算一餐,名為“燒水喝”。
  宴席坐次、格局,各地差異甚大。魯東地方,農民家宴多設在炕上,用炕桌(亦稱小桌),桌上置案盤。向外方位之左為首位,右為次,餘依次遞推,最末席坐炕下;若用方桌,亦仿此次序。飯菜設定,普通為四盤炒菜,四碟小菜;豐盛則八盤子八碗。鄄城有“三八席”,全席二十四盤菜,有的再加四大盤,名為“四大件”。鄒平地方“四大件”是指一種盛宴形式,整個席分兩節:第一節上盤菜,四熱四冷,四葷四素,四鮮四幹,每次上四盤共上六次,之後揩桌面;第二節上四大件(皆為海珍品),一個大件跟著一箇中碗、四個小碗,分四次上完,最後幾大碗吃飯。煙臺地方有四一六席、四二八席、四六席、四四席、四四八席、四六八席、四八八席、四八席、四十席、四三六四席、四二八六席、四四八二席、四二八四席、十大碗席、十二紅席、十二席、十二八席、雙十二席、十三碗席、兩頭堵席、流水席、半桌頭席種種名目。例如:四一六席為四冷葷、一大件、六行件;四六八席為四冷葷、六盤、八碗;兩頭堵席為兩大件、十八行件;流水席為四冷葷、二十件、一碗湯。
  梁山地方,遇有喪事,全村人都來幫忙也都來吃飯,“一家發喪,全村蓋鍋”。菜多為蘿蔔、白菜、粉條、丸子幾種,一批吃完,另一批再來,形如流水,因名“流水席”。
  蓬萊沿海漁村,遇連續颳風時日,無法出海打漁,漁民備簡單菜餚互請喝酒,名為“過陰天”。
  半桌頭席為四乾果碟、四水果碟、四南果碟、四冷葷碟、兩大件、八小碗,中間隔兩道點心。近年流行的八仙過海席為八大海碗或八葷八素一湯,或八盤八碗,八大八小(件)。魯西南各地則時興大盆大碗。近年通行四菜一湯、八菜二湯等式。
  上菜的順序,放置的位置,亦各有規矩。如昆嵛山區宴客,菜餚不稱“個”,也不稱“盤”,稱“些”,通常分“八些”與“十六些”兩種。席間重魚,上魚有定序,“八些”之席,第四“些”為魚,“十六些”之席,第八“些”為魚。魚必全尾,端來以肚對主客,諺稱“頭朝北,肚朝客”,上魚之前滿斟酒,食魚必乾杯,過此則可隨便。萊陽宴席忌“十些”,因“十些”為祭死人格式。上菜的順序為一雞、二筍、三魚、四肥肉,最末一菜忌上雞蛋。萊西的規矩是“魚不獻背,鴨不獻掌,雞不獻頭”,“仰雞、臥鴨、魚橫擺,昂首垂尾腹朝上”。陽谷一帶根據客人身份獻魚,“文腹武背”,魚頭一律朝東,叫做“魚歸大海”。
  敬酒敬菜的禮節,更是多種多樣。從前宴客只黃白二酒,用酒壺燙來熱飲,近年則白酒、黃酒、果酒、啤酒並用,少有熱飲者,酒壺亦少見,多數即瓶斟酒。為客斟酒叫“長”、叫“滿上”。鄉中酒令多為猜拳。一飲一杯叫“幹”,半杯叫“二開”、依次有“三開”、“四開”。敬人酒自己先喝,叫“先飲為敬”。又有地方飲必雙杯,道是雙杯吉利。魯西南地方,往往置大碗於席上,斟滿喝盡,然後依次豪飲,號為“推磨”。酒酣時,摻魚湯於酒中,此舉一出則座客必是爛醉方休,否則就“瞧不起哥們”了。此風流傳很久,且又根深蒂固,如今當地宴客雖從新式,但必先取小碗盛酒,作“推磨”之式,然後再換時新酒具、時新飲法。肥城一帶,飲酒至酣暢時,傾魚湯於酒中,興起新高潮,名為“魚頭湯”。敬客菜餚,名叫“佈菜”,各地規矩不同,甚至有相悖者。例如,膠東西部敬客,主人有先摳魚眼敬於客前的風俗,被敬人若客氣,叫“高看一眼”,又以筷夾此魚眼往魚上一抹,意為“大家吃”,一來一往成一小小喜劇儀式。但在膠東東部,摳魚眼是砸席逐客之舉,可以使人怒火中燒。還有通行全省的一條規矩是“客不翻魚”。
