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列表

你知多少?,有關藏族文化禮儀

中國每一個民族都非常的熱情好客,但是在招待客人時,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文化禮儀。如果你到西藏去遊玩的話,不瞭解他們那裡的禮儀,做出什麼不禮貌的事就不好了!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藏族文化吧!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

藏族家裡來客人時,全家大小會起來熱情迎接客人,主人家先把看門狗擋好。騎馬的客人來了,主人家會前去把韁繩接過拴好馬、下好鞍,把客人迎進屋裡,步行的客人或坐汽車的客人來時,主人家前去把客人身上的大小揹包等物接過來與客人一道進屋,請客人坐在火塘邊的上八位,忌在客人面前走來走去,否則視為對客人的不尊重或不歡迎,因此一般在客人的後面走動。客人進屋坐好後,主婦先把香噴噴的糌粑、奶渣、炒酥油奶渣等擺在客人面前供客人享用,然後主人會端來熱騰騰的酥油茶遞給客人喝,同時也會端來青稞酒敬客人,客人也儘可放開肚皮吃喝。

藏族有一句俗話說:“吃的擺在碟子裡是客人的自由。”客人不吃,主人家還會生氣,認為是看不起,所以,客人吃過了也得象徵性的吃上一點,主人才會高興。接待客人忌用有豁牙裂紋的爛碗、爛碟子。向客人和老人端茶飯要雙手遞送。倒茶、舀飯手要向裡傾,不能向外傾,向外傾是給死人獻飯的動作。

家裡來陌生客人,主人也會熱情的接待,並主動介紹家庭成員,對朋友、客人很重義氣,不說假話,不作違背諾言之事。藏族還有不讓客人空口離去的習慣,都要讓客人喝上酥油茶和吃上糌粑等,因此,在藏區不管吃好吃壞,不會讓你餓著肚子走。

慶祝節慶、結婚之喜、迎請高僧活佛和達官貴人的接待與平常的接待客人不盡一樣,以高規模、高水準來隆重接待,充滿喜慶的氛圍。

藏族敬酒、敬茶十分講究禮節,也有不少的規矩。敬酒以酒滿敬人為先禮,一般不用酒杯盛酒,用專用銀碗或瓷碗來敬酒,客人接過碗後,用右中指輕蘸一下碗中的酒,以拇指和中指朝天彈3下,分別表示敬天、敬地、敬佛。

據說,朝天彈3下是在提醒人們酒的來歷與天、地、佛的慷慨恩賜分不開,所以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靈。然後客人先喝一口,主人馬上會斟滿酒,再喝第二口,再斟滿,喝過第三口,再斟滿。往後,能喝的客人自由享用。藏族在傳統上沒有勸酒的習慣,不提倡喝爛酒,視酒為有毒之水。現在,由於藏區的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藏族的飲酒和敬酒習俗發生了變化。在餐桌上頻頻出現乾杯、先乾為敬、三口一杯、一醉方休等時髦語言,而且引以為豪。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 第2張

喝酥油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一般邊喝邊添,不能一口喝乾,一口喝乾了主人視為不喝了,就不會再添茶。不喝了就擺著不動,告辭時一飲而盡。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迎來送往,是藏族社交活動中的兩個重要環節,也是藏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統禮節之一。

在迪慶藏區迎接一般客人與平常接待客人的禮節差不多,婚姻嫁娶、迎接高僧活佛和達官貴人等時舉行相應的迎賓儀式,氣氛比較隆重,組成迎賓隊伍近在村口遠則數十里之外迎接客人,一般排成兩列,由幾名身著盛裝的女子雙手捧著盛有酒、奶的碗和盤、切瑪或福籮、哈達、五彩箭,站在迎賓隊伍的前列,其後排著老者、歌手,男的必須將楚巴雙袖套上,或搭在肩膀上,脫帽彎腰恭候,當貴賓到達時,迎賓隊伍就唱《迎賓曲》相接,接著老者致《迎賓辭》,並獻哈達、敬酒,在歡騰的歌舞中把貴賓迎進屋裡,按排序依次就坐,熱情款待,這種迎賓儀式是最為常規的形式。

在傳統上,迪慶藏區還有鋪綵綢路、設帳、撒白粉、焚香等特殊規格的迎賓形式。

鋪綵綢路是迎接貴賓的特等禮節,也很少見到,百年一遇。相傳,在中甸解放前,西藏昌都帕巴拉活佛來中甸時,中甸的僧俗群眾從獨克宗藏公堂至大佛寺用卡墊鋪設綵綢路迎接帕巴拉活佛,成為佳話世代相傳。

