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消失的古老文化,老重慶碼頭文化

重慶是中國的著名的山城,主城兩江四岸綿延近百公里,是個天然的港口。水運便利,因此,重慶自古就有碼頭文化。
  作為一個非常典型的內陸碼頭城市,重慶的碼頭文化是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
  本期的地區文化帶你去了解老重慶碼頭文化,消失的古老文化。

老重慶碼頭文化,消失的古老文化

還想要了解》》地區文化:無錫喪葬習俗

重慶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山城,更是座水碼頭。重慶有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水深浪平,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碼頭,船來人往,成群結隊的搬運夫肩挑背扛,喊著響亮的號子。獨特的自然環境以及千百年的風雨歷程,重慶人塑造了屬於自己的“碼頭文化”。

重慶主城兩江四岸綿延近百公里,重慶有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碼頭,水運便利,重慶的碼頭文化因此逐漸興起。自古以來,重慶就因處於兩江相匯,而水域通達,從朝天門碼頭到新建的寸灘集裝箱碼頭,重慶碼頭一直是長江流域水運往來的要地,早年間重慶的“巴渝十二景”中與碼頭相關的就有五處之多。

當年,重慶碼頭是相當得熱鬧,而重慶能夠真正成為“市”,也全靠碼頭。如果沒有這些碼頭,也就沒有今日的重慶。
  碼頭文化是一種原生態的文化,頗為顯著的一個特徵是具有包容性。有重慶人的性格為證:耿直、豪爽。

曾經,江邊停滿各種各樣的船舶,真是檣桅如林、船篷相連,擠得密密匝匝,甚至裡三層外三層的,把江河都塞滿了。岸邊是各種各樣的街市,真是店鋪相依、人來人往,把那青石板小路磨得光潤髮亮,日日都是趕場天,天天都是廟會節。

天還未亮,碼頭上就油燈閃閃,炊煙繚繚,賣早食的就開始吶喊叫賣。到深夜了,那小街上的酒館、茶館、煙館、妓館還燈影閃爍,招徠著南來北往的行人,久久平息不下來。碼頭就像重慶城的嘴,不停地吞吐著,重慶城也就在這樣的吞吐中發展起來。

碼頭文化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重慶就因水而興,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內陸碼頭城市。與碼頭相生相伴的,則是一種特色鮮明的碼頭文化。

如果有人問重慶碼頭文化的精華是什麼,我可以這樣回答,重慶碼頭文化的精華就是開放、包容和與時俱進。

開放和包容,這從重慶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和重慶人耿直、豪爽的性格可窺見一斑。耿直、豪爽是重慶人最大的特點。重慶人承繼了這種耿直和豪氣:說話,快口快語;做事,乾淨利落;喝酒,也沒有那麼多推辭,直接下肚。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豪氣已經全然可以體現在重慶的女子身上。重慶美女身上集聚了多項優點,唯一讓人感覺“不爽”的就是“說話嗓門大”,爽直的讓你很難從她身上找到女性的嬌柔,與她們的交往,“哥們”的感覺遠遠多於“姐妹”的情意。

與時俱進,這是重慶人另一個顯著特點。重慶人人文性格中的積極的一面,符合“與時俱進”與“創新發展”的主流文明準則,其擴充套件性有利於這座城市的現代化程序,有利於這座城市的全球化呼應,有利於這座城市的創新性脈動,應對其加以保持並擴充套件。

當然除了包容的吸納意識以外,碼頭文化的缺點則是過客心態。重慶是一個大碼頭,碼頭上人來人往,船把人和貨物運來,又把人和貨物運走,碼頭上確實熱鬧,但又有存不住東西,容易出現存不住文化的缺陷,而文化往往是需要沉澱的。

老重慶碼頭文化,消失的古老文化 第2張

還想要了解》》荊楚文化圖騰圖片

碼頭上的縴夫
  船工縴夫是碼頭上的“流動人口”,居無定所,常年行走於與重慶通航的大小碼頭。即使在重慶建立了一個家,也很少住在家中。木船缺乏動力,下水可搭流水。如果水流太緩,或者要趕時間,也要人划槳。船老闆(不一定是真正的老闆)掌舵,滿船人(往往是一家人)一齊動員,喊著號子,那槳一起動,才能將船划走。若遇激流,若要闖灘,若欲靠岸,牙齒也要咬緊,腳杆也要蹬直,吃奶的力氣也要拿出來才行。“船老闆吃的什麼菜——鹹菜!”這樣節奏的號子喊得震天動地。

舊時重慶城的搬運夫是相當龐大的一個群體,包括碼頭的貨物搬運、肩輿行的轎伕、挑水夫、建築工人等等。例如挑水夫,估計就有近萬人之多。舊重慶自來水供應不足,要靠挑水夫從河邊往城裡挑水。那時,小什字一帶的人吃水用水都要從千廝門河邊挑上來。抗戰時,徐悲鴻來到重慶,為挑水夫的苦難和精神所感動,還專門畫了一幅國畫,並題詩:“忍看巴人慣挑擔,涉登百丈路迢迢。盤中粒粒皆辛苦,辛苦還將血汗熬。”

碼頭文化與棒棒
  碼頭文化帶給重慶最明顯,也是最有特色的便的棒棒軍團了。
  因其水運貨物在此集散,需要大量的搬運勞工。解放前的歷朝歷代,許多災民為求溫飽,養家餬口,從四面八方湧到山城闖碼頭,憑一身勞力肩挑背磨將堆積如山的貨物搬運進城,疏散各地。這些人以掙苦力求生存,如螞蟻搬家一般將僱主的貨物順著一級級陡立的石階搬運上山。

碼頭文化與三峽
  與上海等沿海碼頭城市的碼頭文化不同,重慶的碼頭文化是帶有三峽地域特色的碼頭文化。

有人會說“碼頭文化”,盡是些市井鎖事,不過文化而已。不錯,碼頭文化的創造者的確是社會地位最低層的,而“卑微者最聰明”,這裡的故事更有味兒。

碼頭工人生活在社會底層,在用血汗錢養家餬口的同時,也於繁華之地籍以聊解苦疾、以悲亢的碼頭號子傾瀉胸中苦悶。

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當年那些老碼頭已經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現代化港口。那些由碼頭而產生的文化也逐漸淡去。現代化的大都市文明已經佔領了這個碼頭城市的地盤。曾經的那些陳年舊事,似乎只能在記憶中,才能依稀捕捉到當年的摸樣。

TAG標籤:重慶 碼頭 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