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墜子皇后喬清秀,墜子戲文化名人

說起中國的曲藝文化啊那可是說與說不完,先不說中國我的戲劇裡的核心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為什麼呢既然是中國的五大戲劇那肯定是被大家所瞭解了,今天小編要說點不一樣的,什麼呢,就是是河南墜子文化中墜子皇后喬清秀,希望大家喜歡。

墜子戲文化名人:墜子皇后喬清秀

喬清秀(1910~1944)中國河南墜子藝人,河南墜子北路調的創始人之一。原名袁金秀。河南內黃人[1].是河南墜子北路調創始人之一,以吐字俏利、旋律悠揚的“巧口”著稱。她幼時接受多種民間戲曲和說唱藝術的薰陶,拜喬利元為師,學唱河南墜子的短段曲目。

1924年開始登臺演出。1939年舉家赴瀋陽演出,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殘酷迫害,喬利元慘死,喬清秀返回天津,精神失常。於1944年病故。喬清秀曾經前輩名家潘春聚、張金忠的指導,演唱技藝高超,演唱風格清新,行腔明快婉約,嗓音純淨甜潤。與程玉蘭、董桂枝形成河南墜子三大流派鼎立曲壇之勢。

金秀隨喬利元學藝,盡顯天分,對墜子的熱愛也日漸加深。“大姐可要強,不吃不喝也得把曲兒唱好,免得別人瞧不起。”喬清秀的一個妹妹阮秀嬌評價她說。喬利元原是梨花大鼓藝人,後改唱墜子,故其腔調中仍帶有明顯的梨花大鼓味兒。金秀就在這樣的基礎上,依據自身的條件,精心創造,逐漸唱出了新腔。

不久後,二人搭檔到邢臺演出,好評如潮。這為喬派墜子的的誕生創造了良好基礎。1926年秋,金秀十六歲,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回大名姥姥家過正常日子,二是答應喬利元的要求嫁給他。個性中深藏叛逆色彩的金秀選擇了後者:嫁給師傅,隨他說一輩子書。這件事在當時掀起了軒然大波,引起了金秀家人和曲藝行內的雙重反對。但金秀決定了就不再回頭,並改名喬清秀,更顯出了她的叛逆與固執。

“二喬”更叛逆的行為還在藝術追求上。當喬利元發現這個靈秀的女孩子學說中長篇一天一夜能學會800句唱詞,深感自己已教不了喬清秀,便衝破門戶之見,給喬清秀請了梨花大鼓名家潘春聚,後又讓喬清秀拜名藝人張金忠為師,不斷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開始清秀還和喬利元唱對口,不久她便一人撂單了。他們在冀魯豫交界一帶活動,享有盛譽。

墜子藝人們素有這樣的說法:“書盡緣法滿,唱口無盡期”.意即再好的書總有說完的時候,書盡人散。但一個演員的腔調(即唱口)若能被人喜愛欣賞,這個“緣法”就無盡期了。喬清秀也在為規整七年級個被聽眾們喜愛的的基本腔調而努力著。

喬清秀的唱腔基礎來自於喬利元,以梨花大鼓的腔調為骨幹,吸收融會河南墜子中最具特色的樂句和音型,又對墜子中的獨特腔調進行有選擇的加工和運用,並大膽引進京韻、京口等音樂成分,逐漸形成了“梨花為骨,墜子為肉”,歡快、俊俏而又圓潤的喬派墜子。喬清秀也廣泛學習其他曲種的音樂,但並不是機械地照搬,她和琴師康元林商定,在對唱腔進行規整時,既要使觀眾聽著是自己的調,又要使他們百聽不厭。

所以,她在學習時更注意融化,更注意化為己有,不論是學習何種音樂,都要求能為她所需,能為她所用。如在天津的梨花名家“蓋山東”鹿巧玲曾教給她一段唱,第二天便“化”進了她自己的唱腔中,唱得又俏又好。鹿巧玲感慨地說:“清秀這一手真是厲害。”

一次,她在看電影時聽了周璇唱的《孟姜女哭長城》,十分喜歡,沒多久便在她唱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中出現了。喬清秀因他大膽而又略帶叛逆的改革而招致了同行的不少非議,一度被人指作“叛徒”墜子,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天津觀眾山呼般的讚賞與喝彩。“灑脫宛潤,抑揚吐吞。中州大鼓享佳名,不只神清貌亦清。”(1938年10月6日天津《庸報》)從此,喬清秀便以“墜子皇后”的美明,享譽天津衛。

喬清身體不好,到了天津又因過度操勞,身子就更虛弱了。演出前,她常躺在後臺一張小床上躺著養神,看上去少氣無力,病懨懨的。可一旦化了妝,上了臺,她的精氣神就來了。每逢清秀出場,舞臺上也如戲臺一樣,立即換上繡有喬清秀大名的華麗桌幃。

喬清秀身穿白色大褂(有時穿青色或灰色大褂),上繡展翅欲飛的紅鳳凰,頭上梳一條大辮兒,出臺幾步,對觀眾彎身一躬,辮子由身後搭至身前,然後一甩辮子一昂頭,二目閃爍,氣度非凡,未開唱先贏得個滿堂好。為使喬派墜子得以日臻完美,喬清秀不僅積勞成疾,她唯一的愛女小巧身患急病,也因演出延誤醫治,只有三歲便夭折了。在天津的十年間,她只到公園玩過一次,還是喬利元特意動員她去的。

【結束語】1944年農曆正月十三這一天,陰雲密佈,冷風陣陣,喬派墜子的創始人,河南墜子的藝術泰斗,墜子皇后喬清秀,在天津四合軒衚衕6號院內的一所房間裡,在唱片中歡快的墜子聲裡,卸恨含冤悲憤地與世長辭,時年僅3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