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福建平潭過春節的習俗簡介

平潭是福建省東部的一個縣,與臺灣隔海相望,平潭將春節稱為“做年”。平潭的先民自中原遷徙而來,在傳統習俗上即有中原遺風,又融合了濃郁的海島特色,形成了獨特的海洋文化。現在,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平潭的春節習俗。

福建平潭過春節的習俗簡介

撣塵
  春節是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節前就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為撣塵日。就是從這天開始到三十日要選擇奇數日,對屋裡屋外進行大掃除。用粽片或草綁在竹竿上,對天花板,牆壁的灰塵撣除乾淨。除外還要洗門窗、地板、傢俱等等。就是要過一個乾乾淨淨的春節。

做年仔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過小年,俗稱“做年仔”。就是要準備過年了。舊社會,長工吃過小年飯,就跟主人給結賬下工,回家過年。但店鋪夥計例外。他們要拿著主人的帳單上債主門催債,但一般不收錢,僅為通知而以。二十五日開始收錢。直到除夕封門為止,封門後任何人不得叫門收帳。從這天起,家家戶戶就開始張羅年貨,裁新衣,殺豬羊,蒸年糕,宰雞鴨,買年畫、春聯、鞭炮等等。大人忙忙碌碌操心費神,小孩歡歡喜喜期盼過年。這一天還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傳說此日灶君要回天庭彙報各家的情況,主人家置灶糖、灶餅給灶君、灶媽送行,年正月初四晚,再貼新灶君圖,迎接灶君回來。

分年
  在春節前夕,已出嫁的女兒要向父母送年貨,平潭人叫作“分年”,其實就是“分送年貨”的縮語。新年的頭年“分年”的禮物要求比較嚴格,一般要送豬蹄一副、線面五斤、五素五葷十件。第二年後,“分年”的禮物件數不拘。“分年”是尊老敬老、孝順父母的良好風俗,至今平潭仍然延續。

貼春聯,掛年畫
平潭貼春聯掛年畫的習俗與其他地方相似。一般要在除夕日前貼好春聯掛好畫,以迎接新的一年的來臨。凡在本年度有新喪的人家,春節只貼綠色春聯以示戴孝。

過除夕
  過除夕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吃年夜飯,平潭人稱為“三十盲脯頓”,家主人都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做年夜飯,越豐盛越好。但不能做成十道菜,可以是九道,也可以是十一道。平潭有個習俗,給祖先的亡靈祭祀時供品要擺十碗飯菜,因此給活的人一般不擺十道菜。平潭人在平常點菜都不點整十道菜,就是此因不管你年夜飯多豐盛都要煮一些幹米飯叫“隔年飯”,寓意年年吃不完,都有隔年飯。一家老小吃完年夜飯後,長輩要向未成家的兒孫輩送壓歲錢,叫做分壓歲錢。然後全家人圍坐一起。促膝談心,憧憬未來,直至零點,開大門放鞭炮,迎接財神爺。除夕夜還要通宵點燈,取燈明火旺,來年紅火之意。

拜大年
  正月七年級日,又稱元旦。午夜剛交,就有人放鞭炮。有“七年級起的早,全年都起早”之意。七年級這天的早飯各家各戶都吃甜線面,還配上太平蛋一雙,希望一年之中生活甜蜜,福壽綿長,太平如意。這早餐第一口多吃麵或者雞蛋,不先喝湯,這也成了習俗。因而有“出門逢下雨是因七年級早上喝麵湯”的說法。

飯後都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婦留家中接待客人。拜年時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萬事如意,閤家平安。主人也要作揖回賀,然後請客人享用糖果、蜜餞、果品、瓜子,叫“吃甜”。至親好友還給小輩互送壓歲錢。這一天,凡在路上遇到熟人,無論友善與否,均應點頭致意,還要互相恭喜,互祝平安發財。

七年級是新年的第一天,誰都希望百事遂意,有個好兆頭。因此禁忌很多,集中體現了人們趨吉避凶、祈求福佑的心理。

福建平潭過春節的習俗簡介 第2張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平潭人過年一定要做“炊糖粿”和蒸發糕。

“糖粿”即年糕,就是將糯米和大米按一定比例浸透,磨成漿後裝袋壓幹,以此為皮,以糯米飯加紅糖為餡捏製而成。

“糖粿”的主料和皮相似,和以糖油,經過手工拌勻,襯以天然的粿葉,在蒸籠中蒸熟即成。這個過程統稱炊糖粿。早年福州地區家家戶戶逢年過節都做、炊糖粿。

發糕和糖粿都是粗飽食物,在物質不豐的時候,“伲囝哥”(小孩)還是吃得“沒飽沒厭”。煮了的吃,沒煮的“生糖粿”、“隔盲(夜)”也吃。如今生活水平提高,食物豐富了,做、炊糖粿只是出於民俗的需要,自家做、炊糖粿的漸漸少了。一些小商人,做了到街上賣,過年時各飲食店大量供應糖粿,街居人家就省事了。

發糕,以麵粉為原料,製作相對簡單,主要是把麵粉發酵,然後放在蒸籠上蒸,發糕蒸熟後,變得胖乎乎的,上面點有紅點,很是喜慶。有的主婦為圖來年吉祥發家,都會在年三十晚上在發糕上擺上幾張百元的人民幣,以求來年大發之意。無論是“炊糖粿”還是蒸發糕,都要說吉利話,小孩子在旁邊也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糖粿”和發糕蒸好後,放廳堂的供桌上,到初四“開假”後才能切開吃。

【七年級這一天,平潭民間禁忌有】:
  忌掃地:怕掃掉財氣。後來改成從大門口往裡掃垃圾,不往外倒,等初四“開假”後倒。

忌操刀:恐動刀不吉。這一禁忌是防止七年級日不慎傷了手腳,破壞節日的歡樂氣氛。忌不吉語言:免招晦氣。實際上是怕人們語言相左,產生爭執,有傷和氣。

忌打罵小孩:怕哭聲不祥。這一天大人都儘量滿足孩子要求,讓孩子過得愉快。

忌討債:大喜的日子不為難別人。體現平潭民間素有仁愛友善的古風。

忌吃稀飯:以防止出門逢雨。

忌打碎碗碟,以防不祥之兆。

這些禁忌雖無科學道理,但新年討個好兆頭,過個歡喜吉祥年,人們都願意遵循。

拜八年級古稱拜新座。這是民間節假日間弔唁死者、安慰死者家屬的活動。凡上一年有逝去成人的家庭,這天都給亡靈設靈位,讓親朋好友來弔唁。八年級日弔唁死者,這一風俗唯平潭福清獨有。傳說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年底,戚繼光擊潰了入侵平潭、福清的倭寇後,逃難的人們回家過年,七年級早上見面互道恭喜,互祝平安後,第二天,就到死難者家中弔唁。沿襲下來,成為平潭福清獨有的風俗。在平潭八年級一般不上親友家門拜年。

開假
  初四開假,說明春節假期結束,開始新一年的勞作。人們開始忙碌起來,市場、商場清早就放鞭炮開門營業,漁、農民整理漁具、農具準備生產,在外工作打工的人啟程返回工作單位。年前蒸的發糕(不同於年糕,是用麵粉和少量的地瓜粉加糖發酵蒸熟,外形似年糕)在開假這一天才能“開籠”(用刀切開),重新蒸熟享用。

TAG標籤:習俗 平潭 福建 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