  孔府宴席名目、規矩繁多,有家宴、喜宴、壽宴、便宴、如意宴等。家宴用於平日招待親朋;喜宴又分上馬宴、下馬宴、花宴、公婆宴,用於婚禮場合;壽宴是為衍聖公和他的夫人、尊長祝壽而設;便宴為至親好友、詩文聚會所用,比較隨便。宴席餚饌有頭菜、大菜、行菜、飯菜、麵點、果品等類別。孔府宴席沿襲古風古制,座位安排講究“奉席如橋衡,所奉席頭,令左昂右低。……席舒有首尾。”席面佈置有首尾,鹹先淡後,濃先薄後,無湯者先,有湯者後。孔府最低檔次的宴席是給僕人吃的,席設在上院,搭天棚,鋪席,席地而坐,席有十碗菜,稱為“十大碗”,赴宴則名“坐席”。
  食物禮品的贈答往來,山東各地風行。日常家中做好飯,出鍋即有持以贈送親戚鄰舍的,此種往來,俗語謂“三碗兩碗麵”。

三、特殊的飲食慣制
  供神供祖的飯菜酒,一般忌雙數,菜用三碗或五碗,餑餑用三摞(一摞五個,底下正放三個,上面先倒放一個,再正放一個),撈飯(俗稱“聖飯”,米不全熟)三碗,筷子豎插飯上。有用面做豬頭、做豬為供的,當是昔時殺豬辦祭的遺風,酒祭以壺盛,祭時灑地上。
  各地在各種節日和某些季節、場合都有一些集體吃飯的習俗。如“乞巧飯”,濰縣每到農曆七月七日,閨閣中之少女各出米麥等,共做飯,於是日黎明食之,七人一組,謂之“乞巧飯”。這種少女集體吃飯的習慣,山東其他地方也有,季節不盡相同,有在正月十六的,有在清明的,有在七月七的,但統叫“吃巧巧飯”。又如吃會,榮成縣龍鬚島一帶,從前每到農曆三月三日,必有“吃會”之舉。各村中有船有網的人家,推出一戶於當天中午,備下乾飯、湯菜,全村老少都來赴會。會址或設在備飯人的院裡,或設在海邊“網鋪”週近。屆時村村吃會,熱鬧非凡。吃公飯,臨清地方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有“吃公飯”的習俗。前數日,村中即有人出面操辦,挨戶請人蔘與,籌麥、籌錢,請先生管帳、管夥,請廚師做飯菜、辦酒席,選總理安排地點,派人到各處借桌、借椅、借板凳、借杆、借席,動手搭棚。至期,各家各戶報了名的人,一天不再勞動,興高采烈地到指定地點吃公飯。傳說這一天是“關二爺”的生日,大家吃公飯演的就是“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打平夥”,流行於魯南各地的聚餐形式,一般在秋冬季舉行。在滕州,因打平夥多是喝羊肉湯,所以又叫“吃全羊”或叫“算羊份子”。公推“伙頭”湊錢買羊,由“伙頭”主持宰殺烹製,夜晚眾人自攜碗筷、煎餅,“伙頭”按人分配,集體就地吃喝,殺羊、燒鍋的按古俗分得羊頭、羊肚等雜碎。微山湖區婦女打平夥的方法是,平日每人各出幾枚雞蛋或鴨蛋,結成雞蛋社或鴨蛋社,通過借貸生息,積有一定數目即擇日割肉打酒吃喝。
  各地還都有一些拾取野物在野外掘地燒烤食用的。膠東名叫“燒窯”,魯南則稱“焐窯子”。

詳解:山東飲食文化傳統民俗 第9張

特產食品與地方名吃
  一、特產食品
  著名的瓜果有:煙臺蘋果,煙臺大櫻桃,萊陽茌梨,陽信鴨梨,無棣孫家香面梨,鄒平魏橋鴨梨,山東梨(長把梨),冠縣鴨梨,泰山小白梨,肥城桃,鄒平大異生桃,青州蜜桃,歷城龍雪桃,嶗山寒露蜜桃,青島公園蜜桃,臨清貢桃,青州銀瓜,鄒平西董金絲甜瓜,昌樂西瓜,德州西瓜(有喇嘛瓜、梨皮、運糧子、手巾條、五月鮮、白皮三異等20多個品種),惠民西瓜(有三白、桃園三結義、黑油皮等品種,因產在常莊的品質最佳,因此又稱“常莊瓜”),鄒平李坡西瓜,大澤山葡萄,鄒平龍眼葡萄,樂陵、無棣金絲小棗,無棣無核棗、甜酸棗、冬棗、梨棗及經加工的酒棗,鄒平黑棗,寧陽大棗,高唐烏棗,茌平烏棗,聊城王皇李,歷城紅玉杏、荷包杏,鄒平張高水杏,嶧縣石榴,曹州木瓜,歷城磨盤柿等。
