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當前位置 /首頁/老黃曆/傳統節日/列表

廣東揭陽民俗行彩橋,嚮往美好生活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一,廣東揭陽市的市區之中彩橋如虹,行人如潮,花燈似海,夜空若晝,這是因為此時正是當地迎來一年一度“行彩橋”民俗活動的日子,市民們來到市內的石獅橋,一邊行橋一邊觸控橋頭的石獅,以求新年好運吉祥。那麼今天的民俗節日就為你介紹這一熱烈歡樂的“行彩橋”。

嚮往美好生活,廣東揭陽民俗行彩橋

行彩橋俗稱行頭橋,是廣東省揭陽市鬧元宵的一項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每年農曆正月十一,市區榕城的大小橋樑均被彩燈、彩旗裝扮一新,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度橋祈福,熱鬧非凡。

位於榕城打銅街的石獅橋是每年“行彩橋”最熱鬧的地方,數以萬計的人們將此橋圍個水洩不通,大家一邊行橋一邊摸著橋頭的石獅,默唸佳句,祈望能夠過個豐收、吉祥、安康的新年。

儘管人潮如湧,但是男女老少仍樂此不疲,到處盪漾著歡聲笑語。彩橋周圍懸掛著成百上千幅繡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貴吉祥”、“國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樣的標旗彩幅,表達了人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當地人講,“行彩橋”總共分3回合進行。正月十一日晚開始的“行彩橋”,稱為“行頭橋”。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人們三五成群,扶老攜幼,興致勃勃向彩橋湧來。“行頭橋”時,人們都要採下橋頭的榕枝竹葉,並各作四句:“摘榕葉,日日有錢揸(拿)”,拿回家裡插在門楣上,以祈帶來好運。

在“行頭橋”中,不同年齡不同的祈禱語。如帶著小孩的人說:“行橋頭(或摸獅頭),阿奴事事賢”;未婚的小夥子說:“行橋肚(或摸獅肚),娶雅嬤(即漂亮妻子)”;姑娘們拿石塊或竹枝擲溪中說:“擲(或行)橋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懷孕的婦女說:“摸橋(或獅)耳,生阿弟”等等。

正月十五晚進行“行彩橋”的第二回合,稱為“行二橋”,人們既鬧元宵賞花燈,又“行彩橋”,但已經遠遠比不上正月十一晚熱鬧。到了正月十六日晚,則進行“行彩橋”的第三回合,稱為“行尾橋”,行過尾橋,整個“行彩橋”活動至此結束。

除揭陽之外,普寧的洪陽也有在元宵前後“行彩橋”的習俗,在洪陽人之中還廣泛流傳著“十五夜行橋頭”的傳統,這裡的“橋頭”說的是洪陽城裡的“太平橋”。此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太平橋的兩側欄杆兩端都有兩頭石獅子,每到元宵夜,洪陽人男女老幼便攜手共同走過“太平橋”,行橋時,每個人也必定要摸一摸橋兩端的石獅子,而當地還有傳說,走過橋時不能再回過頭來看,一旦回頭看就不吉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