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福建人拜天公,新加坡春節習俗

在新加坡全國人口中,華人群體佔據了很大的比重,由華人帶去的年節習俗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一代地流傳至今。而在華人當中,以福建、潮州和廣東人居多,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新加坡春節到來之際,福建人的拜天公習俗。

新加坡春節習俗 福建人拜天公

雖說正月七年級是過年的大日子,可是對身在新加坡的福建人來說,年初九拜天公才是他們最重要的春節活動。在年初九到來的前幾天,福建人的家庭成員,尤其是家庭主婦就得籌備拜天公的香燭神紙、裝飾物和祭品等等。

在還沒有發明時鐘的中國農業社會裡,將一天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晚上11時到午夜1時為子時,也就是晚上11時開始為第二天的開始,這與西洋人以午夜12時開始為第二天的計算方法不同,所以華人初九拜天公的準確時間是初八晚上11時。

在初八的晚上,家家戶戶擺好供桌,端放以彩色紙製成的神座,吊掛一對以黃紙剪成的吊錢,供上三杯清茶,三束繫上紅紙的面線,並供奉六果:柑、橘、蘋果、香蕉、黃梨花和菜頭。黃梨花寓意“旺來”,福建話“黃梨”與“旺來”諧音。菜頭寓意“好彩頭”水果的數量都是雙雙對對的。

不過,福建人拜天公最重要的主角,是一對連根帶葉、並繫上紅紙的甘蔗,因為根據傳統的民俗典故,甘蔗是福建先祖的救命恩人,連根帶葉的甘蔗寓意飲水思源,開枝散葉。

此外,供桌上還要擺上六齋和五牲,六齋包括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綠豆;五牲包括雞、鴨、魚、蛋、豬肉(或豬肚),一般上,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直接以整隻的燒豬代替。

最後,還要供上鮮花、紅龜(寓意長壽),發糕(寓意發財)等等。除了香燭和天公神座之外,還要準備大金、小金、天公衣和手摺的金元寶焚化給天公。由於供品繁多,必須銜接兩、三張桌子才能將供品擺放妥當。

初八晚上也是一家大小團聚的時刻,兒媳、女兒、女婿、內外孫等都回老家拜天公,從前一些對天公虔誠的人家,在拜天公之前必須齋戒沐浴。初八晚上11時正燃放爆竹,跪拜天公。新加坡在未嚴禁放爆竹之前(1970年之前),福建人聚居的地區如直落亞逸賭間口和鄉村爆竹之聲不絕於耳。

拜了天公之後,初九日福建人會很慷慨地邀請非福建方言群的親戚朋友分享福物,共同慶祝,非常熱鬧。雖然拜天公是福建人的重大日子,在一些以福建人居多的社群,那些不屬福建方言群的家庭也會受節日氣氛的感染,參加拜天公的行列。

在馬來西亞福建人居多的地方如馬六甲、檳城和巴生等,天公誕非常熱鬧,至今他們仍舊燃放爆竹,甚至到供奉玉皇大帝的天公壇或道觀向天公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