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中元節普渡的意義是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祭祀節日。在華人文化圈裡的各個地區,有在中元節進行普渡的傳統,所謂普渡原是佛教的用語,而在民間即指家家戶戶各具齋供,祭祀鬼的一種民俗。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為你介紹,中元節普渡的意義。

中元節普渡的意義是什麼

中元節普渡的意義
  中國人相信,人去世會變成鬼,悠遊於天地之間。中元普渡祭拜無子嗣的孤魂野鬼,讓它們也能享受到人世間的熱忱,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博愛”的延伸。而結合目連救母的故事,亦有助於孝道的宣揚。因此,中元節是可說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節慶,中元普渡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我們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中元節普渡簡介
  中元節“普渡”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日,在我國閩臺地區最為興盛。乾隆年間版《泉州府志》載:“中元祀先,寺觀作盂蘭會,俗名普渡。南國風俗,中元夜,家戶各具齋供,羅於門外或垌衢,祝祀傷亡野鬼”。

不過在新中國成立後,因為提倡改善民俗、節約拜拜,各地普度的盛況和規模已大不如昔,但由中元節原來所欲強調的觀點來看,現代的中國人所要努力的,應是減少浪費,發揚中元普度的善道。

TAG標籤:普渡 中元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