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獨樹一幟的黑龍江飲食文化

全國各地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和特色,而黑龍江的飲食做法,則是有著傳統飲食的古樸、更是吸取了八大菜系中的京、魯、川、粵等菜系的烹調技藝和精華。
  黑龍江飲食文化多姿多彩,你又瞭解多少呢?下面的黑龍江文化帶更深入的瞭解更多關於黑龍江的飲食文化。

獨樹一幟的黑龍江飲食文化

第一節:黑龍江菜的特點
  黑龍江物產豐富,烹調原料門類齊全。這裡的人日習三餐,雜糧和米麥兼備,主食愛吃粘豆包、窩窩頭、餃子、大餅子、撈飯、包飯、冷麵和豆粥等;蔬菜則以白菜、蘿蔔、土豆、黃瓜、豆角、番茄等為主,近年來大量採購南北時令細菜,蔬菜品種日益豐富;肉品中愛吃白肉和野味,嗜肥濃,喜腥鮮,口味重油偏鹹。“黑、鹹、赫,盤大、實惠”是對龍江菜特點的高度概括。

一、甜鹹分明,味道濃郁甜鹹分明與味道濃郁是龍江菜的突出特點。龍江菜在以鹹為基本味的同時,對甜味的菜餚也情有獨鍾。但是,龍江菜的甜味與南方菜系不同,多數是純甜口味的菜餚,例如掛漿土豆、酥黃菜、掛霜白梨、蜜汁蘋果等。味道濃郁是相對清淡而言的,是指菜餚的味道醇厚,回味無窮。例如薰滷醬的菜餚,都具有濃郁的香味。但是,濃郁並不意味著油膩,即使像餘白肉、白肉血腸、蒜泥白肉之類的菜餚,由於搭配合理,調味得當,烹製適宜,也一改五花肉油膩之嫌,讓人食後也有“繞樑三日”之感。

二、質地酥爛,爽脆並存
  龍江菜在菜餚質地上主要追求的是酥爛和爽脆這兩種口感。酥爛具有代表性,無論是動物性原料,還是植物性原料,都可以烹製成酥爛的菜餚。例如燒茄子、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香酥雞、四喜丸子等都以質地酥爛、口味濃郁而成為大眾喜愛的菜餚。生脆爽口是龍江菜的特點之一,例如蘸醬菜、家常冷盤、爽口白菜等都是以清淡爽口著稱。

三、用料實而量足用料實是指龍江菜在選料中,主輔料分明,主料突出。量足,就是盤子大裝得多,這是龍江飲食習慣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典型特徵之一。量足是大方、誠實的一種表現。尤其是主人邀請客人就餐時,菜餚越豐盛越好,不然顯得小氣,臉上無光。用料實而量足反映了黑龍江人待客熱情、誠懇、處事豪爽大方的特點。

第二節:特色飲食及習俗
  一、爽口開胃的酸菜酸菜是用白菜醃漬而成的一種家常菜,以黑龍江為最多。酸菜的醃製方法是:在秋後收穫白菜後,將白菜陰晾三五天,減少白菜水分,待白菜半軟後,去其老幫、老葉和菜根,洗淨後整齊地擺放到缸裡,分層撒入少許食鹽,然後用石頭將白菜壓實,將缸加滿水即可。一個月以後,就可以食用了,而且隨吃隨撈,菜在缸中可以貯放一冬一春。醃好的酸菜呈淺黃色,脆嫩耐嚼,令人開胃。可以用酸菜做“炒肉酸菜粉”、“餘白肉”,可做羊肉火鍋的重要菜料,還可把酸菜剁碎與豬肉混和做水餃餡或餡餅餡。酸菜的調味作用很強,與肉做成的食品,不油不膩,清香爽口,開胃健脾,有增進食慾的作用。酸菜不僅是北方家庭的家常菜,而且是飯店賓館的地方風味菜。

二、濃香四溢的殺豬菜過去黑龍江有殺年豬的習俗,而且多在“臘八”之後殺。殺豬這天,都要做幾桌殺豬菜:白肉、血腸、紅燒肉、豬肉燉粉條、鹽水肝、酸菜粉等。可以想像,在天寒地凍、萬物蕭殺之際,殺豬菜濃香四溢,親朋好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其樂無窮。殺豬菜的做法,突出一個“燉”字。其中最受歡迎的還要數“豬肉酸菜粉”。酸菜口感酸鮮脆嫩,開胃爽口,五花肉紅白相間,鮮而不膩,百食不厭,經濟實惠,雅俗共賞。

