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自娛性山野歌曲——寧夏回族山花兒

寧夏花兒是寧夏回族人民喜愛的民歌,他帶有濃厚的回族人民文化和生活習慣。山花兒大多都是即興創作的民歌,山花能夠給人帶來輕鬆愉悅的感覺,他體現了回族人民的多彩多藝和文化內涵。
  本期的寧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關於山花兒的更多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自娛性山野歌曲——寧夏回族山花兒

寧夏回族山花兒,是指主要流傳於六盤山寧夏回族中的代表性民歌體裁。寧夏回族山花兒帶有濃厚的回族民俗文化特徵,在繼承古隴山民歌“三句一疊”的基礎上多以單套短歌的形式即興填詞演唱,多用五聲音階式迂迴進行。2006年,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寧夏六盤山(古隴山)地區,自古流傳著一種在山野地域即興而作的徒歌。到公元7世紀初(隋末唐初),中西亞的穆斯林(回族先民)陸續來華經商定居,中西文化碰撞,幾經交融,於明代以後形成獨特的複合性與多元性文化體徵——“回族山花兒”。“山花兒”(俗稱乾花兒、山曲子、野花兒)繼承了隴山地區古代山歌(徒歌,相合歌,立唱歌)和特徵。《詩經·豳風》、《漢魏南北朝樂府》中的《隴山歌》、《隴板歌》、《隴原歌》即其先聲。史籍樂志中記述其特點為“一唱眾和,恰似顧曲之周郎,三句一疊,酷似跳月之苗俗”。

1、花兒品種分類學的學術研究價值:山花兒在文學與音樂方面特色鮮明,風格獨特,鄉土氣息濃郁,其民族性和地域性比信天游與河湟花兒更強。2、民族學、民俗學價值:保持山歌野曲的粗曠豪放特點,又具有流暢優美的小調韻味。3、文學和音樂研究價值:三句一疊、雙字尾押韻等是隴山地區較為獨特的一種體裁,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在商徵型四聲腔和五聲徵調的基礎上,演變成為曲式、調性、旋法、節奏多樣,風格獨特的花兒歌種。4、對見證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口頭傳播的非物質文化資源的生命力和人文價值,有一定的意義和作用。

中國最早意識到“回族山花兒”的藝術與學術價值的人是“西部歌王”王洛賓。1936年,王洛賓、肖軍、洛珊赴西北參加戰地服務團,途經六盤山下,由於迷戀花兒唱家五朵梅的山花兒,放棄赴歐洲深造機會,紮根西北,採集民歌。他當年蒐集整理的大批山花兒作品多已散失,僅留下一首典型的山花兒《眼淚花花把心淹了》,是三句一疊的體裁,也是中國最早用現代記譜形式完整記錄的山花兒。

1958年自治區成立後,寧夏文化文藝工作者蒐集挖掘了一大批當地民歌(含山花兒),彙集成冊,拯救了瀕於消亡的“回族山花兒”。1980年,文化部與中國文聯為編纂七套藝術整合與三套民間文學整合而實施了一次拉網式大規模普查與蒐集整理戰役,“回族山花兒”分別載入《中國民歌整合·寧夏卷》和《中國歌謠整合·寧夏卷》內。

2000年以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到各級政府議事日程上來,“回族山花兒”幾經梳理包裝,終於登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世紀80年代以後,自治區文化廳為保護傳承回族山花兒,先後組織編輯了《寧夏民歌選》,創作排演了大型花兒歌舞劇《曼蘇爾》(根據王正偉同名故事改編),《花兒四季》、《花兒吹綠西海固》,並晉京演出和赴福建巡演。

作為“回族山花兒”主要流傳地——海原縣於2000年創演了大型花兒歌舞《花兒故鄉》《海風吹綠黃土地》《花兒紅、香山香》等,2002年成功舉辦了首屆“寧夏(海原)花兒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