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歷史悠久的衛國戚邑孫氏的遷徙故事

  孫,五行屬水。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3位。在中國歷史上,孫權曾建立三國時期的吳國。截至到2012年,孫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行第12位,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5%。
歷史悠久的衛國戚邑孫氏的遷徙故事
  衛國始封之君為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公東征,平定了商王后裔武庚等的反叛後,把原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分封給康叔,衛成為當時的諸侯大國。但到公元前660年,衛被翟打敗,靠齊國的幫助,遷都楚丘(今河南滑縣),從此淪為小國。後又遷都帝丘(今河南濮陽縣西南)。前面已述,衛武公有子惠孫,惠孫之子名耳,為衛上卿,食採於戚(今河南濮陽縣北),耳之子乙以祖父名字為氏,改姓孫,是為孫乙。該孫氏宗族大約在戚地生活繁衍了近200年,約從公元前八世紀後期到公元前535年,最後由於政治鬥爭的失敗,其孫氏宗族的主體部分不得不逐漸遷徙離開,乃至宗族沉淪家道衰落。

  孫乙字武仲,邊稱武仲乙,乙生昭子炎,炎生莊子紇,紇生宣子鰍。上面衛國最早的孫氏四代先祖,事蹟不詳。從孫鰍之子桓子良夫開始,《左傳》記事漸詳,且情節跌宕起伏,有聲有色。孫良夫是衛國的執政大臣,位居上卿,為衛成公、穆公、定公三朝元老。衛定公即位沒幾年,孫桓子良夫去世,其子孫文子林父繼承了爵位與采邑,然而孫林父為人頗為專橫,與衛國君主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與鬥爭。

  公元前584年,孫林父與衛定公鬧翻,逃奔晉國,采邑戚也隨孫氏歸晉。戚地離衛都帝丘不遠,實為戰略要地,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就說:“蓋其地瀕河西,據中國之要樞,不獨衛之重地,亦晉、鄭、吳、楚之孔道也。”衛定公為此專程到晉國進行交涉,晉國答應把孫林父本人繼續在晉國避難。

  到公元前557年,衛定公又有事來到晉國,晉厲公因孫林父有歸國的希望而要求衛定公接見,但衛定公不同意。這年夏天,定公回國後,晉厲公又不經衛國同意,徑直派人送孫林父回國見衛候。定公想不見,可夫人勸道:“恐怕不太好吧,他是先君宗卿的後嗣,大國又為其說情,如果不答應,晉國藉口出兵討伐,衛國說不定會亡的。雖然你討厭他,然而還是比亡國要好吧?你還是忍耐著見他一次吧,能夠安定百姓而赦免宗卿,不也說得過去嗎?”於是,衛定公只得勉強接見了孫林父,並且恢復了他的職位與采邑。

  同年十月,定公病故,太子即位,是為衛獻公。獻公貪圖玩樂,且對大臣不予信任。孫林父回到衛國,一開始就存有戒心,他不把貴重的寶器放在衛部,而是全部轉移到封地戚。他還加強了與晉國大夫們的友好往來,以備外援,以防不測。

  公元前559年的一天,衛獻公約孫林父與甯惠子到宮中赴宴。兩位重臣皆穿好朝服而準時前往,但在宮門口從早上等到黃昏,肚子都餓扁了,亦未見獻公召見。後來聽說獻公在苑囿射鳥玩,二人忍著餓去找獻公,獻公卻穿著獵裝戴著獵帽和他們聊起了天,似乎根本沒有請客吃飯這回事。作為國家大臣遭到如此戲弄,豈能不生氣窩火,於是孫林父離開國都,回到他的封地戚,不再上朝。必要時,派大兒子孫蒯代為入朝請命。

  某天,衛獻公對入朝請命的孫蒯以酒食款待,又讓樂師歌曲助興,且指定演唱《詩經。小雅。巧言》的最後一章,歌詞謂:“彼何人斯,居河之麋,無拳無勇,職為亂階。”其大意是說:“他到底算什麼樣的人呢?住在河岸邊,即無拳力也不勇敢,專門製造一些禍端。”而戚地正處黃河岸邊,歌詞似乎有影射之意。聽著樂師的演唱,孫蒯十分不自在。席散之後,孫蒯越想越害怕,立即返回戚邑,將情況向父親彙報。孫林父聽完,略加思索後說:“看來國君在猜忌我了,不先下手,必定被其所害。”於是在戚邑聚眾反叛。

