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當前位置 /首頁/命理/百家姓/列表

追溯王老鋪穆氏家族的由來

解讀百家姓穆姓。本期小編為您介紹的是王老鋪穆氏家族的由來。穆姓在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歷史上名人輩出。在宋朝人編的《百家姓》中排98位,在當今人口統計中排第230位。穆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追溯王老鋪穆氏家族的由來

穆姓文化之穆氏家族的由來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

問我老家在哪裡?大槐樹下老鸛窩。”

這首民謠在華夏大地至今已經流傳了600多年。

在中國兩千多個縣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要數山西洪洞縣了。洪洞所以芳名遠播,首先是因了一位天姿掩藹的青樓女子那段悽婉哀涼的吟唱:“蘇三離了洪洞縣……”京劇是國粹,喜好者興發時自會哼幾句《玉堂春》,不好者偶爾開啟電視機、收音機,眼睛或耳朵裡說不定也會蹦進個蘇三來,於是“洪洞”便深嵌在國人記憶的螢幕上。

名揚天下的洪洞大槐樹,在洪洞縣城北面。這裡有座廣濟寺,是唐代貞觀年間的建築。唐宋以後這裡又建有驛站,常駐驛官辦理四方來往的公差事務。大槐樹就在廣濟寺旁,驛道從樹蔭下通過。因為廣濟寺濱臨山西最大的河流--汾河,河灘上的老鸛便在大槐樹上構巢壘窩。

古大槐樹,又稱洪洞大槐樹,位於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裡洪洞雖然沒有什麼巨集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

為什麼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成為全國許多地區移民的故鄉呢?據史料記載: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臨,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予以殘暴的鎮壓,爭域奪地的殊死之戰時有發生,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戰亂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無人之地。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裡山河”——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朝滅亡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其遷移規模遠遠大於清朝末年的山東人“闖關東”。所不同的是,“闖關東”是因生活所迫的農民的自發行為,而“移民”則是明朝初年的政府的強制行動。

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巨集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汾河灘上的老鷂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佈,甚為壯觀。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時節,槐葉凋落,老鸛窩顯得十分醒目。移民們臨行之時,凝眸高大的古槐,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鸛不斷地發出聲聲哀鳴,令別離故土的移民潸然淚下,頻頻回首,不忍離去,最後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鸛窩撒淚離去。為此,大槐樹和老鸛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哪裡?大槐樹下老鸛窩。”

這首民謠數百年來在我國許多地區廣為流傳。

明初從山西洪洞等地遷出的移民主要分佈在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從山西遷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後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如此長時間大範圍有組織的大規模遷徙,在我國曆史上是罕見的,而將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墾荒振興農業的政策,雖然其目的是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但客觀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邊防鞏固,社會安定。

在這裡還流傳著一些有關遷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山西巡撫張錫鑾率盧永祥第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處肆意搶掠。到洪洞後,士兵來到古大槐樹處,紛紛下馬羅拜,互相傳言:“回到大槐樹老家了。”不但沒搶掠,而且將財物供施於大槐樹下。大槐樹“御災抗患”之功為人們所稱道。

傳說當年移民時,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為記。至今凡大槐樹移民後裔的小趾甲都是復形(兩瓣)。“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你若有興趣,不妨自我檢視。當時,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們反綁,然後用一根長繩聯結起來,押解著移民上路。人們一步一回頭,大人們看著大槐樹告訴小孩:“這裡就是我們的老家,這就是我們的故鄉。”至今移民後裔不論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說古大槐樹處是自己的故鄉。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捆著,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遷民們大多喜歡揹著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

在押解過程中,由於長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單化,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後“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

遷民到了新的居住地點,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建屋造房,開荒種地,不論幹什麼,都會聯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為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裡,大門口栽種槐樹,以表對故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有些移民到遷徙地後,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區有趙城營、紅銅(洪洞)營、蒲州營、長子營等,表明這些居民是當年從趙城、洪洞等地遷去的。

悠悠六百年多年過去了。社會發展到資訊時代,漢代古槐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樹,則枝葉繁茂,充滿活力。槐鄉的後裔已遍佈全國二十多個省,四百多個縣,有的還遠在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遙想當年祖輩們扶老攜幼,離鄉背井,在頻頻回首遙望大槐樹和老鸛窩時,灑下了多少傷心淚,願大槐樹與海內外同胞永遠根連根,心連心。

大遷徙給明初社會帶來了經濟繁榮,但比這一時的經濟繁榮更為珍貴的是,它合理地分佈了人口生存的空間,移民與當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習俗上經過長期的摻和、交糅、滲透,地域文明必然會相互關照,培育著新的文明的種子。統治者為國家大局而實施的強權措施,往往能推動歷史大步前進。文明要付出代價,文明有時會來自野蠻。文明的分娩,常常要掙脫粗暴的捆綁,殘忍的枷鎖,要灑很多很多的淚,流很多很多的血……

王老鋪穆氏家族的祖先,就是這千百萬移民中的一員。穆姓在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歷史上名人輩出,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穆姓在宋朝人編的《百姓》中排98位,在當今人口統計中排第230位。穆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穆姓的起源。穆姓是我國起源較早的一個姓。穆姓家族的先人可上追至商朝末年的微子,微子啟是商王帝乙的兒子,他十分關心國事,但不為紂王所接受,微子無奈離開了紂王。周武王起兵攻滅商朝之後,讓微子官復原職。為延續殷商後裔,周王朝將微子封於宋(轄有今天河南省東部和山東、江蘇和安徽交界的一些地方),以商丘為都城(今商丘市睢陽區),從此微子的後裔開始在宋繁衍。傳至宋宣公,他沒有將統治權傳給自己的兒子與夷,而是傳給了弟弟“和”,就是宋穆公,宋穆公去世後,群臣根據他的遺願擁立了與夷(宋宣公之子)即宋殤公。宋穆公因此受到國人稱讚,死後諡號為“穆”,宋穆公的支庶系子孫以此為榮,有的就以“穆”為姓,這是穆姓的最早起源。

另據現今國中歷史教科書記載:439年鮮卑族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政權。北魏孝文帝改革,其中有一條重要內容就是將鮮卑姓氏改為漢姓。鮮卑丘穆陵氏改為漢姓穆氏。由此可見穆氏家族的祖先應是鮮卑丘穆陵氏。

據穆家祖輩們口述,王老鋪穆氏家族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先祖穆萬槐,他的後輩是穆文登、穆文科。此二位先祖的後輩分別是穆迎春、穆迎夏、穆迎秋、穆迎冬。此四位先祖的後輩們中有一個大號穆守利的人,(此人是哪位先祖的後代無從考證)膝下有子大號穆俊。(該先祖的墳塋就在今張坊鎮四渡嶺村的大黑棗樹下)穆俊膝下有三子,分別是穆成寬、穆成友、穆成林。

先祖們攜家室從洪洞縣遷至此地歷經數百年後穆成寬、穆成友、穆成林長大成人。而後穆成林成家在十渡旅遊區的三渡(當地人稱之為“穆家口”,十渡成為旅遊區以後,為了招攬生意,有人便把穆家口改名為“穆柯寨”。)穆成友則入贅張坊鎮大玉溝村周家。(如今該村周家“彥”字輩與穆家“希”字輩是同一輩份)其一則攜家室去了王老鋪,此人就是王老鋪穆氏家族的祖先——穆成寬。

穆成寬膝下有七子,他們是:長子穆永貴,次子穆永千,三子穆永才,四子穆永珍,五子穆永福,六子穆永錄,七子穆永祥。