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列表

種類繁多的安徽特色小吃

徽商是中國十大商幫之一,安徽小吃是漢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的小吃繁多,富含悠久歷史文化,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吃貨們,安徽是你們值得一去的好地方。下面小編來小吃文化大全中盤點下安徽小吃。

種類繁多的安徽特色小吃

送灶粑粑
  送灶粑粑,是安徽合肥市以及蕪湖、馬鞍山等地,如壩鎮、槐林、無為、廬江等一代的漢族傳統小吃,民間節日祭品。每年送灶節,當天晚上居民用米粉做成餅,用豆乾,肉,蔬菜或鹹菜等為餡,用素油煎出舉家共食,迎接小年和即將到來的嗎。

麻餅
  麻餅,是合肥傳統四大名點之一,歷史悠久。麻餅形如月餅,表面金黃。圓邊淺黃,表皮芝麻顆粒飽滿,分佈均勻,食之外皮鬆軟香甜,內餡甜而不膩,具有橘、梅等果料風味。

合肥烘糕
  合肥烘糕,是合肥四大名點之一,具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傳說始於北宋末年。以米粉為主要原料,經拌粉、裝模、燉粉、成型、烘烤而製成的口感鬆脆的糕類製品。另外,烘糕也流行於四川廣安、湖南湘鄉等地。

白切
  白切,是合肥四大名點之一,白切片薄甜脆、質白透明,口感酥脆,甜而不膩,因拌有芝麻,故香、甜、脆三味俱佳,而成為優質名點,後也有用黑芝麻製作,墨黑如漆,滋補養身,故又叫黑切,2個統稱白(黑)切。

寸金

寸金,是合肥四大名點之一,形似筆桿粗細,長約一寸,故名“寸金”。糖表層脆、心酥軟、甜味醇,具有橘餅、桂花的特有香氣,脆、甜兼得。

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又名廬江大彎餃,是安徽省合肥地區漢族傳統小吃,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合肥市三河鎮及合肥市市區部分地區均有。以秈米粉製成餃皮,豬五花肉及調料製成餡心,成餃後油炸而成。色澤金黃,外皮微酥脆、餡心味鮮美。已有近百年製作歷史。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實為素菜之珍品,更為安徽省壽縣漢族傳統名餚,屬於沿淮菜系。豆腐起源於淮南王劉安時期八公山一帶,即淮南市八公山區與壽縣的交界地,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種類繁多的安徽特色小吃 第2張

廬州烤鴨
  廬州烤鴨,是合肥傳統小吃,原系宮廷御膳美食,明時流入豪門至民間,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江淮酒家鴨油燒餅
  鴨油燒餅,小小的一個,其實更象千層餅,裡面裹了蔥花、鴨油等。燒餅裡鴨油不少,烤的焦黃透酥,趁熱吃更棒。咬上一口,一點點鹹味,蔥的清香、鴨油的鮮美混合著芝麻的香噴噴的,非常美味。

桐城菜心粑
  桐城菜心粑,是桐城市風味獨特的傳統早點,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美名遠播。當時古城居民最喜愛的早點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潔晶瑩的菜心粑。縣城街道兩旁到處開設有經營菜心粑的早點店和茶社,生意十分興隆。

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又稱御膳豆腐,是安徽沿海地區的傳統名餚,是用嫩豆腐為原料切成片,夾入豬肉末、蝦仁末等,裹上雞蛋粉糊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再用糖醋勾上芡汁即成。

丫山藕糖
  藕糖,是一種高雅精細的傳統食品,外形成圓柱狀,長短同香菸,粗細同手指,因其內有細孔,形似藕節而得名。丫山不僅歷史文化豐厚,而且飲食文化也耐人尋味,這個地方加工的藕糖遠近聞名,在相鄰的銅陵市、青陽縣都有很大的市場。每年的冬至一過,便是加工藕糖的繁忙季節。隨著銷售市場的不斷拓展,丫山加工藕糖的個體手工作坊越來越多。

手抓餅
  手抓餅原名蔥抓餅,起源於臺灣。由天津蔥油餅演化而來。其千層百疊,層如薄紙,用手抓之,面絲千連,其外層金黃酥脆,內層柔軟白嫩,一股蔥油與麵筋的香味撲鼻而來,讓每個人來不及等待,抓起就吃。

吉祥
  吉祥餅,是安徽固鎮縣濠城地方的特產名吃,曾做為貢品,掛過金匾,號稱“天下第一餅”,是篩選淮北大綠豆,經浸泡、去殼、拐糊、淋糊、攤烙、蔭晾等多道工序,手工精製而成。

TAG標籤:安徽 特色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