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十番音樂溯源與藝術特色

十番音樂是福州和閩西客家流傳的一種器樂演奏曲,十番音樂從清朝開始傳承,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它所使用的樂器隨著時代發展,而慢慢改進,在福建人的一些婚喪嫁娶時經常能夠聽到演奏十番音樂。對於十番音樂你是否還想了解更多?下面一起來看看福建文化之十番音樂溯源與藝術特色吧。

十番音樂溯源與藝術特色

十番音樂以它獨有的魅力,在民間廣泛流傳近三百年,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它所使用的獨具特色樂器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傳統十番音樂的樂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雲鑼、狼串、大小鑼、大小鈸、清鼓等十種。隨著十番音樂的不斷髮展與演變,又加進了笙、木魚等樂器。十番音樂的樂器十分古老,應是樂器的活化石。狼串、逗管早在北宋時期我省閩清籍音樂家陳兩所著的《樂書》中便有記載。十番音樂的演奏形式分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講究。主要是應用於迎神賽會和百姓婚喪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動中。十番音樂的曲牌大多取材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體現一定的意境,有的還表現了古老的傳說故事。

茶亭十番音樂的代表曲目有《秦樓月》、《水底天》、《蓮花冊》、《雁來雲》、《石榴花》等。茶亭十番音樂不僅流行於福州市內,也流行於福州周邊農村及福州下屬的五區六縣,還流傳到寧德、建陽、南平、古田、福安、柘榮、霞蒲等地。茶亭十番音樂的演奏形式分為坐奏和行奏兩種,其演奏位置的排列十分講究。茶亭十番音樂主要用於迎神賽會和百姓婚喪嫁娶及家宴等民俗活動中。曲牌大多表現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或體現一定的意境,或描述古老的傳說故事。

打擊樂曲牌有福套、祿套、壽套、喜套及文幹、武幹、滴水、流水各套。既粗獷、熱烈,又優雅抒情、節奏明晰、頓挫分明。十番每社(隊)的20~30人。其演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又分為室內與室外兩種。室內分為前後兩堂。前堂以金箏為主,後堂以絲竹為主。十番之組合,清乾、嘉處間有大鑼天;鹹、同年間有鶴鳴皋、盛世母音、聽月樓;光緒、宣統年間有樂樂樂、普天樂(北門新店鄉人所組織);新聽月樓(為西郊洪塘鄉人所組織)。又有賭棋山莊、五音樂社、醉太平等。光緒十九年(1893年)二月十五日,慶賞花朝,舉行十番比賽。民國11年(1922年),福州茶亭鶴鳴皋班赴香港,為慶賀英國女王加晚演出。民國20年農曆三月廿五,三聽月樓班赴港及新加坡演出。

十番音樂由於在真實史料記載中有多個版本,因此它究竟產生於哪個年代,至今還無法考證。據傳,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在福州市區南校場就有“十番”賽會,演奏福、祿、壽、喜等各種曲牌,在八閩十邑流傳。這個時期,它已經是一種十分成熟的民樂,其樂器有笛、管、笙、椰胡、大小鑼、大小鈸、雲鑼、狼丈、木魚、檀板、清鼓等13種,後加入絲竹管樂。“十番”的發源地在福州茶亭一帶,明朝時有一王姓樂人,從事樂器製作,店名為“天華齋”,前店後廠,那時音樂愛好者常聚一起,以樂會友,切磋技藝,促進了“十番”音樂的發展。當年盛況仍被很多老人有滋有味地提起,茶亭附近有祖廟戲院,露天南校場,便於各路班社競相打擂,參與人數達上千人。每逢樂社節目上演,臺上,各路班社鼓樂齊鳴、龍虎爭鬥、熱火朝天;臺下,市井百姓群情沸騰,如痴如醉,想想這熱鬧的場面,高亢悠揚、明快流暢的曲調似仍在坊間,從來不曾流散。

據清乾隆年間鄭洛英《恥虛齋詩抄》中的《榕城之夕竹枝詞》記述:“閩山廟裡夜入繁,閩山廟外月當門。檳榔牙齒生菸袋,子弟場中較十番。”由此可見,當時十番音樂在福州民間受歡迎的狀況。很早以前,福州民間盛行舞龍燈。後來為龍舞伴奏的打擊樂逐漸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它使用的樂器有狼杖、大小鑼、大小鈸等五種。人們為了避免五件樂器組合的單調性,在其中加進管絃樂器笛子、逗管、椰胡等,同時還加進了清鼓和雲鑼。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種管絃樂器皆配以雙數,形成雙笛、雙管、雙胡,共約十種,樂隊即由此基本成型。

福州十番音樂的發祥地在茶亭,它位於臺江區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藝街。據清乾隆年間鄭洛英詩集《恥虛齋詩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詞》描寫十番的詩裡曾記載道:“閩山廟裡夜入繁,閩山廟外月當門,檳榔牙齒生菸袋,子弟場中較十番。”這些詩句足以體現當時十番音樂在福州民間熱鬧、歡樂的盛況。並記載了福州十番音樂在清乾隆年間已極具規模,流行於福州城。很顯然,它最早形成流行於城市,並逐步向周邊農村及福州的五區、八縣。還流傳到寧德、建陽、南平、古田、福安、柘榮、霞浦。

TAG標籤:溯源 十番 藝術 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