設帳迎賓也是有特殊規格的迎賓形式。迎賓的帶上帳篷、哈達、酒、果子等到村外的路邊草壩上迎接,貴賓到達時獻上哈達、敬上酒,在草壩裡喝酒、唱歌、跳舞、休閒,然後才迎接到家裡,熱情招待。在迪慶藏區這一傳統現在已經不多見了,但在其他藏區還仍有承襲,有機會可以去體驗。

撒白粉迎賓是迎接貴賓的一種形式。撒白粉迎接一般多用於迎接高僧活佛到家裡時,用白粉在門口畫出吉祥八瑞圖,表示吉祥如意,同時也表達對高僧活佛無比崇敬。藏族除了迎賓時撒白粉迎接外,在舉行慶典儀式、喪葬出殯時也有撒白粉圖案的習俗,舉行慶典儀式時畫雍仲圖案,象徵永恆不摧。喪葬出殯時撒白粉畫線,表示為死者指引靈魂之路。從撒白粉畫圖案的內容和形式看,撒白粉畫圖案的主要目的是表達慶祝,同時與藏族的尚白文化習俗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 第3張

藏族視焚香迎接為上等迎賓形式,多用於迎接高僧活佛和達官貴人。從焚香儀式的淵源解釋看,焚香是降神前的驅邪儀軌,祈禱帶來吉祥平安,迎接高僧活佛和達官貴人,焚香的目的也是求得吉祥平安。在迪慶藏區舉辦婚禮時,也焚香迎接,還配有兩位背淨水桶的少女相迎,象徵邪汙穢詬用火燒去、用水洗淨,帶來平安吉祥,新婚夫婦一生幸福的寓意。

有迎必有送,有迎無送,實屬失禮。在迪慶藏區,送客有平常性送客和隆重性送客之分。一般客人起身告辭時,主人先起來站在一邊,再三挽留客人,然後讓客人先走,一直送到門口或甚至更遠。送客人以躬腰曲膝、面帶笑容相送。

在傳統上,藏族送客人有等級規格,大概可以分為5種等級形式。一種是陪送客人1天路程相送,甚至送到客人家裡,這是最高禮節的送客形式,一般用在高僧活佛、達官貴人和重要親人等的送別;其次是送客一程就返回,也是一種較高禮節的送客形式;再其次是讓客人上馬目送至不見身影為止;第四是將客人送至大門或大院門外;第五是將客送出家門口,並道一聲:“呷勒拍若”或“呷勒詢若”(請慢走)。

隆重性送客要舉行隆重的送別儀式,焚香送別、獻哈達、唱送別曲、敬啟程酒等,場面既熱烈又莊重,賓主依依惜別,情景十分動人,給人留下一刻刻難忘的記憶。以香格裡拉縣藏族婚禮送別儀式為例,無論是嫁男還是嫁女,婚禮的當天早上,送親隊伍在火塘邊依次列坐,由父親或親族長者對出嫁的子女進行處世為人、孝敬老人、和睦鄰里、夫妻恩愛、勤勞致富等方面的出嫁訓言,如涕如訴,催人淚下,並歷數嫁妝品。

然後由喜官帶頭,送親隊伍起立齊唱《討嫁妝曲》,替出嫁的討經典和牲畜。接著出嫁的子女在神龕前點燃最後一盞酥油燈,喜官手捧哈達,帶來出嫁的和送親隊伍繞轉中柱三圈,邊繞邊唱《離別曲》,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兄弟姐妹的厚愛,最後將哈達獻於中柱上,就出門上馬送親。出門後,唱《離村曲》,回憶童年與村民們一起生活的每一幕場景,訴說離別時的難捨之情。在途中還要唱《過路曲》和《村莊曲》,問候村中老人健康,試問路途艱辛,讚頌村中英雄男兒、姑娘美貌才高,祝願村中牛羊肥壯糧倉滿。一直送到親家的家裡,在家裡還有舉行許多精彩的婚禮儀式。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 第4張

饋贈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藏族生產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禮俗,平日有之,節日更甚。饋贈禮俗是感情交流、情感溝通的社交形式,表示友好、真誠、呼喚理解與溝通,有其獨特的文化寓意,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實用性和紀念性。藏族互送的禮物大到金銀財寶,小到針線。饋贈物品大致有金銀財寶、牲畜、哈達、磚茶、酒、糖、鹽巴、布料、器皿、藏藥、乳製品、副食品等。藏族俗話說:“送來一隻雞,送還一匹馬。”這是藏族在人際交往中對禮物交換的樸素的價值取向,在現實生活中也能體現其實施價值取向的例項。

