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山西臘八節的風俗習慣

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臘八節,自古各地在這日裡的習俗多為食俗,如熬煮臘八粥,有的地方泡臘八蒜,晒臘八豆腐、吃臘八面等等,那麼山西地區的臘八節都是怎麼過的呢,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

山西臘八節的風俗習慣

每逢臘月初八,佛教寺廟誦經弘法,仿效牧女獻糜,取香谷時果造粥供佛。後來這一傳統演變成民間習俗,每年臘八節,家家戶戶都要製作臘八粥,《馬邑縣誌》記載:“臘凡四十日,而以十二月之八日為勝。俗於前夜煮諸豆和米,雜以棗、核桃為粥,黎明食之。稍遲則忌之,日犯紅眼。”意思民間吃臘八粥還要特別講究在太陽出山之前。

而在山西晉中一帶,則有歌謠曰:“咕咕鳴(mi),咕咕鳴,早早起來吃餾米。”“餾米”是臘八粥的另一種做法,在蒸鍋裡先鋪一層紅棗,放一層泡好的黍米,再放一層紅棗,再放一層黍米,下面加柴不停地蒸,上面再灑幾次水,蒸熟後紅黃相間,吃著軟甜香綿,鄰里還互相贈送品嚐。

“咕咕鳴”指公雞報曉。大人們於初七晚上或初八拂曉前將餾米做好,臘八早晨,公雞一叫,就催攆孩子們早早起來吃餾米,這也和上文提到的舊時禁忌一樣,怕要是等太陽升起來才吃臘八粥,會得紅眼病。

山西民間在臘八早晨,還要將臘八粥挑上一些放於石磨、石碾上,往院內或場上的棗樹、杏樹、梨樹等樹權上抹一些,讓孩子們用棍棒或斧頭在樹幹上敲打,口中還唸叨:“管你結棗不結棗,年年打你三斧腦”,“舉起棍棒狠揍你,明年可要多結梨。”

此俗名叫“祭樹”,實為世代相傳的“嫁棗法”:用斧背敲擊樹幹,使樹幹韌皮區域性受傷,阻止部分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向下輸送,而留在上部供應枝條,從而使棗樹多掛棗兒。

臘八節,晉北民間有破冰取冰的習俗。這一天從河中打砸冰塊,成拳頭大小,供奉諸神,遍撒街巷院落,據說可免除瘟疫。全省普遍有在這一天醃製臘八醋、臘八蒜的習俗。晉北朔州、陽高等地還要做醃肉。

舊時,家長在臘八節要讓學生給老師敬送臘八粥。現在,此俗在山區學校仍有遺存。

臘八節一過,離春節就只餘二十來天,家家戶戶就置辦年事了。晉東南流行一首歌謠,叫《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吃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過了臘八節,緊接著就是祭灶節、除夕。民間說的過大年,並非僅指農曆正月七年級一天,習慣上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因此臘八節也被人們視為“春節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