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來歷故事,清明節吃青團的寓意

清明節每個不同的地方都會有不同的習俗,而唯一不變的就是祭祀習俗了,那麼清明節吃青團的寓意是什麼呢?清明節吃青團的來歷故事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吃青團的寓意 來歷故事

你可能感興趣:客家人的清明節風俗 習慣

清明節吃青團的寓意
  上海人在清明前後有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的法規,於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即渭明前一、二日,還特定為“寒日節”。
  古代寒食節的傳統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揚,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節充飢,不必舉火為炊。
  現在,青團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流傳百餘年,仍舊一隻老面孔。人們用它掃墓祭祖,但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清明節吃青團的寓意 來歷故事 第2張

你可能感興趣:蘇州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怎麼過的

清明吃青團的來歷故事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陳太平,清兵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裡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

清明節吃青團的寓意 來歷故事 第3張

你可能感興趣:清明紙錢的由來 發展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裡,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TAG標籤:清明節 青團 寓意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