獨樹一幟的黑龍江飲食文化 第2張

三、精美細膩的俄式大菜
  1896年,沙皇俄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密約》,獲得了中東鐵路的修築權。隨著俄國工程技術人員進人哈爾濱,俄在哈的僑民不斷增多。大批外國僑民的湧入不僅帶來了西方文化,也給黑龍江增添了西式菜餚,其中以俄式西餐最為普遍。俄式大菜是俄式西餐中的精華。“基輔燒鴨”色橘紅,味道香濃可口;“莫斯科烤乳豬”外脆裡嫩,奶香味濃;“罐炯兔肉”用番茄醬等16種調料在罐中燒製,是典型的俄式紅汁名餚。華梅西餐廳的炸板蝦、法國蛋、奶油桂魚和魚子醬都是大眾喜愛的俄式大菜。

四、哈爾濱三大“蓋” 哈爾濱三大“蓋”是指:大面包像鍋蓋,喝啤酒像灌溉,歐式紅腸才叫蓋。哈爾濱的大面包也叫“大列巴”,個大味美;哈爾濱的啤酒銷售量居全國首位;紅腸原名“裡道斯”,由俄國傳人,迄今已有百年曆史。哈爾濱紅腸,腸體色澤鮮豔,表皮呈棗紅色,有光澤、皺紋細密、富有彈性、切面光滑、營養豐富、易於儲存,是外地遊客作為地方風味特產帶回家鄉贈送親友的最佳選擇。

五、越冷越吃涼黑龍江冬季氣溫常達零下20℃左右,可人們仍然在大街上吃冰棒、啃凍梨、咬著一串串通紅的冰糖葫蘆。特別是近幾年,冰雪飲食出現了明顯的興旺勢頭,生產冰點、冰飲的廠家越來越多。製作冰凍食品,黑龍江人更是行家裡手。包凍餃子是春節前千家萬戶的一項全民運動,家家都喜歡包大量的餃子,放在滴水成冰的陽臺上凍好,然後用袋子或乾淨的筐籃裝起來,等到吃的時候,把凍得像石頭一樣硬的餃子下鍋一煮,吃起來如同新包的一樣鮮美可口。冰凍水果,可以說是黑龍江的風味水果,為北疆所獨有。凍柿子、凍梨、凍蘋果等,各個風味獨特,咬上一口,甜甜的,涼涼的,既開胃又解酒,別有一番滋味。

吃凍豆腐也是一種樂趣。一到冬天,人們就買回許多鮮豆腐,切成小塊凍好。吃的時候,放好調料,加些酸菜、粉條、豬肉,把凍豆腐下鍋一起燉,吃起來湯濃味美。冰糖葫蘆更是深受北方人的喜愛,一串串紅豔豔的冰糖葫蘆擺在各個食品攤床上,叫賣聲不絕於耳。隨著這一聲聲叫賣,人們會驚奇的發現冰糖葫蘆越串越大,越串越長,有的穿著透明的外衣,有的似漂亮的冰凌花,有的長達一米多,真可謂爭奇鬥豔。很多來北方的中外遊客看到稻草把上插著的孔雀開屏般的冰糖葫蘆,都讚歎不絕。吃冰、玩冰、賞冰,黑龍江人已經和冰雪結下了不解之緣。

六、獨具特色的幌子黑龍江的飲食文化也包括傳統的飯店、餐館門前的“幌子”。一個幌子表示經營大蒯、吃,屬低檔小店;兩個幌子表示經營各種菜餚,可辦宴席,屬中檔餐館;四個幌子表示經營各種宴席和地方風味,實屬最高檔的飯店。此外,幌子的顏色也說明餐館的特色。常見的為紅色,是普通餐館;藍色幌子為清真餐館;黃色幌子是佛教素食館。早上幌子一掛出就表示餐館開始營業,晚上幌子取下就表示該店已經關門,所以說幌子就像一個活動的告示牌。