  著名的糧菜:明水香稻米、曲阜香稻米、金鄉金谷、濱州小營大米、微山湖雞頭米、大明湖蓮藕蒲菜、章丘大蔥、膠州大白菜、濰縣蘿蔔、鄒平常山山藥、龍口粉絲、煙臺大花生、蒼山大蒜、萊蕪生薑、汶上大荸薺
  關德奎肉餅,肉餡加雞蛋,為臨清名小吃。
  燒餅夾肉,臨清風味小吃,肉攤賣熟肉切末,到燒餅鋪等燒餅熟時,由師傅在燒餅上切口、夾肉,即做即食,俗稱“等燒餅”。
  武城餅,加肉菜餡擀成直徑約七寸的餅,在鏊子裡先烙,後放石子上再烘烤,成品外焦裡嫩,餡鮮香。
  盤絲餅,似餅非餅,實為經過烙煎的極細抻面,面絲金黃透亮。
  烤排,長方形大燒餅,重有1斤,原產於棗莊、臨沂,傳入濟南亦受歡迎。
  濰縣槓子頭火燒,一種硬麵食品,最受舊時遠行人的歡迎,因在製作時和麵用水很少,面硬,用粗重槓木反覆壓制代替揉麵,故名“槓子頭”。傳說起源於濰縣“留飯橋”鎮。此處是明清兩代登、萊兩州赴京必經之路,過此無重鎮,行人必須在這裡帶足半個月的乾糧,“槓子頭”火燒應這種需求而發展起來。這種火燒在製作過程中,和麵用槓子壓過,下劑後又“熗面”,然後製成邊沿厚、中間薄的圓餅,上烤爐時,再在中間挑起一個凸頂,用慢火烤成,十分堅硬,久存不變質,又因為中間凸起部分極薄,敲破成一小孔,以麻繩穿成串,掛在鞍邊車旁煞是方便。這種火燒,涼吃越嚼越香,熱食用菜、肉燴出柔韌而不鬆散,又出一種特異香味。
  榮成盛家火燒,在外地人稱為石島糖酥火燒,產地在榮成盛家村,距著名的海港石島鎮不到10公里,這種燒餅將麵粉加酵面、糖、油及溫水和好發酵,加鹼,揉好,擀成圓形,放平鍋內烙烤,待烤成黃色時,刷一層油,翻過來再烤,兩面都烙好之後,把火燒豎起來,夾上夾板,烙成六邊形。出鍋的火燒,一面特酥,一面柔軟,中間白中透黃,層次分明,又脆又香,便於攜帶,便於貯藏,吃的時候不喝水也不會粘嘴,最受連日在海上作業的漁民的歡迎。傳說這盛家火燒起源於南方,那邊逃荒而來的人把做火燒的技藝帶到盛家村,村民多是逃荒而來,家家做起了火燒生意,因此,盛家村別名“火燒村”。
  周村的大酥燒餅,以其酥、香、薄、脆聞名全國,人們愛其一嚼即碎的特點,形象地叫它“呱啦葉子燒餅”。據說周村原有一種著芝麻的馬蹄形厚燒餅,後來人們發現厚燒餅面上鼓起的部分薄而酥脆,特別好吃,燒餅店的師傅就著手試製了薄燒餅,果然受人歡迎,很快風行起來。製作周村大酥燒餅要有很精細的技術,和成的面劑只有指肚大小,要將這指肚大的面劑在案板上揉煉加工,放在延盤內,用手沾水延展成圓圓的薄餅,又要雙手輕夾薄餅到晃盤內著芝麻,再順手貼在鏊子上烘烤,延展、著麻、貼餅、烘烤,幾道工序,一氣呵成,看起來令人眼花繚亂。
  夏津的宋樓火燒,最能體現魯西北的風味。這種火燒,和麵時加少許黃豆麵,用鹽水揉和、蘸油擀壓,每劑摺疊6層,擀三次,層層塗油,烤熟後,狀如圓筒,層層分明,薄如紙葉,每個不過半兩多,香酥可口。
  曹州燒餅,也是成系列的,其中的趙家燒餅,可稱魯西南火燒的代表。此餅用木炭火爐烘烤,外面有糖、芝麻,瓤裡又粘著鹽和五香佐料,吃起來不甜不鹹,又甜又鹹。喜歡吃脆的,還可以把它烤成“焦燒餅”。
