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種類繁多的聊城小吃

聊城特色小吃,美食佳餚,是魯西風味的代表,是聊城歷代廚師苦心鑽研,根據本地風俗口味研創出來的,又受南北飲食文化的影響加以改造發展。聊城小吃種類繁多,比如燒麥,黃米切糕,託板豆腐等等。小吃文化大全,帶你吃在聊城。

種類繁多的聊城小吃

聊城五更爐燻雞
  明洪武年間災荒連連、人煙稀少,為安民生,官府從山西移民遷往山東,有張姓兄弟在遷徙之列。官府規定同姓不得遷往同一地方,於是弟弟改姓劉,哥倆遷到山東陽谷。次年仲秋,弟弟五更起床煮雞,看望十里外的兄長,見廚房有梨木,便用梨木做柴將雞薰熟,到兄長處一吃,別有一番風味。這一做法流傳下來,逐漸變成聊城名吃。聊城各飯店有售,20元左右。

臨清燒麥
  臨清傳統名吃。為介於包子和餃子兩者之間,經特殊方法蒸制而成的包餡麵食。臨清燒麥以王家燒麥為最佳,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為臨清麵食行業的四大名吃(竇家蒸包、徐家煎包、王家燒麥、武德魁肉餅)之一。其製作方法:燙麵,軋成荷葉麵皮,然後包蒸而成。形如石榴,皮薄柔軟,隔皮見餡,餡香鮮嫩,不腥、不羶、不膩。

陽谷布袋雞
  陽谷傳統名吃。陽谷城內北街張家世代相傳。做法獨特,整雞脫骨,將五臟抽去,腹內裝入海蔘、魷魚、海米、竹筍、香菇、火腿,脖頸裝入水氽丸子,雞蛋煮熟剝皮放於腹後,加料物蒸煮,清蒸後湯白如奶,稱奶湯布袋雞;過油蒸湯呈紅色,稱紅扒布袋雞。成品菜“折翅彎脖如打戀(如雞打戀窩),無骨完整背豐滿,吃時用筷輕一按,當眾即可下雞蛋”,故又名“鸞鳳下蛋”。被聊城市消費者協會定為“魯西名吃”。

聊城呱嗒
  聊城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曆史,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是—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餡料有肉類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在製作時,先用燙麵和呆面,隨季節變化按不同比例調製,卷以配好的餡料,兩端捏實,軋成矩形,後放入油鍋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適口,加之有餡有面,備受群眾歡迎。在城鎮鬧市、鄉間集日,常年有設攤者供應。

託板豆腐
  臨清傳統名吃,因賣主總是切好放在一塊特製的長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稱“託板豆腐”。在臨清每天從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車、自行車或是肩挑的小擔上,放著一大塊用白布包著的顫悠悠、水汪汪、熱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爭相購買。其特點是白嫩、細膩、香甜,營養豐富,便於人體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黃米切糕
  黃米切糕用黃米、紅棗、紅小豆製成。黃米每天都是用石碾、石磨現碾現磨,特別新鮮。切糕吃法也特別,用秫秸棍叉開拿著吃,別提多麼可口。老輩人都知道,臨清切糕王,曾在北京專賣切糕。

TAG標籤:小吃 聊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