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二十四節氣/列表

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最簡短的來歷

我國對於傳統節日是很重視的,有的還會放假連休,同時還有特色風俗,人們在過節時應多探尋背後的故事,這樣才顯得更加有氛圍。本篇就與大家普及一下清明的由來,到時候和家人朋友們相聚一起,就可以把這些內容講與他們聽。

清明節最簡短的來歷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最簡短的來歷
  從民俗角度來看,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一旦到了這個時段,氣溫便迅速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舊時這一天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最簡短的來歷 清明節的由來 第2張

這個節氣的由來
  清明節還來源於一個傳說。春秋時期,有個叫介之推的臣子輔佐重耳當上國君,即歷史上的晉文公,但封賞時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想起來。可是,介之推和母親已到深山隱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揹著母親都遇難了。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後來逐漸演變成清明節。
  都有什麼活動
  盪鞦韆:古時候的鞦韆,大部分是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的。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變成了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但能從中獲得樂趣,還能培養勇敢精神。無論大人小孩都希望這項娛樂活動。
  放風箏:在古時候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戲,還被認為是一種祈福行為。那時的人們覺得放風箏可以放走晦氣。因此到了清明節會把自己的願望寫在紙鳶上面,希望天上的神仙看到,也有等到風箏放高的時候剪斷手中的線,寓意不好的東西隨風而去。

TAG標籤:來歷 清明節 由來 簡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