藏族社會歷經了狩獵、畜牧、農耕等社會發展階段,相互饋贈的禮物也與生產方式有關,生產什麼送什麼,有什麼送什麼,特色十分突出。藏族互送新鮮肉的淵源比送其他物類更早,在迪慶藏區有互送新鮮肉的習俗流傳,每當親戚朋友、隔壁鄰舍殺豬宰羊,互贈新鮮肉,這是約定俗成的慣例。這一習俗的存在可以斷定為藏族早期狩獵文化的遺蹟至今流傳。

畜牧業生產是藏區傳統的主要生產方式,尤其是為了畜種改良,馬、牛、羊變成了互送的最好禮物載體,同時也是友情交流的方式,這一習俗至今尤盛。贈馬意味著受禮者得到了饋贈者的尊敬和愛戴,並表示世交友好。在迪慶藏族的婚俗中,天下舅舅為大,為其侄男侄女結婚饋贈駿馬,視為最大的禮物。

隨著社會的發展,藏族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哈達的傳入藏區,也有了哈達來代替馬的贈送形式的禮俗,正如藏族俗話所說:“獻一條哈達,有送一匹馬的情義。”贈牛意味著至親或世好人家的休慼相關。藏族在長期的勞動中培養出對牛的濃厚感情,勝似血緣關係。贈羊意味著心知彼此恩澤的社交世交,多表示感激或致謝。藏族視羊為吉祥物,稱羊為“羊嘎”,意為吉祥寶物,發展的象徵。

藏族的日常社交饋贈品主要以磚茶、酒、糖、哈達、鹽巴、布料、器皿、藏藥、乳製品、副食品等生活用品為主,講究實用性,看對方的喜好和需要而贈送,茶、酒、糖、乳製品最為常見,這些物品與藏族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分割。藏族一日三餐不離茶。茶既是藏族的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 第5張

雖然青藏高原產茶不多,但漢地的茶到了藏區成為了通好的最珍貴的饋贈品,豐富了茶的文化內涵。在香格裡拉縣藏區婚俗中結婚定親送茶、酒、糖、哈達是不變的規矩,正如藏族諺語所說:“藏族姑娘用茶葉換,漢族姑娘用饃饃換。”還有藏族的婚禮祝辭裡也說道:“喝定親酒的有三個男人,是父親、舅舅和叔叔;喝定親茶的有三個女人,是母親、姑媽和姨媽。”茶、酒在生活中從現實的角度看,茶、酒是最為常見的生活用品,其實,茶、酒在社交禮儀中所起的作用,往往高於其價值,是通好的珍貴饋贈品。

在迪慶藏區最為常見的互贈禮品是三乳品,藏語稱為“嘎頌”,即乳汁、乳酪和酥油。不管是日常生活中,還在結婚嫁娶、喬遷誌喜、迎來送往等活動中,少不了三乳品的互贈,是迪慶藏族心目中的萬能禮品。因為,白色在藏族文化裡象徵純潔、真誠,也與藏族的尚白文化有著割不去的淵源關係。

藏族對人送碗視為最吉祥的禮品。但送碗必須盛滿東西,忌諱送空碗杯。並且在上面加放一條哈達,表示最大的敬意。因為,藏族在生活中離不開碗,過去藏族人碗不離身,隨身揣碗是藏族的習慣,碗是生命的象徵。在藏族的喪葬習俗也能體現這一文化現象,人死了把碗翻蓋在地上,表示人已經離開人世。

物以稀為貴,也是迪慶藏族的饋贈禮俗觀念。在過去,由於交通不便,物資交流範圍有限,日常的生活必需品也難以供應。比如,針作為饋贈禮品是一個例項。過去,在藏區可以說是完全自給自足的生活經濟形態,全靠手工縫製衣物等生活必需品,針就變成了珍貴的饋贈品,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才開始不斷普及縫紉機,逐漸代替了用針手工縫製,方便了生活。現在,送針為禮品,就不足為奇了,在藏區做針線活也少見。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 第6張

馬尾繡球是藏族獨有的送別禮物載體,也是通好友情的橋樑。自古以來,馬是藏族的伴侶,藏族就用馬尾做繡球,通好友情,表現出藏族人的浪漫情懷。所謂的馬尾繡球就是把馬尾綰成打結或編成辮子。客人離別時,主人給年長者送馬尾繡球,表達對長者的尊敬,祝長者一路平安;主人給年青人送馬尾繡球,表達年青人已長大會為人處事;主人給中年人送馬尾繡球,表達中年人已到受路人尊敬的年齡;青年人之間送馬尾繡球,表達生死之交,至死不渝。在迪慶藏區馬尾繡球的習俗至今在沿用,但其文化含意的傳承在年輕人中已經在消失。

