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瞭解不一樣的貴陽鄉土文化

貴陽是貴州省的省會,貴陽地處於貴山之南,如今已經有了400多年的歷史痕跡,古代貴陽盛產竹子,也被稱為“築”。歷史也算久,也是保留了許多的歷史古蹟。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貴陽文化了解不一樣的貴陽鄉土文化。

瞭解不一樣的貴陽鄉土文化

春秋時期,今貴陽屬牂牁國轄地。戰國時屬夜郎國範圍,兩漢時期隸屬牂牁郡。唐朝在烏江以南設羈縻州,貴陽屬矩州。宋代稱貴陽為貴州,宣和元年更矩州為貴州。元至元十七年置順元路宣撫司,翌年改為宣慰司;二十年置貴州等處長官司,為順元路治,先隸四川行中書省,後隸湖廣行中書省;二十九年,順元、八番兩宣慰司合併,設八番順元宣慰司都元帥府於順元城(今貴陽)。

民間工藝:
  刺繡與挑花,是貴陽傳統民族工藝,具有各少數民族的風格特色:布依族的清秀、苗族的絢麗、水族的素雅、侗族的明快……以苗族的刺繡最為典型,圖案多取材於自然景物,色彩豐富,針法精巧,美觀大方,充滿民族氣息。

挑花是根據底紋布上的經緯線設計圖案的裝飾藝術,多為幾何圖案,構圖嚴謹,富於節奏。花溪的苗族挑花以工藝精緻著稱,且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在色彩、構圖上更符合現代審美情趣的要求。

原木藝術是以原木為載體,由保留著表皮的自然植物製作而成,因而既純樸自然又具有現代美感。

地方戲曲:
  花燈戲:貴陽主要的地方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俗稱燈夾戲、花戲等。最早記載花燈藝術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刻的《平越直隸州志》,說“城市弱男童崽飾為女子裝,群手提花籃燈,假為採茶女,以燈作茶筐,每至一處,輒繞庭而唱,過《十二月採茶》之歌”。

川戲:在清代末期,青巖鎮的川戲隊就成立並有活動,發起人為羅鼎齋。最初是以完友的形式出現在小場合,或在一家小院,或者一個街壩進行演唱,其演唱內容大多是歷史戲及怎樣教人為人行善。

地戲:源於古代的“扮儺”。“扮儺”是為逐疫鬼,迎神靈,保平安的祭祀儀式。唱戲的時間均在正月初開場,演出前要燃香點燭,舉行祭祀活動和開財門儀式。

TAG標籤:貴陽 鄉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