第三節、黑龍江少數民族飲食文化
  黑龍江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居住著漢族、滿族、蒙古族、朝鮮族、回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等幾十個民族。這些民族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在提升自己飲食文化的同時,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獨樹一幟的黑龍江飲食文化 第3張

一、滿族的飲食習俗
  在飲食習俗上,滿族多喜歡大葷大腥之物,善於烤、煮,不甚求精細烹調,並且習慣於席地(或炕上)而坐,解刀而食。滿族喜歡吃豬肉,而且吃法多種多樣,但卻不吃狗肉,不殺狗,不戴狗皮帽子。

二、蒙古族的紅、白食和蒙古八珍蒙古族以放牧為主,其主要的食品是肉和奶,分別稱之為“紅食”和白食。紅食除了牛、羊肉外,還有駱駝肉。白食主要是奶製品,如奶豆腐、酸奶、乳酪、奶酥、奶皮、奶油、奶茶等。蒙古八珍是元朝宮廷御膳的佳品,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療和營養價值。蒙古八珍包括野駝蹄、鹿脣、駝乳、醒酬、元玉漿、沉、天鵝炙、糜等。

三、朝鮮族的飲食習俗
  朝鮮族以米飯為主食,並有各種各樣的米麵糕餅,如打糕、冷麵,而且喜歡食用辛辣的食品,如辣椒醬,辣椒麵,辣白菜等。在肉類中,喜歡吃牛肉、狗肉和明太魚,生拌牛肉、明太魚和狗肉湯都很有名。

四、回族的飲食禁忌
  由於回族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其風俗習慣表現出濃厚的伊斯蘭教特點,尤其是在飲食習慣上,嚴格遵守伊斯蘭教教義上的規定,久而久之,演變成回族的風俗習慣。回族人普遍不吃豬肉,不吃動物的血,多數回民不飲酒。

五、達斡爾族的飲食習俗
  達斡爾族以麵食和米食為主,副食有肉、奶、魚、山野菜等。喜食麵餅和櫻子米飯,蕎麥米抱子肉粥最受人歡迎。奶茶是其常用的飲料。奶皮和奶油是達斡爾族的高階食品和最佳饋贈禮品。

六、赫哲族的魚食文化
  赫哲族是我國北方惟一世代同魚保持著緊密聯絡的民族,有“食魚民族”之稱。走進赫哲魚村簡直就是進人魚的世界:空氣裡充滿著濃厚的魚香,家家門口晾著巨大的漁網,漁樓四周掛著各式魚鉤,滿載的漁船緩緩歸岸,動聽的漁歌悅耳悠揚,赫哲人身穿魚皮衣褲,手提肩挑著各式各樣的魚。客人來了,能品嚐到風味別具一格的魚宴,剎生魚、塔拉哈、生魚片、刨花魚片、炒魚毛等不勝例舉,做法獨特。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發展,這些獨特的食魚方式,已成為赫哲族獨樹一幟的食魚文化。

第四節黑龍江名店和名小吃
  中國是個飲食文化頗為發達的國家,旅遊風光離不開吃,領悟風情同樣離不開吃。黑龍江的風味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品種繁多,各具特色。

一、老都一處飯店和“三鮮水餃”
  老都一處飯店位於哈爾濱市道里區十三道街。門庭裝修古樸雅緻,正簷翹角,朱漆圓柱,獅口門環,宮燈高懸。店內有高中低檔三層餐廳,任顧客選擇。該飯店是1929年開辦的,專營水餃。經過多年的創新,水餃越來越具有獨特的風味,現在已經聞名中外。該店的“三鮮水餃”,用面為微粒沙子粉,面色雪白、質地精細,有筋性。餃子餡以豬的前槽部位的新鮮瘦肉為主料,自己絞制,加上上等的海米、海蔘、乾貝、蝦子、味素、香油,用雞湯調和,不放蔥、姜調味品,做成的餃子味道非常純正鮮美,被日本美食家譽為“天下一品,名不虛傳”

二、老鼎豐和“油酥小水果”
  老鼎豐在哈爾濱市道外區靖宇三道街,它的歷史比較久遠,建於1911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哈爾濱市最早的糕點店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