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日本人的秋分怎麼過?,節氣文化在東瀛

二十四節氣是屬於全世界的重要文化財富,它不僅在我國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在國門之外也同樣發揮著文化作用,也成為了我國和海外諸國的文化紐帶。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鄰邦日本的節氣文化:日本人的秋分怎麼過?

節氣文化在東瀛:日本人的秋分怎麼過?

你可能喜歡》》秋分節氣花事安排

一、秋分與“彼岸”
  提到“秋分”,不得不先來了解一下日本獨有的傳統文化要素“彼岸”。彼岸又被稱為“日本的清明節”,指的是春分、秋分及其前後各3天的7天時間。每年有春秋兩次,春分前後為春彼岸,秋分前後為秋彼岸。彼岸花因開在秋彼岸前後而得名。

佛教把今世叫做“此岸”,所謂彼岸,是人逝去後的另一個世界,即所謂的西方極樂世界。“彼岸”時節,日本各地的寺院會舉辦“彼岸會”,許多家庭請和尚唸經,併為祖先上墳、掃墓。彼岸會始於日本平安初期,在江戶時期廣泛普及到一般家庭。

二、秋分吃萩餅
  萩餅的意思是外表裹上紅豆沙的糯米糰子。一般認為,春分時節牡丹開花,所以春彼岸時吃的紅豆沙糯米糰子叫做牡丹餅;秋分時節胡枝子(日語寫作“萩”)開花,所以秋彼岸時吃的叫做“萩餅”。

起初,秋分吃萩餅並不是真的“食用”,而是用來供奉祖先的祭品。製作萩餅需要糯米、白糖和紅豆等原材料,而在古代的日本,白糖是很昂貴的食物,紅色的紅豆也被認為有“除惡”的作用。在彼岸時節用珍貴的食材製作能夠祛除穢氣的萩餅,也是祭奠祖先的一種方式吧。

三、食慾之秋
  秋季,我國民間有“貼秋膘”之習俗,依照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理,秋冬需要進補。而日語中也有“食慾の秋”、“秋の味覚”的說法,理由有三,其一是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可以嚐到多種多樣新鮮的美食;其二是夏天的酷暑讓人們食慾不振,天氣轉涼後,自然而然有了好食慾;其三是認為經過夏天的飲食紊亂,秋天需要吃一些有營養的東西讓腸胃調整,進而為冬天抗寒做準備。

日本人認為“最能感受秋天”的三大食材,分別是秋刀魚、紅薯和栗子。秋刀魚中蘊含豐富的DHA以及EPA,可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腦血栓。紅薯中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調節腸道健康。且紅薯中富含的維生素C與橘子同等豐富,對夏天受到大量紫外線輻射的人來說非常有益。栗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有抗衰老、恢復體力的作用。此外,蘋果、梨製作的糕點和果凍、柿子、南瓜、松茸飯、銀杏果等等也是秋季的應季食物。

四、日本的“秋分三侯”
  9月23—27日叫做“雷乃収聲”,與春分節氣的第三候“雷乃発聲”相對,意思是從這個季節開始,不再能常常聽到雷聲了。與夏季傍晚突如其來的滾滾雷聲相比,秋天雨少且雷聲小。
  9月28日—10月2日則稱為“蟄蟲壞戸”,與驚蟄節氣的第一候“蟄蟲啟戸”相對,意思是由於天氣變冷,蟲子開始鑽到土裡,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10月3日—7日的“水始涸”,意思是降雨量減少,加上天氣乾燥蒸發快,河水開始乾涸。

TAG標籤:節氣 日本 秋分 東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