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清代民間立春的迎春禮儀有什麼作用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立春,我國自古是農業社會,因此代表春天到來、新一年農耕活動開始的立春節氣,在許多朝代都受到人們重視,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清代民間立春的迎春禮儀,這些禮儀又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清代民間立春的迎春禮儀有什麼作用

立春迎春禮儀的結構在我國基本上是一致的,早在乾隆年間,《潞安府志》的編者就指出了立春迎春禮儀的普遍性:“立春:迎春、鞭春及春盤、春餅,海內俱同。”在這裡強調了這種共同性,但是具體的執行並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北京的立春迎春禮儀與外地的立春迎春禮儀有著較大的區別。

清代朝廷不舉行立春迎春禮儀,皇帝也不參加立春迎春禮儀。所謂“遵制鞭春”只是“各省會州府縣衛”等地方政府的責任,對朝廷並不適用。相反,皇帝和皇后還要接受下屬的節日進獻和祝賀。

關於地方上迎春禮的意義,禮制並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立春迎春禮儀的勸農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但這是它的表層意義,是地方政府宣揚的意義,也是居民理解的意義。因為這個意義與農民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它易於為人們所接受。

但是春宴,演春,規模巨集大的遊行隊伍,送春等等,卻另有意義。它們蘊含著立春迎春禮儀的深層意義:

政府官員改善關係的機會
  所有的文武官員都要參加,他們共同祭祀芒神,鞭打春牛,接受祝賀。他們在春場的群眾集會上是作為一個整體出現的,作為一個與普通民眾相對照並且高於民眾群體的一個整體存在,這無形增強了他們的內聚力。

增進政府和民眾的關係。
  在春場迎春和遊行中,紳士、行會、農民和群眾都參加,有的是位於臺上,有的位於臺下,有的圍觀,即使婦女兒童也通過撒豆和搶春參與迎春活動,可以說是官民同慶同樂。

為地方政府提供與鄉紳改善關係的機會
  這首先在“送春”這一習俗中體現出來。小芒神和小春牛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節日禮物,只有鄉紳才能獲得送春的殊榮,這是官紳之間聯絡感情,加強社會聯絡的一種手段。

提供民眾娛樂的機會
  這個功能沒有得到強調,甚至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壓制,但是這卻是立春迎春禮儀的主要功能之一,如果沒有群眾集會,沒有遊行和撒痘,沒有街頭戲劇和舞蹈,沒有搶春和送春,那麼民眾不會對迎春表現出這樣大的興趣。

清代民間立春迎春禮儀:官方禮儀與民間習俗相互影響
  清代民間立春迎春禮儀,是探討官方禮儀與民間習俗相互關係的一個好例。它是一個以官方禮儀為主導,以民間習俗為基礎的節日慶祝活動,官方禮儀和民間習俗融為一體,具有複合的結構和多重的功能。

清代民間立春迎春禮儀,以官方禮儀為核心,影響和帶動了民間的各項有關活動,而形成了某些習俗。但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在立春文化發展史上,除了官方禮俗這條線索之外,還有一條民間風俗的線索,這是與官方禮俗並行的一條線索,兩條線索儘管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並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響,但是從各自的結構和功能上看民間習俗是相對獨立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