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融匯嶺南特色的廣州騎樓文化的內涵

百年騎樓所遺留下來的不單單只是這些形形色色的建築,更是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化變遷,曾經繁花似錦的騎樓街道如今多少成為了古老的街道,雖然時代變遷,但騎樓所留下的文化內涵卻是被人民傳承下來了。

融匯嶺南特色的廣州騎樓文化的內涵

古老騎樓成迷人街景
  據考證,20世紀初,形式多樣的騎樓開始在廣州出現。廣州騎樓的發展在於,它從一個外國房屋橋廊,變成一個公共設計:橋廊打通連成一條長廊,變成商業街——行人可以在走廊行走、遮陽避雨以及購物。

廣州騎樓受舶來品影響,但歸根結底是結合了本地情況去做的,而且,不留痕跡地把西方的東西與傳統結合起來,最後自成一體。它適應當地冬短夏長、夏季太陽超輻射力且多雨的氣候——嶺南亞熱帶氣候。

風行一時的騎樓建築,成了廣州城市街景的顯著特色。
  翻開一張老廣州地圖,或許你難以想象,歷史上,在廣州老城區約15平方公里的範圍裡,密密麻麻分佈著59條騎樓街路段,總長達40多公里。它們大部分是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興建,以人民路和中山路為座標軸,北至東風路,西至龍津路,南至同福路,東至東華路。

最密集的騎樓建在今天中山路以南、越秀路以西,以前被稱之為“老城”的地方。當時羊城街道兩旁,一幢幢“長了腳”的房子架在半空,這些兩三層的磚木混合結構的騎樓式房子足以成為廣州建築的一大特色。

騎樓一般分樓頂、樓身和樓底三部分,樓頂有的是尖頂塔形,有的在正面牆挑出拱形雨篷,造型豐富。牆面裝飾亦豐富多彩,有浮雕圖案、窗洞形式、線腳、陽臺鑄鐵欄杆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羅可可建築裝飾風格,
  也有嶺南特色的佳果與吉祥紋飾以及具有中國古典卷草圖案。還有的把滿洲窗運用在騎樓的裝飾上。

騎樓文化驅動羊城經濟發展
  騎樓,廣州人對它再熟悉不過了。舊時在騎樓底,孩子們彈棋、拍公仔紙、跳橡筋,成人嘆茶乘涼、開鋪做生意,過去翻風落雨,人們都站在騎樓下避雨……
  廣州中山四、五、六路一帶,是廣州最早的商貿區。老一輩廣州市民回憶,以前走到中山四路“新以泰”店門口時,一眼望過去,騎樓密密麻麻,老字號店鋪鱗次櫛比,一派繁華商都的氣象,它不僅僅是當時廣州經濟的縮影,更是廣州騎樓文化的一顆明珠!

在毗鄰廣東的香港,特區政府宣佈以48億港元保護坐落在灣仔、深水埗、旺角等地的48棟騎樓建築,香港人認為這些騎樓的設計始於廣州,故將它們叫做“廣州騎樓”。

近代廣州城市建設從珠江邊開始,倡導者是兩廣總督張之洞,當時張之洞覺得廣州道路狹窄,交通閉塞,車來馬往不便,與“地勢增高、堤基鞏固、馬路寬廣”的租界沙面對比,相形見絀。

為了改善廣州的交通,振興商業,張之洞參考了西方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建議在天字碼頭一帶興築120丈的堤岸。沿堤多種樹木以蔭行人,馬路以內通修鋪廊,以便商民交易,鋪廊以內廣修行棧。

為了方便市民做生意,張之洞主張建騎樓那樣的連續公共空間。鋪廊既利行人,又便交易,這對當時落後的廣州經濟無疑起到了拉動作用。

給歷史留下有趣的回憶
  騎樓被作為正式的名稱,最早出現在1912年國民政府《取締建築章程和施行細則》中,被稱作“有腳騎樓”。1920年《修正取締建築章程》中,將“有腳騎樓”簡稱為“騎樓”。騎樓對於廣州而言,是一種文化,是一份歷史,是廣州的風情,更是街坊們的良伴。

1921年,廣州市政府公佈《廣州市促進馬路兩旁空地騎樓地建築規程》,進一步規定修築馬路時必須預留空地給兩旁興建騎樓時使用。1922年,兩廣總督陳炯明同意廣州市組織成立“建築審美會”,由代表擔任會長,會員由代表聘請建築、美術專家擔任。

日後廣州市政廳所屬各局之建築規劃,如公園、橋樑、校舍及其各種公共建築物在動工興建之前,都要將建築規劃圖案送交該會審定,檢驗其在美術上的價值,陳氏已將廣州的建築物看成是“美術的裝置”。

廣州騎樓建築藝術最高,各種中西結合的裝飾風格百花齊放,你會發現每條馬路的每間騎樓的石雕、磚雕、灰塑、彩畫、彩色玻璃、彩色水磨石等裝飾都不相同,而騎樓空間的整齊和騎樓屋頂上不規則突出的中式小涼亭和西式小尖塔,又使得廣州城市天際線豐富多彩。

如今,一議到騎樓,廣州人都會對它發出感嘆:您默默為街坊奉獻,為行人遮烈日、擋風雨,曾為廣州帶來繁榮,廣州街坊將永遠銘刻在記憶中。

【結束語】騎樓文化所代表的內涵遠不止是形式上所看到的建築,更是留著每個廣州人心中永遠不變的那個時代的廣州,那個時代的文化產物,即使建築消逝,但它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卻是亙古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