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城市文化/列表

獨具山西特色的山西晉劇

在山西神有四大梆子劇種,而山西晉劇就是其中之一,山西晉劇的傳承有近千年,從清代初年流入晉中,一直到今天。山西晉劇和和民間曲調相結合再加上當地文人的參與預示形成了山西晉劇。
  對於山西的晉劇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山西文化為你帶來更多的山西晉劇的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獨具山西特色的山西晉劇

中路梆子的起源應在清代咸豐年間。道光初年,被當時稱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復興,所謂:“道光皇帝登龍廷,山西梆子又時興”,蒲梆北上,來到了晉中、太原一帶演出,不僅轟動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區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賈們的娛樂要求,於是他們就以承包形式,邀請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這就是中路富商承辦戲班的開始,但劇種仍為蒲劇。其代表班有平遙縣的萬和班、小平遙班,及介休縣的吉慶班等。

到了咸豐初年,蒲梆開始冷落下來,致使中路地區出現了一個戲劇活動相對空缺的時期,這對酷愛著戲的中路群眾,尤其是富商們來說倍感失望,於是少數人便開始邀請賦閒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藝人等,組織研討班子,擬創立自己的劇種。到了咸豐中後期,經過眾多班子的努力研討,終於在繼承蒲梆音韻和鑼鼓經點的基礎上,結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點,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雛形班社,並開始試點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縣三慶班,參加藝人,除了滯留的蒲梆藝人、秧歌及皮影藝人外,還有吹鼓手、店員、礦工、票友。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會秩序好轉。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現,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財主們的青睞。於是先後成立了上、下聚梨園班、四喜班、四興班、四慶班等班社,在演出實踐中,互相學習,不斷改進,使唱腔及文武場面日趨完善;又學習外地劇種管理班社的經驗,使戲班逐步走向了正規化。

戲班人員,除文武場保留中路籍藝人外,其他演員大都以高薪從蒲州聘來,所以民間有:“祁太鎦子,蒲州丸子”的諺語。戲班不屬商業性質,盈虧全由班主自負。只是每到一處,將木製的、標有某某縣某某財主所承戲班名稱的虎牌立在前臺,以示誇耀,還要在後臺粉壁牆上題筆留名。這些舞臺題筆內容廣泛,成為今天研究山西晉劇發展史的金石之證。

隨著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財主和中等商人的承班興趣。他們也從蒲州請來藝人或招來兒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數州縣初具規模。藝人的精湛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晉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戲,禿紅、吐醜、蓋陝西。人蔘娃娃、大嘴醜,後邊跟的一杆旗……”等戲諺流傳。

藝術特色
  在發展過程中,山西晉劇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藝術特色,同時形成婉轉細膩的抒情風格。山西晉劇的唱腔結構屬於板腔體,分為三類:“亂”、“腔兒”、“曲子”。“亂彈”是山西晉劇的主要唱控,共有七種板式:平板、夾板、二性、流水、介板、滾白、導板。“腔兒”是指山西晉劇中的各種花腔,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種板式的“亂彈”中。“腔兒”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導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崑曲和地方小曲。山西晉劇的這種唱腔和表演不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獷的一般特點,而且具有比較圓潤和工細的獨特風格。因而,既能表現慷慨激昂的歷史故事,也能表現優美健康的民間生活。這種粗獷與細膩巧妙結合的藝術形式,是山西晉劇贏得眾多觀眾喜愛最直接的因素。

獨具山西特色的山西晉劇 第2張

山西晉劇的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過去山西晉劇純由男演員演唱,一般定F調;後逐步發展到以演員為主,改定G調。除二音子用假音演唱外,亂彈分七種板式:平板(亦稱:四股眼)4/4為拍;夾板為2/4拍;二性為1/4拍;流水為1/4拍;另外還有介板、倒板、滾白等。每種板式還有許多變化。如流水板中即有大流水、小流水、緊流水、慢流水、二流水等。此外還有三花腔、五花腔、走馬腔、三倒腔、倒板腔等許多花腔。

