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家譜的發展及其蘊含的文化

家譜的發展至今也無法讓人追尋其起源,在家譜興起後的發展中對於家譜的研究便從未停止。對於名人家譜的研究更是居於首位。

那麼,本期百家姓瞭解家譜的發展及其蘊含的文化。

家譜的發展及其蘊含的文化

當前,家譜研究呈現一派方興末艾之勢。經過10來年的研究,其學術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家譜資料的整理開發。80年代家譜研究的興起首先是文獻資料的成功開發,北京圖書館在1985年開始館藏家譜的開發整理,經過數年時間,在完成編撰館藏家譜目錄和家譜提要2228種的基礎上,成立地方誌和家譜文獻中心,編輯出版家譜的二次文獻、資料叢編。

上海圖書館收藏有家譜原件11200種、83000餘冊,為世界收藏家譜原件最多的圖書館,目前已成立專門機構,加強館藏家譜的開發、利用及其研究。除了圖書館加快館藏家譜的開發整理,社會各界也從各個方面促進家譜資料的開發整理。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檔案局二處、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圖書館聯合編纂《中國族譜聯合目錄》共收家譜目錄12000多種。

2、關於家譜的研究。在家譜資料整理開發的基礎上,學術界出現了不少家譜研究的論文。許多論文對家譜的源流、沿革及編撰體例、記事內容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對一些重要姓氏宗族的家譜作了研究。比如家譜研究中有專文對古代人物白居易、曹雪芹、鄭和,近現代人物洪秀全、傅斯年、魯迅等人的家譜進行研究。在譜學史研究方面,不少學者對前人提出的併為學術界所接受的觀點進行了挑戰,比如對中國家譜起源的年代研究,前人一般都認為中國家譜起源於周代,而現在有學者根據周代以前的文字記錄即甲骨文、金文等資料,以及大量的民族學、民俗學的資料得出中國家譜的起源遠遠早於周代的結論。

關於家譜的形式,有的學者提出在文字家譜出現之前就有口授家譜和結繩家譜,將家譜的形式擴充套件到書寫範圍之外。還有對漢代譜學的理解,過去一般都認為“漢朝帝王將相出身草野,不知家世,故不需譜牒學,此為不興時期。”現在有學者從司馬遷、揚雄、班固等人的自敘家譜及現存的漢代石刻為依,提出漢代並不是譜學的消沉時期和靜止時期,而是譜學的活躍時期和發展時期。儘管他們的研究結論還有待檢驗,但其勇於探討的精神和紮實的研究方法卻值得提倡。他們的研究對家譜研究朝縱深方向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3、關於家譜應用的研究。從這段時期發表的論文和出版的書籍來看,家譜資料在社會科學各學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無論是在人口學、民族學、人才學、社會學、經濟史、華僑史、法制史、倫理學史等方面都有應用家譜資料進行研究的上乘之作。其中利用家譜資料最多,研究成果最大的是社會史的研究。

社會史是歷史研究的一個部分,屬於微觀史學研究範疇。過去史學界重視巨集觀研究,偏重於討論社會、朝代發展更替的原因。現在隨著家譜資料的重見天日,以家譜作為重要史料基礎的社會史研究得到發展。以1996年社會史研究為例,有不少論著是以家譜作為史料基礎的。如《中國古代的家》、《中國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中國的宗族社會》等。還有是姓氏學方面,利用家譜資料梳理血緣親族的源流的著作有《中國姓氏通書》,詳細介紹每一個血緣親族的起源、演變、分支、遷徙、繁衍的歷史,以及家族獨特的風俗禮儀、家族文化等。

TAG標籤:家譜 蘊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