藏族是一個多情的民族,青年男女之間互贈心儀物品也是形式多樣的,一般多為祕密互送,並在互送的心儀物品上展示各有所長、各有所愛,男的多送金銀首飾和衣物,女的多展示自己的才藝,送綁腿、腰帶等手工織品,互送心儀物品的最終目的就是心有所知、情有所屬。也有以對情歌的形式表達愛慕,互傳手帕,牽手幸福,永結同心。

藏族俗話說:“老人的訓言是金子。”藏族也有相互贈言的習俗,通常是高僧活佛贈給信教群眾或長者送給晚輩,多以鼓勵、愛護之情的贈言,也有勸解性的良言警語,起到了在人際交往中“贈人千金不如贈人美言”之效。

在藏族的交往禮節中獻哈達、獻麥穗酥糕等最為常見,與藏族的社會生活不可分割,在迪慶藏區也是如此,獻哈達、麥穗酥糕等在社會生活隨處可見。

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而崇高的一種禮節習慣,在迪慶藏區也是如此,凡是婚喪節慶、迎來送往、拜會尊長、喬遷之喜、覲見佛像、送別遠行、調解冤鬥,都離不開獻哈達,向對方表示純潔、友好、虔誠祝福。

藏族俗話說:“獻一條哈達,有送一匹馬的情義。”哈達並非是藏族獨有的土特產品,而是來源於漢地的舶來品。據有關史料記載,哈達是在元朝時傳入西藏的,元朝皇帝元世祖尊為國師、帝師的薩迦法思巴到內地會見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時,第一條哈達帶回了西藏,他給西藏的菩薩、佛像、貴族、高僧敬獻哈達。當時的哈達,兩邊繪有萬里長城的圖案,上面還有“吉祥如意”字樣。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 第7張

有藏族學者研究認為,藏語裡的“哈達”一詞來源於蒙古語中的“哈達卡”,獻哈達是蒙古族的一種古老禮俗。後來,哈達傳到藏區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演變發展,賦予了宗教色彩。藏族認為,哈達是仙女的飄帶,象徵聖潔和與神靈同在、幸福無邊、吉祥如意。

哈達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一種載體。藏族使用的哈達有藍、白、黃、綠、紅等五彩哈達,最為常用的是白色哈達,這與藏族崇尚白色有淵源關係。藏族自古以來崇尚白色,以羊毛、糌粑或白石、白灰等白色物品來表達和象徵純正、潔白的善心誠意、吉祥和繁榮。後來,隨著佛教傳入西藏,佛教的尚白傳統也隨之傳到西藏,強化了藏族尚白文化心態理念,同時,蒙古族的“哈達卡”傳入西藏和漢族地區發達的絲織業又為藏族的尚白文化心態進一步提供了表達的具體形式和便當的載體,從而使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得到了交流,促進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藏族具有豐富的色彩文化,對哈達賦予了色彩文化的內涵和表徵意義,藍色表示藍天,白色表示白雲,黃色表示大地,綠色表示江河,紅色表示火。五彩哈達含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要素的表徵意義,與五行文化相融合,認為一切生命離不開五行元素。五彩哈達是最珍貴而隆重的禮物,視五彩哈達為菩薩的服裝,在特定的情況下才獻給菩薩和最親近的人。正如香格里拉藏族民歌裡所唱:“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黃色哈達是活佛的衣冠。”表明了除了獻白色的哈達外,還有對活佛、高僧大德敬獻黃色哈達的習俗。

藏族使用哈達十分講究,在質地、規格、表徵、敬獻物件等方面都有傳統的標準,而且十分嚴肅的行禮,表達敬意。藏族權威性辭典《藏漢大辭典》裡載:“哈達,一種作見面禮品的絲織物,相當於漢族古代的禮帛。內分特定內庫哈達、頭等阿喜、二等素西、三等素達等品類。”可見,一般常用的哈達可分為4個種類。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 第8張

特定內庫哈達,又分為吉祥八瑞、寂安樂巴、化日呈祥和長壽哈達等4種,由被藏族稱為“浪翠”的高檔絲綢為料織成的,質地優良,在哈達上織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種隱形圖案。其規格長3米或6米,寬兩米或60釐米,既寬又長。比如,化日呈祥,藏語稱為“哈達尼莫德勒”,因織紋上織有隱花藏文“尼莫德勒”而得名。哈達中央織有隱花吉祥結、蓮花、寶傘、右旋海螺、金輪、寶瓶和金魚等吉祥八瑞圖,上下兩端為二龍戲珠,左右兩邊為相互連結的萬字符號和藏文“尼莫德勒”,象徵堅固不摧,永恆常在。過去,內庫哈達在市面上是買不到的,現在,市面上有銷售。

