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列表

浙江三大劇種分別是哪三種,詳解

感覺浙江那個地方很神奇,不管什麼東西都離不開浙江的樣子。那麼對於戲劇呢?在浙江,戲劇也分為了三個劇種。老毛毛領袖和文學家郭沫若對其中一種戲劇更是讚賞有加。本期戲劇文化將為你介紹浙江的三大劇種。

詳解:浙江三大劇種分別是哪三種

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臺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中華民國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次以“越劇”稱之。著名演員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範瑞娟、徐玉蘭、尹桂芳、王文娟、張桂鳳、茅威濤等。

紹劇,又名“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杭州地區和上海一帶,因其形成於紹興,並以紹興地區各縣為流行中心,1953年定名為紹劇。紹劇的主要唱腔曲調為〔二凡〕、〔三五七〕和〔陽路〕。紹劇劇目頗為豐富,例如《龍虎鬥》、《女吊》。紹劇後期也發展了部分取材於《西遊記》的猴戲,名演員六齡童(章宗義)的孫悟空,別具一格地塑造了一個機智、勇敢、正義的藝術形象;七齡童的豬八戒,集詼諧、灑脫和笨拙、善良於一身,塑造了一個可笑、可愛、可氣而又十分值得同情的生動形象,都使觀眾叫絕不止。他們演出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曾經轟動一時,並受到毛領袖和文學家郭沫若的讚賞。

婺劇,俗稱金華戲。它流行於浙江金華、衢州、麗水、台州地區和杭州地區的建德、淳安、桐廬,以及贛東北一帶,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秋定名為婺劇。

越劇
  民國6年5月13日,小歌班初次進入上海,在十六鋪“新化園”演出,因藝術上粗糙簡陋,觀眾寥寥。以後續有3班藝人來上海,但均告失敗。藝人們在學習紹興大班和京劇的表演技巧後,藝術上有所提高,民國8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民國9年起,小歌班集中了一批較知名的演員,編演了一些引人入勝的新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碧玉簪》《孟麗君》等。這些劇目,適應了五四運動後爭取女權和男女平等思潮的興起,受到觀眾歡迎。之後,昇平歌舞臺老闆周麟趾,從嵊縣請來民間音樂組織“戲客班”的3位樂師組成越劇史上第一支專業伴奏樂隊,演奏時以15兩音定弦,沿用紹興大班習慣,稱為“正宮調”,簡稱“正調”,從此“絲絃正調”成了主腔;並借鑑紹興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體的音樂框架。民國10年9月至民國11年,男班藝人相繼將劇種改稱“紹興文戲”,吸收京劇、紹劇的表演程式,向古裝大戲方面發展。劇目則受海派京劇影響,主要編演連臺本戲,在“大世界”、“新世界”等遊樂場以及茶樓、旅社、小型劇場演出。主要演員有小生王永春、支維永,小旦衛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馬潮水,小丑馬阿順、大面金榮水等。

民國12年7月,嵊縣籍商人王金水請男班藝人金榮水回鄉辦起第一個女班,招收13歲以下的女孩二十餘人。翌年1月14日,該女班在上海昇平歌舞臺演出,稱“髦兒小歌班”。民國18年,嵊縣辦起第二個女班,之後續有舉辦。民國20年底開始,一些女演員如王杏花、陳苗仙、呂福珠以及“東安舞臺”、“四季春班”等先後來滬,但仍為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民國17年1月起,女班蜂擁來滬,民國30年下半年增至36個。女子越劇的所有著名演員幾乎都薈萃於上海。報紙評論稱“上海的女子越劇風靡一時,到近來竟有凌駕一切之勢”。而男班由於演員後繼無人,最終被女班取代。

紹劇
  紹劇較有影響的劇目傳統戲有:《龍虎鬥》、《後硃砂》、《龍鳳鎖》、《蘆花記》、《雙貴圖》;新編歷史戲有:《于謙》、《斬魏徵》;現代戲有:《血淚蕩》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已拍攝成電影。

紹劇的著名演員有樑幼儂、吳昌順、陸長勝、筱玲瓏、林芳錦、汪筱奎、章宗信(七齡童)、章宗義(六齡童)、筱昌順、陳鶴皋、章豔秋、王振芳(十三齡童)、錢慧韻、筱豔秋等。

婺劇
  婺劇中的高腔有西安、西吳、侯陽三種。婺劇中的崑腔,是南昆流傳在金華的一個支派,稱金華崑腔或“草昆”。戲院婺劇中的亂彈,亦稱浦江亂彈,由安徽太平(今當塗一帶)和旌陽(今旌德)經天目溪流入浦江等地,現安徽已失傳,唱腔以〔二凡〕和〔三五七〕為主,蘆花調〕和〔撥子〕也常採用。婺劇中的徽戲,主要從皖南經新安江流入,今在安徽因受京劇倒流影響,已近失傳,而婺劇中的徽戲,卻較完整地儲存了原貌。它的唱可分為“徽亂”和“皮黃”兩類。婺劇班社因其兼唱的聲腔不同,分為三合班(兼唱高、昆、亂)、兩合半班(兼唱昆、亂、徽戲,而無高腔)、亂彈班(以亂彈為主,兼唱少數徽戲)、徽班(以徽戲為主,兼唱灘簧、時調等小戲)。

TAG標籤:劇種 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