  孫林父隨即率家兵攻打衛都帝丘。獻公趕忙派子矯、子伯、子皮諸公子前往談判,但都被孫林父殺了。幾天過後,衛獻公撤退至鄄邑(今山東鄄城縣西北),又派出公子子行去向孫林父求和,還是被孫林父殺了。看到大勢已去,衛獻公只好逃奔齊國,孫氏家兵緊緊追趕,在阿澤(今山東陽谷縣東北)之地又大敗衛軍,衛獻公只帶著幾名親信,慌亂逃到了齊國。

  不久,公孫剽被立為國君,是為衛殤公。孫林父與甯惠子二人重新又執掌了衛國的政權,一些諸侯國隨後與之盟會,從而也認可了這場政變。時光荏苒,孫氏宗族在衛國的權勢日益發展,對此,同輔國政的寧氏宗族當然不能容忍,進行明爭暗鬥。尤其是甯惠子之子寧喜與孫林父爭寵,兩家關係進一步惡化。

  公元前547年,轉眼衛獻公在齊國已流亡了12年,他時時關注著國內發生的事情,當了解到孫氏與寧氏的矛盾後,便派人回國祕密與寧喜聯絡。2月6日這天,孫林父與長子孫蒯都在戚邑,次子孫嘉則出使在齊國,只有三子孫襄留守在帝丘都城家中。寧喜乘機率兵突然襲擊都城的孫家,孫襄負重傷而死,孫家被攻克。第二天,寧氏殺了衛殤公及其太子。三天後,衛獻公回到衛國,復任國君,並很快組織起軍隊攻打孫氏的戚邑。

  孫林父看到形勢危急,便馬上向晉國求救,晉國出兵干預,幫助孫氏戍守戚地。然而衛軍正在進攻的勢頭上,在戰鬥中殺死了晉軍300餘人,孫氏也進行了一些反擊,雙方都有傷亡。晉國見如此干預效果不大,便召集諸候國,商討對策。六月,晉、魯、宋、鄭、曹等國會盟於澶淵,組成多國部隊,開始討伐衛國。

  面對大軍壓境,衛國被迫求和。在誘迫性的和談會盟中,晉國不但俘虜了衛國的寧喜等大臣,且將衛獻公也執而囚之。最後在齊侯、鄭伯的勸說下,才同意放歸姨候及其臣下。同時將衛國西部懿氏的60邑土地,劃歸孫氏名下,大大擴充套件了戚地。至此,孫氏之戚邑作為一個獨立的區域,被置於晉國的保護之下,成為晉國東部邊疆上勢力範圍。

  然而,該局面維持到公元前535年,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這年八月,衛襄公去世,衛靈公即位。有一些晉國大夫可能與孫氏關係交惡,便對晉卿範獻子說:“衛國侍奉晉國一直順從親和而晉國對衛國卻不加禮遇,不但包庇孫林父這樣的叛亂者,而且佔取其土地,這樣其他諸侯國也不服而有二心。衛晉本兄弟之國,如不相親睦,還有誰來信服晉國。今天衛君新立,如再不以禮待之,衛必叛我,這樣便會進一步妨礙我們與其分諸侯國改善關係。”範獻子便以此轉告執政大臣韓宣子,韓宣子表示同意,決定派範獻子去衛國弔唁,同時也宣佈把孫氏的戚邑歸還給衛國。

  由於晉國解除了對戚邑的保護,並將它歸還給衛國,而孫氏對衛候的結仇頗深,戚邑不會再是錄氏宗族的世襲領地,從而也就結束了孫氏對這塊土地將近200年的統治。不久,孫林父次子孫嘉帶領部分孫氏家族遷徙到戚邑西南方向近百公里外的汲郡(今河南汲縣、輝縣一帶)。《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這支孫氏族人,“世居汲郡。晉有孫登,即其裔也。”此後,汲郡就成了這部分孫氏家庭的第二故鄉。有部分孫氏家庭有可能向東面遷徙,來到幾十裡外的阿邑(今山東陽谷縣東北)和鄄邑(今山東鄄城縣正北)之間定居下來,而戰國時代的軍事家孫臏便在這裡出生。至今這一帶生活著數十個孫姓村莊,而認孫臏為其先祖。秦時,還有部分家族被強制遷往野王(今河南沁陽市)。

  這樣,在春秋政治舞臺上相當活躍的衛國孫氏家族,也是當時最為顯赫的孫氏集團,終於從巔峰躍落下來,無可奈何地走向衰落和分散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