頭等阿喜由阿喜(中檔絹紗)為料織成的,故名“阿喜哈達”,上織有吉祥八瑞或菱形圖案。其規格長1米或兩米,寬60釐米。多半敬獻於前輩、先生和父母。二等素喜,藏語稱“素西”,由素西(上品綿紗)為料織成的,兩端印織有吉祥字樣。其規格長60釐米或100釐米,寬40釐米。一般用於親朋好友互贈。三等素達,藏語叫“素達”,由素達(低檔綿紗)為料織成的,紡得稀疏如網,質地不太好。其規格長1米或1。3米,寬26釐米左右,質地不太好,紡得稀疏如網。通常用於大眾場所互相認識或交際中,表達主人的良好祝願。

藏族獻哈達因尊貴、長幼輩分的不同有不同的規矩和敬獻形式,所表達的意思也有所不同。獻哈達前,必須將哈達卷收沓疊,並用哈達的末尾來隨意捆挽一下,以便展獻。獻哈達時,解開捆挽的哈達,斜向拋揚空中,然後雙手前伸掌心向上,將哈達託於掌心高舉與肩平,然後再平伸向前,彎腰獻給對方。

晚輩向長輩敬獻哈達,躬身俯首,雙手奉獻,以表恭敬和誠意,獻於手上或置於座前的案上,不能掛在對方的頸上,一般對方不回贈哈達。平輩平級獻哈達,表示誠摯的友情,亦只應獻於手上,對方接受後也有回敬一根哈達作為交換的禮節。長輩對晚輩贈哈達,表示親切的關懷和慈祥的愛意,可直接將哈達掛在對方的頸上。不管是長輩,還是平輩、晚輩,接受哈達時,應將身體微微前傾,恭敬地雙手接過哈達,然後繞頭後掛在自己的頸上,以示敬意。

有關藏族文化禮儀,你知多少? 第9張

有時活佛、高僧大德、達官貴人接到哈達時,順手將哈達回敬於對方的頸上,以表保佑,萬事如意。除此之外,不能把哈達退返給獻哈達的人,否則,認為是不接受對方的誠意,令人失望傷心。因此,所接受到的哈達,收藏起來,或掛在屋內較高、潔靜的地方。

獻哈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不同的場合有其不同的祝福和含意。宗教活動中,向菩薩、活佛敬獻哈達,表示對佛的無限敬仰和對信仰者的真誠之心,同時也祈求菩薩保佑,萬事如意;在節日裡,互贈哈達表示共同慶賀佳節、祝福來年吉祥如意;迎送賓客敬獻哈達,表示對來客熱烈歡迎和對遠行的祈願一路平安;晚輩向長輩、學生向老師、弟子向尊師、俗人向僧尼、下級向上級敬獻哈達,表示崇高敬意和祝福吉祥安康;在婚禮中,獻哈達表示恭賀新喜,祝願新婚夫婦恩愛如山,白頭偕老,兒孫滿堂;在舉行葬禮時敬獻哈達,則表示對死者哀悼和對已故親屬的安慰等等。

在藏族的禮節中,調解雙方矛盾時,哈達還承擔著友誼的使者,一方向對立方獻哈達,表示愧悔,對方接受了哈達,表示願意化干戈為玉帛,反之則不然。

在過去,不管是對上敬獻,還是對下賜給、平級之間互贈,使用哈達都是按一定的規矩、規格和形式來行禮,不越軌亂禮,亂了規矩,會被人譏笑。現在,獻哈達隨意性比較大,沒有那麼嚴格的規矩和形式。很多時候,不分場合、不講規矩、不看物件、不分規格地獻哈達,把藏族最嚴肅、最崇高的禮節庸俗化,這一現象的出現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不甚瞭解或不懂得哈達文化的內涵意味所致。總而言之,哈達是藏族人民的尊貴禮物、衷心祝福、親切關懷,是團結的象徵、友誼的橋樑、文明的標誌,表達了藏族人民的一片深情。

獻麥穗酥糕是藏族喜慶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禮節,與獻哈達一樣具有鮮明的尊敬、友誼、忠誠和厚道的民族特色。在藏區,每當過年節、大型慶典、迎送賓客、操辦婚事、搬遷新居等民俗活動,都離不開獻獻麥穗酥糕和哈達。但在各種喜慶活動中因地方不同其捧獻形式也有所區別,但其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

TAG標籤:禮儀 藏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