  微山湖的挎包火燒,名稱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火燒正方形,樣子象挎包;另一說這火燒做得挎包大小,內有夾層,可以夾魚肉、菜餚,象挎包盛物一樣外出便於攜帶。挎包火燒是先在面中拌油、五香面等調料,經和麵、揉搓、擀壓、爐烤而成,焦炭爐烘烤時,火燒外皮向兩面鼓起,香脆焦酥,內有五六層夾層,柔軟可口,當地人吃這種火燒往往再配一碗湖產菱米粥,湖區的風味分外濃烈。
  其他尚有淄川的肉火燒、蓬萊的缸爐火燒、煙臺的叉子火燒、益都回民的麻汁酥餅、青島的蟹殼黃、青州的六角旋餅、新興的果醬燒餅、高青的吊爐燒餅(又稱“抓髻頭子燒餅”)、商河糖酥火燒、茌平馬蹄燒餅、莘縣朝城酥肉餅、高唐貢餅。
  麵條,最負盛名的是福山大面,又稱摔面、抻面。拉麵有三道工序:一為“和麵”,冬季用熱水,春秋用溫水,夏季用鹽水,分別甚嚴,和好面加鹼水,再揣勻;打條或摔條、溜條,置面於案板上,搓成一長粗條,表面抹上鹼水,抓住兩端,在案板上啪啪摔打,並反覆對摺,連續摔打七八次,使面“變性”、“順筋”,然後加以整理,如果需要抻拉扁條,就把面坯壓扁,若拉“燈草皮”則壓得更扁,最後撒醭面;三為抻面,把打好的面坯對摺,抓住均勻用力,上下抖動,向外拉抻,拉約5尺長對摺再拉。對摺一次,稱為一“扣”,“扣”愈多面條愈細。按條型區分,扁條的,“燈草皮”,三扣16根,寬近1寸;“帶子條”,四扣,32根,寬近5分;“柳葉條”,五扣,64根;“韭菜扁”,六扣,128根;“細韭菜扁”,七扣,256根,“一窩絲扁”,八扣,512根;圓條的,“粗香條”,三扣;“綠豆夾條”,四扣;“粗勻條”,五扣;“細勻條”,六扣;“細圓條”,七扣;“一窩絲”,八扣;最細的“龍鬚絲”,九扣,1024根,真個細如銀絲。另有一種“三稜條”,摔打後壓成三稜形坯,抻六扣而成,一次抻成的面叫“一把”。從前開面館的師傅,一把出10碗,不多亦不少。抻面的師傅有興致時,不僅抻面的技藝令人擊節,連向鍋中撂面都是有講究的。抻好的面分三綹夾在左手手指中間,站在離面鍋稍遠處,以右手食指一綹綹挑起麵條,“唰,唰,唰”三聲,麵條自空中落鍋內,名為“鳳凰三點頭”。抻成了面,執兩端,將近鍋時,突然轉身,背對沸鍋,由頭頂上將麵條高高揚起,使其準確、鬆散地落入鍋中,此名“鷂子翻身”。這大半都是市上設攤的藝人招徠顧客的手段。抻面的滷汁,初時只幹拌(用麻汁、黃瓜絲、香椿末等)與大滷(又分肉大滷與海物大滷兩種)兩樣,後來發展為溫滷、大滷、三鮮、炸醬、肉絲、麻汁、清湯等十幾種,而且講究條型與滷汁的配合。技藝精湛的廚師,講水,講面,講滷,一般不精決不動手。
  蓬萊小面,麵條也是拉抻而成,一兩一碗,都是細條,因此呼為小面,風味因用加吉魚做滷而揚名。
  濟南爛鍋面,以熱湯熱面,面爛味濃為特點,特別適宜於老年人冬季食用。
  金絲面,產於釀製名酒的安丘縣景芝鎮,以製作精工而不失鄉間風味著稱。製作時以雞蛋和精細麵粉,用長擀杖擀壓,邊擀邊用白細布做的澱粉袋往下拍粉,以防粘連,經過多次摺疊,改變方向擀壓,擀成圓圓的薄皮,放通風處晾一刻鐘,待麵皮滑潤不粘手時,再疊為寬長條,用板刀細細切出。煮麵時,放鹽,撈出面來以後,盛在小碗內,也如蓬萊小面一樣,講究玲瓏,一兩一碗。麵條出鍋以後,當即在煮麵條的原湯中放入香椿末、青韭段及蝦皮,滴入芝麻油,燒沸後,澆在麵條上。上桌時,再加胡椒粉、香醋,精細之極,一派鄉間風味全在其中。