山西晉劇十分注意運用二人以上的對唱、輪唱手段發揮其唱腔的藝術特色。如《忠報國》,通過大花臉、鬚生正旦的輪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當前感情。輪唱中多用適於敘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與青衣的對唱,來表現曹府遭禍後,老家人保姑娘倉皇逃難的故事。先以介板對唱,表現主僕脫離虎口時的狼狽狀態;繼以二性輪唱,追敘受迫害的經過,男聲方落,女聲又起,交替歌唱,別有韻味。

在山西晉劇中也有大段獨唱。這種獨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計》、《見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蓮和沈後的單獨唱段,無鑼鼓之響,有絲絃之音,行腔運調有如甘露細雨,點點入地。在山西晉劇唱腔中,還有用平板、夾板、二性、流水等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於追敘、懺悔、思考問題等。滾白是用以表現泣不成聲,極度悲哀的情緒。從過門到唱腔,都有極大的感染力。如《蘆花》中閔德仁的兩閃滾白,往往是演員揮淚而歌,觀眾彈淚而聽。

過去山西晉劇文武場編制為九人,稱九手場面,即鼓板(指揮)、鐃鈸、馬鑼、小鑼、梆子、吸胡、三絃、二絃、四弦。有時伴奏中需用鉸子,由彈四弦者代操;需要嗩吶伴奏時,則由彈三絃、拉二絃者代吹。文場樂器,呼胡是中音樂器,亦名葫蘆子。椰殼,比板胡殼大,狀如雞心,口面直徑約12-13釐米,粘以桐木板。主檔以硬木質製作,長70釐米。安有腰碼,固定在檔之中部。下碼置於桐木面上端六分之五處。馬尾竹弓,音質柔和,酷似男中音聲腔。呼胡拉主旋律,二絃、三絃、四弦配合伴奏。藝人說:呼胡、三絃是肌肉,二絃是骨頭,四弦是筋。又說:呼胡立杆子,二絃加塞子,三絃補窟子,四弦掌尺子、定調子。打擊樂器中的馬鑼,既重且大,直徑55釐米,厚約1釐米,聲音不散不躁,現多用六字馬鑼,與絃樂sl音相全,故有用馬鑼定音的傳統習慣。

山西晉劇絃樂牌曲很多。表現愉快情緒的有《繡荷包》等。表現苦惱的有《太陽神針》等,緊張用《緊殺雞》,舒緩用《大寄生》。這些曲牌可單獨使用,也可聯輟使用。如《打金枝》中的《鬧宮》與《春秋配》中的《揀柴》的音樂,就是用若干曲牌組成的聯奏曲。嗩吶曲牌也很多,如坐帳用的《開門鼓》、《慢拜場》等,能渲染元帥升帳時隆重莊嚴的氣氛。《戰宛城》中用的《對舞》,有千軍萬馬奔騰攻戰的氣勢。

打擊樂的鑼鼓點,約有四、五十種。如《硬三錘》、《五錘子》、《三翻鷂》、《小戰》、《戰煞》、《海沙》、《披頭》、《帽子頭》、《回頭》等。使用時,可根據劇情發展需要來選擇。如《悶場》(俗稱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頓足、立坐不安的動作與呼喊節奏。《斬黃袍》中高懷德上場,《回荊州》中趙雲上場,《長阪坡》中張飛斥責趙雲之後,都是用這種鼓點來襯托人物煩躁和焦急情緒。中路梆子有時在四股眼、夾板、二性唱腔之前,使用《七錘子》與絃樂接,必要時帶《撩子》配合劇中人耍馬鞭、或接門的動作。《坐樓殺惜》中宋江殺死閻婆惜,從她身上搜索梁山書信時,用《小戰》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戰戰兢兢,極度緊張的狀態。

TAG標籤:山西 獨具 晉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