  夏津縣張集村也有金絲面,系本村張氏祖傳技藝,做法是另一派:從和麵到擀麵,前後8小時,每兩小時揉一次,以致擀成的面薄如紙,細如絲,細、軟、滑、韌,出鍋兩天兩夜不粘連,加上配料,可以調成酸辣麻汁面、清香風絲面、多味大滷麵,聞名于山東、河北。
  菏澤安興鎮潘家雞絲麵,可為魯西南面條的代表。擀麵以小米麵作面霜,下面熗鍋,冬季用驢油和鴨油,春夏秋三季用雞油,熗鍋後加入薑末、蔥花、鹽與小塊母雞肉爆炒,然後添老雞湯,加胡椒粉、海米,再下面,出鍋時碗內又放香椿末、蒜末和少許米醋,這才舀湯、撈麵、點香油,麵條柔韌可口,麵湯香味濃郁,酸鹹微辣,味中有味。
  泰山豆腐面,原是泰山斗母宮尼姑們做來招待遊人的一種素面。人工擀切,以泰山嫩豆腐做滷,以滷汁配料顏色多樣,味道清鮮爽口而聞名,有道是:“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此面用泰山豆腐、泰山水,得地利頗多,別處雖可仿做,總不免失其真旨。
  濟南的氽子面,因制滷的多種原料,都經沸水氽過,保持青鮮而得名,主料有大明湖特產蒲菜,有了它的香嫩爽口,氽子面怎能不生光彩!
  其他如流傳極廣的炸醬麵,宜於冬季吃。宜於老年人的爛鍋面、經油炸過麵條的雞絲伊麵、沿海特有的對蝦面、盛行膠東的蛋酥炒麵、濱州蒲檯面、寧津大柳面、濟南涼麵、聊城伊麵、高唐空心面(又稱龍鬚麵)、炒麵等。
  包子有沿海、沿湖、沿河的蟹黃包,青島的對蝦小籠包,濟南便宜坊的三鮮鍋貼,濟南草包包子鋪的豬肉灌湯包,青島地方的大雞包,惠民、泰安等地的油煎包,濟寧回民店的羊肉煎包,臨清燒麥與徐家煎包,黃縣城大十字口的煎肉盒,聊城孟家灌湯包,濟南什錦素包、五仁包等。寧津長官鎮的包子,與眾不同,據說明朝時在這一帶屯兵,“長官”住在這兒,久而久之,就有了長官鎮這名兒。傳說曾有一個回族長官特愛吃包子,廣招回族中善制包子的能手來此落戶,因此而成全了名吃“長官包子”。“長官包子”也有不少種類,其中的牛肉大蔥包最為有名,長官鎮農曆三日、八日趕大集,每集包子滿市,農民們三五搭夥,去吃一頓“長官包子”,這活動叫“莊稼樂兒”。
  餃子,主要有沿海的魚肉餃,各地都有的燙麵餃,製作特別的四喜餃,特別精細的高湯小餃(又名狀元餃),菏澤砂鍋水餃,濟南扁食、燙麵餃,博山石蛤蟆水餃種種。
  餛飩,各地都有,以濟南、龍口等地雞絲餛飩最為有名。
  油炸、油煎的小吃由南京傳來落戶於濟南的“油”,有悠久歷史的“八批果子”,濟南傳統小吃“炸雞蛋包”,濟寧傳統風味小吃“清油小果子”、最具魯西南風格的“細饊子”,鄆城的壯饃、肉盒、油煎包等等。
  粥類,著名的有濟南的荷葉粥、各地都有的八寶飯、豆汁粥數樣。
  饅頭、花捲,較有名的是濟南的高樁饃饃、曲阜孔府的鵝脖銀絲捲、雞絲卷、開花小饃等等。
  瓜,盛行於聊城地區。燙麵、死麵並用,因季節而比例不同,春季、秋季用三成燙麵、七成死麵,夏季燙麵二成,冬季燙麵四成。和好的面搓成長條,再擀成長片,抹上剁好的蔥油泥、鹽、花椒麵,把面片捲起,兩端捏嚴,再擀成長方形。做好之後,先煎後烤,內外有油,皮酥裡嫩。另有加肉餡、蛋餡的兩種,味道更是鮮美。

二、肉食小吃
  德州五香

TAG標籤:飲食文化 民俗 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